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社北京11月30日电题:探访部分新能源供暖项目
新华社“新华视点”记者
这个供暖季,核能、太阳能、地热甚至大数据机房余热,在一些地方成为供暖的新“角色”。新能源供暖,暖气热不热?环保效果好不好?推广起来难不难?“新华视点”记者进行了走访调研。
供暖新“角色”登场
记者走访发现,一些地方不再烧煤取暖,取而代之的是多种形式的新能源清洁供暖。
11月以来,辽宁大连瓦房店市红沿河镇上万户群众第一次用上核能供暖,这是东北地区第一个核能供暖项目。热源来自数公里外红沿河核电站。
核能供暖是指以核能产生的无放射性蒸汽为热源,通过换热站进行多级换热传递至最终用户的集中供暖方案。除大连瓦房店市红沿河镇外,去年浙江海盐核能供热示范工程正式投运,能够满足海盐县46.4万平方米居民用户的供暖需求;今年是山东海阳核能供暖的第二个年头,今年新增核能供热配套面积25万平方米。
辽宁红沿河核电有限公司技术副总工程师胡汝平介绍说,用户与核电机组之间采取多重隔离屏障的方式,在换热过程中,只有热能传递,不存在介质的直接接触。
近年来,地热供暖在一些地方进入寻常百姓家。天津市河西区长达公寓、玫瑰花园的1382户居民这几年以一对1680多米深的地热井作为热源取暖。
天津地热开发有限公司生产技术部副部长李博解释说,深井泵将高温地热水从地下抽出来,利用换热装置与用户的采暖水进行热交换,将热量送入用户家中,换热后的地热水再回灌至地下。记者从天津市城市管理委员会了解到,截至2019至2020采暖期,天津利用地热供暖总面积达到3405万平方米。
太阳能供暖已在北方多个地区进行探索。在天津市津安热电有限公司北辰供热服务中心,记者发现建筑物的屋顶上安装48组太阳能光热板、36组单晶硅光伏板。津安热电有限公司生产技术部副主任郭磊宏介绍说,光热板可以利用太阳能加热水流,出水温度可达70摄氏度以上,接入供热管线为办公楼供热;光伏板与储电储热设备结合,解决晚上的供热问题。
少有人知的大数据机房余热供暖也在南京、天津等地尝试。腾讯华北数据中心负责人韩建军介绍说,稳定运行超万台服务器的大型数据中心会产生大量余热,公司用这些余热进行热交换,为办公区域供暖。
记者走访发现,这些新能源供热集中体现在热源端替代煤、天然气等能源,随后一般用水传导热量,可以与传统供热管线无缝衔接。大连的核能供暖接入市政供热管网;天津市津安热电有限公司北辰供热服务中心今年尝试的光伏板、光热板供暖也是借助原有供热管道。郭磊宏说,光热板可以利用太阳能加热水流,接入供热管线为办公楼供热。
三大焦点:效果、价格、节能
新能源供暖,暖不暖和?记者实地探访使用新能源供暖的住户。近几日,大连红沿河镇沟口村村民罗贵斌家里暖洋洋的,温度计显示,室内温度达到20摄氏度以上。
在太阳能供暖一个月时间里,天津市津安热电有限公司北辰供热服务中心的室内温度同样保持在20摄氏度以上。郭磊宏说,太阳能供暖完全可满足日常办公需求。
记者了解到,新能源供暖后,供暖价格也大多保持不变。核能供暖后,红沿河镇的核能供热价格执行瓦房店市相关的政策要求,供暖价格与此前并无变化,居民供暖价格25元/平方米,商业建筑供暖价格30元/平方米。天津市地热供暖也统一执行全市集中供热价格。
节能降碳,是各地推出新能源供暖的主要目的。新能源供暖的节能效果如何?
红沿河核电站核能供暖示范项目替代了当地原有的12个燃煤锅炉房。辽宁红沿河核电有限公司工程管理部副经理董德良说,据测算,投产后,每年将减少标煤消耗5726吨,减排二氧化碳1.41万吨、二氧化硫60余吨、灰渣2621吨。
津安热电的太阳能供热项目供热面积为3000多平方米。生产技术部技术人员王娜介绍说,据测算,在满足达标供热基础上,预计全年可减少使用82吨标煤,折合减少二氧化碳、二氧化硫、氮氧化物排放分别为213吨、697公斤、607公斤。
多年来,华北地区地下水超采问题严峻。对此李博说,地热供暖的原理是从地下“取热不取水”。整体流程只提取地下水中的热量,不消耗地热水,达到循环利用的目的。
能否从“配角”逐渐变成“主角”?
