简繁互换
设为首页
设为收藏
手机版
东南网 / 新闻频道 / 天下 / 社会(即时新闻) / 正文

石山里的“桑蚕+”——桂西山村走访见闻

2022-12-06 09:25 作者:徐海涛、陈露缘 新华网 责任编辑:吴静

新华社南宁12月5日电  题:石山里的“桑蚕+”——桂西山村走访见闻

新华社记者徐海涛、陈露缘

进入12月,地处滇桂黔石漠化区的广西凌云县天气渐凉,壮族农民劳建爱的10多亩桑园已难见此前的枝叶葳蕤景象,今年最后一笔蚕茧收入也已顺利到账。虽是传统农闲时节,今年劳建爱和村里的蚕农却多了一桩新事——在驻村工作队员和村“两委”干部的指导下熟悉菌菇种植技术。

劳建爱所在的加西村坐落在凌云县下甲镇的群山之中。下甲镇党委书记万再华介绍,面对山多地少的情况,当地立足生态优势,培育壮大桑蚕等特色产业,为乡村振兴提供了有力支撑。

沿通屯山路而上,山坳间的蚕房十分显眼。“以前村里增收主要靠外出务工,现在充分利用山坡地种桑,全村近七成的农户都参与到桑蚕产业中。”北京大学博士毕业的加西村驻村第一书记梁安忠说,目前,全村桑园面积达2800亩,建有集体蚕房160间,蚕茧产值年均突破1000万元。

加西村党支部副书记劳守凡是村里首批种桑养蚕致富带头人,也是凌云县首批农村“土专家”。“石山里发展产业不易,我们经过外出考察,觉得种桑养蚕是个好项目,就带头示范,有了实际成效再动员村民参与。”劳守凡说。

“在政策支持和干部帮扶下,大家心里有了底,政府不仅提供桑苗、幼蚕和种养技术,还帮助寻找稳定销路。”近几年,劳建爱夫妻俩不断扩大种养规模,今年销售蚕茧10批,收入5万多元,自家房屋也装修一新。

考虑到桑蚕不能全年种养,加西村在巩固原有桑蚕产业的基础上,还发展起林下养鸡、果桑种植等产业,拓展群众增收渠道,壮大集体经济。2021年,加西村户均养蚕收入4.2万元,村集体经济收入达25.6万元。2022年,预计村集体经济收入将突破50万元。

“近年来,县里不断推进田园综合体建设,为乡村振兴蓄积了新动能。我们着眼美丽乡村,因地制宜进行了谋划。”加西村驻村工作队队员岳梦介绍,通过“公司+基地+合作社+农户”的模式,今年加西村示范种植了150亩果桑,品种由县里经济作物发展中心根据山村实际精心筛选,后续将开发鲜果销售、制酒、制菜等一整条产业链。

近段时间,加西村驻村干部又将目光瞄向菌菇产业。“我们经过学习、讨论,决定盘活冬季闲置蚕房,探索发展‘桑枝食用菌’,帮助群众解决冬春季缺少稳定收入来源的问题,实现一年四季都有特色产业覆盖。”梁安忠说。

“我们村先后荣获‘全国文明村镇’‘全国乡村治理示范村’等荣誉称号,小山村实现了美丽蝶变。”加西村党支部书记黄森说。

关键词:石山里,桂西,果桑,乡村治理,西村



本网转载内容出于更直观传递信息之目的。该内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该内容涉及任何第三方合法权利,请点击投诉按钮,我们会及时反馈并处理完毕。
投诉
新闻中心
  • 快讯
  • 国内
  • 国际
  • 娱乐
  • 体育
点击加载更多>>>
点击加载更多>>>
点击加载更多>>>
点击加载更多>>>
点击加载更多>>>

关注东南网微信

扫码关注,了解福建

排行榜
  • 日排行
  • 周排行
  • 月排行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网站地图 | 网站公告
国新办发函[2001]232号 闽ICP备案号(闽ICP备05022042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编号:35120170001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 闽网文〔2019〕3630-217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移动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证号:1310572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闽)字第085号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 (署)网出证(闽)字第018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闽B2-20100029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闽)-经营性-2015-0001
福建日报报业集团拥有东南网采编人员所创作作品之版权,未经报业集团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传播
职业道德监督、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91-87095151 举报邮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闻道德委举报电话:0591-87275327 全国非法网络公关工商部门举报:010-88650507(白)010-68022771(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