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繁互换
设为首页
设为收藏
手机版
东南网 / 新闻频道 / 天下 / 环球新闻 / 正文
国际观察:为全球发展贡献中国智慧
2022-09-21 作者:胡必亮 人民网-国际频道 责任编辑:陈曦

针对当前复杂的国际形势,为弥补发展赤字、破解全球发展困境,一年前的今天,习近平主席在第七十六届联合国大会一般性辩论上发表讲话时提出了全球发展倡议。截至8月2日,全球发展倡议已经得到100多个国家和国际组织响应,60个国家加入了联合国“全球发展倡议之友小组”,共同探讨当前全球性问题的解决之道,积极推动落实联合国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

发展是人类社会的永恒主题,目前形势下尤其重要。近三年来,新冠肺炎疫情反复冲击世界各国,全球经济发展受到极大不利影响,全球极端贫困人口数量反弹回升,饥饿和营养不良人口数量不减反升;国际形势日趋复杂,地缘政治博弈日渐加深,区域性冲突频发且程度加剧;粮食危机、能源危机隐忧浮现,气候变化等全球性问题日渐突出,世界面临严峻挑战。

如何有效地应对这些挑战?全球发展倡议基于“发展是解决一切问题的总钥匙”的基本思想,总结、扩展中国发展经验,呼吁世界各国和国际组织聚焦发展问题,提高国家和国际发展水平,逐步解决发展赤字。需要强调的是,过去很长一段时期,发展问题主要指不发达国家如何实现向发达国家成功转型的问题,即经济发展问题;但随着时代发展,无论是不发达国家还是发达国家,都面临着气候变化、公共卫生、区域冲突等亟待合理解决的全球性挑战,发展问题的侧重点正逐渐向全球可持续发展问题演变。

倡导全球发展,目的在于使发展惠及民生,这是全球发展倡议的基本理念。要秉持以人民为中心的核心理念,通过发展保障和改善民生实现人的全面发展。

要促进全球发展,必须坚持问题导向,从现实出发,优先解决重点问题。各国首先需继续有效应对新冠疫情挑战,为其他各项事业发展提供基础保障;解决粮食安全和能源保障问题,使广大发展中国家人民免受饥寒之苦,保证工农业生产顺利进行;继续改善基础设施条件,促进互联互通发展;此外,还要维护全球产业链供应链稳定,进一步推进工业化发展,大力发展数字经济,促进绿色转型发展等。

要促进全球发展,必须共同培养全球发展新动能。其中最重要的是要实施创新发展战略,包括促进科技创新和制度创新发展。中国已与许多国家开展合作,通过共建科技创新实验室、产业园区等推进科技产业发展。制度创新方面,“一带一路”倡议通过与各国发展战略和地区合作倡议对接,促进相关国家和区域经济社会发展。

要促进全球发展,必须加强全球合作。目前,南南合作表现出良好势头,特别是上合组织国家、金砖国家间在经贸、安全等方面的合作势头良好,中国与东盟国家的贸易投资合作发展迅速,中非合作和中拉合作聚焦投资贸易加速增长,取得了十分可喜的成就,为通过多边合作促进区域发展和全球发展树立了榜样。

中国为促进全球共同发展繁荣作出了重要贡献。我国实施改革开放政策以来,聚精会神搞建设,一心一意谋发展,一直把发展放在优先地位,经济社会发展取得巨大成就,人民生活水平显著提高。在推动自身经济持续健康发展的同时,中国作为全球经济增长重要引擎,也在市场、投资、贸易等方面给各国带来更多发展机遇。“一带一路”建设快速、显著地改善了全球基础设施条件和水平,为沿线各国提供了大量新就业机会。在促进全球可持续发展方面,中国水电、风电、太阳能发电、生物质发电可再生能源装机容量居世界第一,正在努力争取如期实现2030年前碳达峰、2060年前碳中和的目标,并承诺不再新建境外煤电项目。

我们坚信,随着越来越多的国家和国际组织积极响应全球发展倡议,逐步构建更加平等均衡的全球发展伙伴关系,建设全球发展共同体,发展红利将更多地得以体现,发展赤字将逐步消除,全球发展成果将更多地惠及人民,世界将随着全球发展倡议实施而变得更加美好。

(作者是北京师范大学一带一路学院执行院长)




本网转载内容出于更直观传递信息之目的。该内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该内容涉及任何第三方合法权利,请点击投诉按钮,我们会及时反馈并处理完毕。
投诉
新闻中心
  • 快讯
  • 国内
  • 国际
  • 娱乐
  • 体育
点击加载更多>>>
点击加载更多>>>
点击加载更多>>>
点击加载更多>>>
点击加载更多>>>

关注东南网微信

扫码关注,了解福建

排行榜
  • 日排行
  • 周排行
  • 月排行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网站地图 | 网站公告
国新办发函[2001]232号 闽ICP备案号(闽ICP备05022042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编号:35120170001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 闽网文〔2019〕3630-217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移动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证号:1310572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闽)字第085号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 (署)网出证(闽)字第018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闽B2-20100029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闽)-经营性-2015-0001
福建日报报业集团拥有东南网采编人员所创作作品之版权,未经报业集团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传播
职业道德监督、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举报邮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闻道德委举报电话: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