2021年10月国务院印发《2030年前碳达峰行动方案》明确提出,积极稳妥开展核能供热示范,因地制宜推行热泵、生物质能、地热能、太阳能等清洁低碳供暖。
记者了解到,当前一些地方的新能源供暖为后续进一步推广积累了经验。红沿河核电站经过对周边城镇供暖情况进行统筹考虑后,审慎决定将红沿河镇供暖作为东北地区的示范项目,为后续东北地区核能供暖产业发展积累经验。
在推广过程中,新能源丰富的地区有望成为“近水楼台”。根据中国地质调查局评价结果,全国300多个大中城市浅层地热能年可开采资源量折合7亿吨标准煤。这为新型供暖方式大面积铺开打下基础。事实上,天津、陕西、河北、河南、山东等省市地热供暖已经走入当地部分居民家中。
成本问题是新能源供暖推广必须跨过的门槛。郭磊宏以天津的试点项目为例介绍说,太阳能光伏板、光热板等供暖设备总投入约130万元,按当前太阳能板约20年的寿命来计算,前10年可以回本,后10年基本不用投入新成本。这种模式有望在学校、医院、工业园区等楼顶面积大、可充分利用光照的地方率先投入使用。
此外,新能源供热的短板需要及时补齐。比如,太阳能供热系统续航能力有待进一步提升,可接入备用电源或日常电网,以备不时之需。对于大数据机房余热供暖,韩建军表示,如何在保证数据中心稳定运行的前提下实现余热科学回收是一个难点,需要进一步探索。(记者王井怀、黄江林、郭翔、白涌泉)
国家电影局28日发布的统计数据显示,2023年春节档票房达67.58亿元,取得我国影史春节档票房第二的成绩。其中,《满江红》以26.06亿元票房 ...
孙祥杰和工友们每晚要检修20余趟列车,工作量比平时增加50%,这对他们的体力和工作效率都提出了更大考验。由于任务重,每趟车留给他们的检修、维护时 ...
孙祥杰和工友们每晚要检修20余趟列车,工作量比平时增加50%,这对他们的体力和工作效率都提出了更大考验。由于任务重,每趟车留给他们的检修、维护时 ...
记者28日从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春运工作专班了解到,2023年春节假期(1月21日至27日),全国铁路、公路、水路、民航共发送旅客约2.26亿人次 ...
国家电影局28日发布的统计数据显示,2023年春节档票房达67.58亿元,取得我国影史春节档票房第二的成绩。其中,《满江红》以26.06亿元票房 ...
欢歌笑语辞旧岁,福见好戏贺新春。新春佳节里,福建省实验闽剧院来到中国传统村落——福建省宁德市古田县珠洋村,为珠洋村及周边十里八村的乡亲们送上三台 ...
1月28日,“戏曲进基层 闽韵传经典”新春曲艺七天乐在上下杭舒叙茶馆落下帷幕。本次活动由台江区文化体育和旅游局主办,邀请文化名家,以福州传统曲艺 ...
除夕夜,莆仙戏登上央视春晚舞台,莆仙戏名角黄艳艳和吴清华在节目《华彩梨园》中为观众演绎了《踏伞行》第四折《共渡》的精彩片段。古朴隽永的表演和风味 ...
1月18日,在福州中国船政文化城核心区开园仪式上,由三湘印象打造的首个折叠渐进式演艺项目——《最忆船政》,携手2022北京冬奥会核心主创黄辉共同 ...
以福建寻常巷陌和山川大海为背景,由省委宣传部、省广电局、省文旅厅和省广播影视集团主办的春节特别节目《山海福地·福气来——2023福建新春福气夜》 ...
1月10日晚,“我们同唱一首歌”闽南语原创歌曲歌手大赛十五周年金曲音乐会在厦门小白鹭艺术中心金荣剧场圆满落幕。据悉,音乐会以丰富的闽南语原创歌曲 ...
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制作的六集电视专题片《长征之歌》将于11日起在央视综合频道晚间播出。本片以长征国家文化公园建设为依托,力求通过讲述长征故事弘扬长 ...
10日晚,曾见证八闽古都百年风华的福州文庙,邂逅了一场国风大典,以历史为根,链接时代之潮,2023中国·福州新春文化旅游月由此正式开启。现场发布 ...
1月10日晚,由福建省委宣传部指导、福建省电影局主办、福建省电影发行放映有限公司承办的“唱响光影旋律,奋进辉煌征程”主旋律电影歌曲专题音乐会在福 ...
近日,由知名作词人贞尧仔作词,知名音乐人、福建省音乐家协会副主席蒋舟作曲的原创歌曲《神医》,在闽侯县文化馆的组织下完成演唱录制。同时,闽侯县融媒 ...
第十一届中国大学生电视节将于2月下旬在福州举办,该活动由中国文学艺术界联合会、中国电视艺术家协会、中国传媒大学共同主办,中国教育电视台、福州市人 ...
