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繁互换
设为首页
设为收藏
手机版
东南网 / 新闻频道 / 天下 / 社会(即时新闻) / 正文
《反电信网络诈骗法》通过:加大惩戒,未雨绸缪
2022-09-03 作者:刘欢 中国新闻网 责任编辑:孙劲贞
摘要:今年5月,公安部还公布了五类高发电信网络诈骗案件——刷单返利、虚假投资理财、虚假网络贷款、冒充客服、冒充公检法。8月30日,十三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三十六次会议对反电信网络诈骗法草案进行审议。

2日上午,十三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三十六次会议闭幕。会议表决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反电信网络诈骗法》等法律案。反电信诈骗领域取得新进展,有哪些值得关注?电信诈骗迷人眼,应该如何加强防范?

涉及面广、涉案金额多,电信诈骗层出不穷

随着信息技术和移动互联网快速发展,电信诈骗也在更新迭代,犯罪分子盯上了多个领域。今年4月,最高人民检察院发布了10件打击治理电信网络诈骗及关联犯罪典型案例。这些案例涉及虚假投资理财、虚假保健品销售等多个方面。

例如,打着网络游戏交友的名头进行诈骗。

2018年8月至2019年4月,刘某峰等37人以结成网络游戏情侣为名,通过发送虚假的机票订单信息、共享位置截图等方式骗取被害人的信任,引诱玩家高额充值,骗取钱款共计人民币189万余元。

公民个人信息是电信网络诈骗犯罪的基础工具,最高人民检察院公布的案件中,就有电信行业“内鬼”利用职务之便行骗。

2019年12月,电信部门代理商和劳务公司内部人员相互勾结,利用工作便利,非法采集务工人员身份证、人脸识别信息激活手机卡,并用于电信网络诈骗犯罪,涉及68起案件,共计人民币284万余元。

此外,今年5月,公安部还公布了五类高发电信网络诈骗案件——刷单返利、虚假投资理财、虚假网络贷款、冒充客服、冒充公检法。

据了解,这五类案件在电信网络诈骗犯罪案中占比近80%,成为最为突出的五大高发类案。其中刷单返利类诈骗发案率最高,占发案总数的三分之一左右;虚假投资理财类诈骗涉案金额最大,占全部涉案资金的三分之一左右。

“公民个人信息已经成为电信网络诈骗犯罪的‘基本物料’,犯罪分子或是通过非法获取的公民个人信息注册手机卡、银行卡,以此作为诈骗犯罪的基础工具;或是利用这些信息对诈骗对象进行‘画像’实施精准诈骗。”

最高检第四检察厅负责人此前曾表示,检察机关将把惩治侵犯公民个人信息作为打击治理电信网络诈骗犯罪的重点工作,将行业“内鬼”和职业团伙作为重点从严惩治。

要将“亡羊补牢”变为“未雨绸缪”

2021年10月19日,反电信网络诈骗法草案提请十三届全国人大常委会初次审议。

草案主要规定了反电信网络诈骗工作的基本原则,完善电话卡、物联网卡、金融账户、互联网账号有关基础管理制度,要求建立电信网络诈骗反制技术措施,加强对涉诈相关非法服务、设备、产业的治理和其他防范措施建设,明确了法律责任并加大惩处力度。

今年6月,《反电信网络诈骗法草案》进入二审。据了解,草案二审稿在预警防范、加大惩处等电信诈骗案的痛点、难点上精准出招。

二审稿不仅增加了金融机构、电信企业、互联网企业和新闻媒体单位反电信网络诈骗宣传的相关义务和预警劝阻措施,还在“资金链”治理方面,将涉诈监测治理对象由银行账户、支付账户,拓展到数字人民币钱包、收款条码等支付工具和支付服务。

两次审议后,人大常委会在中国人大网上公开征求意见,有12390位公众提出了28406条意见。

综合各方意见及要求,草案三次审议稿进行了修改,增加了对从事电信网络诈骗犯罪及关联犯罪的人员,可以按照国家有关规定记入信用记录,并采取相应的惩戒措施等规定。

此外,草案还进一步加大对尚不构成犯罪人员的行政处罚力度,明确了电信网络诈骗分子除依法承担刑事责任、行政责任以外,造成他人损害的,还应当依法承担民事责任。

8月30日,十三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三十六次会议对反电信网络诈骗法草案进行审议。

9月2日,会议表决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反电信网络诈骗法》。

据悉,《反电信网络诈骗法》将于2022年12月1日起施行。

民警提示:不听,不信,不转帐

根据公安部2021年12月公布的数据,截至当年11月,全国公安机关共破获电信网络诈骗案件37万余起,抓获违法犯罪嫌疑人54.9万余名,紧急拦截涉案资金3265亿元,拦截诈骗电话15.5亿次、诈骗短信17.6亿条,国家反诈中心APP累计向群众预警2.3亿次。

天津市公安局民警、网络安全领域大V“二喜警官”表示,电信诈骗是可预防的,事前防范十分重要,“不轻信来历不明的电话和短信,不透露自己和家人的身份信息,不向陌生人转账。”他说,如果发现被骗要立刻报案,“这样有利于追回钱款,降低损失。”

他向中新网介绍,目前对于刷单、“杀猪盘”类诈骗,不要相信“带你投资”“用小利润赚大钱”等诱惑话术、套路;对于冒充公检法的诈骗,要明白公检法各部门之间不会相互转接电话,没有骗子所谓的安全账户,更不会要求提供银行卡和密码等信息。

“二喜警官”特别提醒,部分行骗人还会专门要受害人在转账、接听电话时独处或者删掉手机中的国家反诈中心App, “他们会说你已经被监控了,或者他们要你下载的软件和反诈App是冲突的,不要相信,不要删掉反诈软件,转账前一定要找家人或朋友核实和商量。”(刘欢)

关键词:诈骗犯罪,电信行业,电信企业,诈骗分子,电信部门



本网转载内容出于更直观传递信息之目的。该内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该内容涉及任何第三方合法权利,请点击投诉按钮,我们会及时反馈并处理完毕。
投诉
新闻中心
  • 快讯
  • 国内
  • 国际
  • 娱乐
  • 体育
点击加载更多>>>
点击加载更多>>>
点击加载更多>>>
点击加载更多>>>
点击加载更多>>>

关注东南网微信

扫码关注,了解福建

排行榜
  • 日排行
  • 周排行
  • 月排行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网站地图 | 网站公告
国新办发函[2001]232号 闽ICP备案号(闽ICP备05022042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编号:35120170001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 闽网文〔2019〕3630-217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移动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证号:1310572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闽)字第085号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 (署)网出证(闽)字第018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闽B2-20100029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闽)-经营性-2015-0001
福建日报报业集团拥有东南网采编人员所创作作品之版权,未经报业集团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传播
职业道德监督、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举报邮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闻道德委举报电话: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