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繁互换
设为首页
设为收藏
手机版
东南网 / 新闻频道 / 天下 / 社会(即时新闻) / 正文
实体经济资金有效供给平稳增长 银行业总体运行稳健——银保监会有关部门负责人谈当前热点问题
2022-08-13 作者:李延霞 新华网 责任编辑:吴静

新华社北京8月12日电 题:实体经济资金有效供给平稳增长 银行业总体运行稳健——银保监会有关部门负责人谈当前热点问题

新华社记者李延霞

中国银保监会12日举行新闻通气会,就支持实体经济发展、中小银行改革化险、保交楼等热点问题进行了回应。

实体经济资金有效供给平稳增长

银保监会有关部门负责人表示,上半年,银保监会引导银行机构加大信贷投放力度,实体经济资金有效供给平稳增长。

数据显示,上半年,人民币贷款增加13.68万亿元,同比多增9192亿元。政策性开发性银行和国有大型银行贷款投放力度较大,其中政策性开发性银行贷款较年初增加1.52万亿元,大型银行贷款较年初增加6.8万亿元。

服务小微企业方面,6月末全国小微企业贷款余额55.8万亿元,其中普惠型小微企业贷款余额21.77万亿元,同比增长22.64%,大幅高于各项贷款增速;有贷款余额户数3681万户,同比增加710万户。

重点领域金融服务不断优化。上半年,制造业贷款新增3.3万亿元,同比多增1.6万亿元。支持适度超前开展基础设施建设,6月末基础设施建设贷款同比增长11.1%。

银保监会有关部门负责人表示,下一步将继续引导银行机构加大信贷支持力度,加强薄弱环节金融服务,加大基础设施建设信贷投放力度,进一步提升制造业金融服务,加强新市民金融服务,加大对教育、医疗、养老等社会事业的支持力度。

银行业总体运行稳健

银保监会有关部门负责人表示,当前,我国银行业总体运行稳健,风险抵御能力持续增强,银行业资本和拨备水平充足,资产质量整体保持平稳态势。

该负责人表示,为进一步推动中小银行加快不良资产处置,银保监会会同财政部、人民银行认真研究相关支持政策,初步考虑选择6个省份开展支持地方中小银行加快处置不良贷款的试点工作。试点工作将坚持市场化法治化原则,积极发挥地方政府作用,压实中小银行主体责任,做实资产质量分类,因地制宜、分类施策,进一步加大不良资产处置力度。

数据显示,截至2022年6月末,全国共有村镇银行1648家,中西部地区占比为66%,县域覆盖率为68%。

银保监会有关部门负责人表示,前些年,在行业不良风气影响下,一些村镇银行贪大求洋、偏离主业,违规开展票据业务、大额授信、异地授信,以及通过第三方互联网平台开展存贷款业务。对于这些市场乱象,银保监会开展专项整治,村镇银行票据业务占总资产比例、大额贷款占各项贷款比例均明显下降,互联网贷款已基本出清,互联网存款大幅下降。目前,全国村镇银行总体运行平稳。

据介绍,目前还有40家村镇银行吸收账内互联网存款,余额39亿元。除河南、安徽5家村镇银行外,尚未发现其他村镇银行存在或持有账外非法吸收的互联网存款。

该负责人表示,河南、安徽5家村镇银行受不法股东操控,通过内外勾结、利用第三方平台以及资金掮客等方式,吸收并非法占有公众资金,性质恶劣,涉嫌严重犯罪。村镇银行账外吸收的资金既未缴纳存款准备金,也未缴纳存款保险费。根据目前所掌握证据,绝大多数账外业务普通客户对新财富集团涉嫌犯罪行为不知情、不了解。为确保垫付工作稳妥实施,采取分批垫付方式,优先垫付普通小额客户。

据该负责人介绍,7月11日以来,河南、安徽先后发布4期公告,分别对5万元以下、5万元至10万元、10万元至15万元、15万元至25万元的客户实施垫付。截至8月11日晚,已累计垫付43.6万户、180.4亿元,客户、资金垫付率分别为69.6%、66%,进展总体顺利。

落实好房地产金融审慎管理制度

银保监会有关部门负责人表示,银保监会加强与住房和城乡建设部、人民银行等部门的协同配合,积极研究推动“保交楼、稳民生”工作。协同推进压实地方责任,在地方党委政府相关工作安排的总体框架下,摸清情况、实事求是、科学分类、精准施策。

该负责人表示,银保监会积极指导银行在配合地方政府压实各方责任的有序安排下,积极主动参与合理解决资金硬缺口的方案研究,做好具备条件的信贷投放,千方百计推动“保交楼、稳民生”。同时指导银行稳妥实施房地产金融审慎管理制度,坚持风险可控,稳中求进开展工作。

该负责人表示,下一步,银保监会将继续坚持房子是用来住的、不是用来炒的定位,进一步落实好房地产金融审慎管理制度,有效满足房地产企业合理融资需求,大力支持租赁住房建设,支持项目并购重组,以新市民和城镇年轻人为重点,更好满足刚性和改善性住房需求。加强与各方工作协同,配合积极推进“保交楼、稳民生”工作,依法依规做好相关金融服务,促进房地产业良性循环和健康发展。

关键词:银保,实体经济,中小银行,平稳增长,房地产金融



本网转载内容出于更直观传递信息之目的。该内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该内容涉及任何第三方合法权利,请点击投诉按钮,我们会及时反馈并处理完毕。
投诉
新闻中心
  • 快讯
  • 国内
  • 国际
  • 娱乐
  • 体育
点击加载更多>>>
点击加载更多>>>
点击加载更多>>>
点击加载更多>>>
点击加载更多>>>

关注东南网微信

扫码关注,了解福建

排行榜
  • 日排行
  • 周排行
  • 月排行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网站地图 | 网站公告
国新办发函[2001]232号 闽ICP备案号(闽ICP备05022042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编号:35120170001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 闽网文〔2019〕3630-217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移动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证号:1310572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闽)字第085号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 (署)网出证(闽)字第018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闽B2-20100029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闽)-经营性-2015-0001
福建日报报业集团拥有东南网采编人员所创作作品之版权,未经报业集团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传播
职业道德监督、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91-87095151 举报邮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闻道德委举报电话:0591-87275327 全国非法网络公关工商部门举报:010-88650507(白)010-68022771(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