记者4日获悉,由省文旅厅出品、漳州市歌仔戏(芗剧)传承保护中心创作演出的芗剧《谷文昌》选段,日前在中央广播电视总台2023年新年戏曲晚会上精彩亮 ...
1月3日,中央广播电视总台《2023年春节联欢晚会》顺利完成第二次彩排,泉州南音首次走进央视参加排练,届时将通过央视的舞台展示泉州南音独特的魅力 ...
1月3日晚,由中央广播电视总台、陕西省人民政府、福建省人民政府主办的第九届丝绸之路国际电影节颁奖盛典暨闽陕交接仪式在西安举行,省委常委、宣传部部 ...
为集中展示近年福建优秀文艺成果,更好满足人民文化需求、增强人民精神力量,推动文艺事业高质量发展,按照2022年省委办公厅、省政府办公厅印发的《福 ...
岸边,曼妙的歌舞表演与趣味民俗活动活力四射;水面,身着罗裙的演员们泛舟湖上奏响悠长乐声……1日上午,由福州水务集团组织的2023年首场新春“寻· ...
由福州市文化和旅游局、福建省合唱协会主办,福州市文化馆承办的第十五届福州合唱音乐节,29日在线上举办闭幕式。
12月16日,由芒果TV、咪咕视频联合自制的音乐流派创演综艺《去炫吧!乐派》于12点正式上线第一期。音乐制作人张亚东与说唱歌手潘玮柏、艾福杰尼、 ...
近日,“2022厦门-泰国电影展映”(以下简称“泰国影展”)在厦门市集美区倾情启幕,展映了《最后的木琴师》《佳媞的幸福》《情书》《画中情思》四部 ...
演绎中国古代士大夫贞廉精神追求的梨园戏精品剧目《陈仲子》之“汲水”选场,日前参加了由中国剧协等主办的“李渔杯”首届全国清廉戏曲优秀作品展演活动, ...
当地时间5日晚,中国脱贫题材电视剧《山海情》阿拉伯语版在埃及开播,这是该剧阿语版在海外首次播出。
记者6日从省文化和旅游厅了解到,在日前举办的第十六届华东六省一市戏剧小品大赛中,福建代表队获得一金三银的好成绩。其中,以“时代楷模”潘东升为原型 ...
12月5日晚,讲述福建省武平县集体林权制度改革20年历程的电视纪录片《我有青山》,在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央视农业农村频道(CCTV-17)《乡土中国 ...
记者从省文化和旅游厅获悉,2022年全国地方戏精粹展演日前在广西南宁落幕。经专家推举,15名优秀青年演员从参加展演的48个剧目59名领衔主演中脱 ...
记者日前获悉,由省文化和旅游厅选送的小品《誓言今生》和《我AI爱我家》《斗舞》《带着月光出发》等作品,分别获得第十六届“华东六省一市”戏剧小品大 ...
这位不满26岁的年轻人是否还能更进一步?对于这一疑问,无论王嘉男的中方主管教练还是田径界专家都显示出信心,认为他还有不小的上升空间。
世界乒乓球职业大联盟(WTT)冠军赛布达佩斯站18日在布达佩斯奥林匹克中心拉开战幕,中国选手马龙轻松晋级,陈梦逆转胜出。
2023女足世界杯是该赛事第一次扩大为32支球队参加,由澳大利亚和新西兰联合举办。根据赛程,揭幕战将于7月20日在奥克兰上演,决赛将于8月20日 ...
国家体育总局排球运动管理中心10日发布了《体育总局排球中心关于选聘国家女排主教练的公告》,中国女排新任主帅的选聘工作正式启动。
根据赛程,四个小项的短节目和韵律舞比赛将于14日展开,15日进入自由滑和自由舞比拼,16日则将按照国际赛事惯例进行表演滑。
智库邀请权威学者和知名医师加入,以公益、医疗和科研为三个抓手,旨在充分发挥专家的社会影响力和专业权威性,倡导科学的健身理念,以体育促进大众身心全 ...
“看人,要找人防守,上来阻挡一下。”在广西天等县小山乡中心小学的运动场上,体育老师张世强盯着队员们训练时的跑动情况,不时提醒。
第18届建桥杯中国女子围棋公开赛本赛27日在浙江长兴大唐贡茶院揭开战幕。不久前刚获得全运会混双冠军的老将芮乃伟九段首轮爆冷不敌赵贯汝,被淘汰出局 ...
哈萨克斯坦奥林匹克委员会国际司司长阿利姆然·阿卡耶夫24日表示,针对北京2022年冬奥会和冬残奥会的备战工作正在哈萨克斯坦全面展开,希望哈国运动 ...
第十四届全国运动会体操比赛在陕西奥体中心体育馆展开男子个人全能决赛争夺。带伤上阵的北京队队员肖若腾以完美表现应对多位年轻对手冲击,最终以总成绩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