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繁互换
设为首页
设为收藏
手机版
东南网 / 新闻频道 / 天下 / 社会(即时新闻) / 正文
经济形势怎么看?稳物价、助企纾困如何发力?——国家发展改革委回应经济运行热点
2022-06-17 新华网 责任编辑:吴静

新华社北京6月16日电 题:经济形势怎么看?稳物价、助企纾困如何发力?——国家发展改革委回应经济运行热点

魏玉坤、王悦阳、杨思琦

年中临近,面对国际环境更趋复杂严峻和国内疫情冲击等多重压力,中国经济形势怎么看?稳物价、助企纾困如何发力?国家发展改革委新闻发言人孟玮16日在新闻发布会上作出回应。

经济运行逐步企稳

“5月份以来,全国疫情整体呈现下降态势,正常的生产生活秩序加快恢复,经济运行逐步企稳,主要经济指标出现边际积极变化。”孟玮说。

生产供给逐步回升,国内需求有所恢复。农业生产总体稳定,主产区小麦迎来大面积收获,夏粮有望再获丰收,工业企业复工达产加快推进,服务业生产逐渐恢复;前5个月固定资产投资同比增长6.2%,居民消费稳步恢复,外贸进出口增速明显回升。

市场预期有所改善,5月份中国制造业采购经理指数(PMI)、非制造业商务活动指数分别为49.6%、47.8%,虽仍处于荣枯线以下,但较上月分别回升2.2个、5.9个百分点。

“尽管经济运行出现一些积极变化,但供需两侧稳定恢复仍面临不少挑战。”孟玮说,将继续按照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高效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通过宏观政策靠前发力、适当加力,着力打通制约经济循环的卡点堵点,切实保障和改善民生,努力推动经济回归正常轨道。

全力推动扎实稳住经济一揽子政策措施尽快落地见效

国务院日前印发《扎实稳住经济的一揽子政策措施》,涉及财政政策、货币金融政策等6方面33项措施。“我们按照有关部署和要求,加快落实各项政策措施,及时出台配套实施细则,相关工作取得积极进展和成效。”孟玮说。

比如,加快下达中央预算内投资,加快推动重大项目实施,促进尽快形成实物工作量;落实好适当提高稻谷、小麦最低收购价水平相关政策要求,扎实做好提高煤炭、原油等能源资源储备能力相关工作;指导督促地方全面清理取消水电气暖行业不合理收费,持续关注并积极推进重点地区复工达产、物资保障等相关工作;配合其他相关部门积极推动财政、货币金融等政策落实,形成稳增长工作合力等。

孟玮说,下一步,国家发展改革委将全力推动相关政策措施尽快落地见效,确保二季度经济实现合理增长,努力为下半年发展提供更好的基础和条件。

稳定居民消费价格具有坚实基础

全球通胀压力下,我国物价保持平稳运行。5月份,全国居民消费价格指数(CPI)同比上涨2.1%;全国工业生产者出厂价格指数(PPI)同比涨幅回落至6.4%,上下游价格走势更趋协调。

孟玮介绍,5月份,美国、英国CPI同比涨幅分别达8.6%、9%;欧元区CPI同比涨幅达到8.1%;不少新兴经济体CPI涨幅超过10%,少数国家甚至达到50%以上。我国物价水平远低于美欧等主要经济体,继续对全球物价发挥了重要的“稳定器”作用。

“展望今年后期,我国粮油肉蛋奶果蔬等重要民生商品生产稳定、供应充足,特别是随着应季鲜活农产品大量上市,市场供应量将持续增加,加之各地物流堵点卡点疏导得力,跨区调运能力明显增强,稳定居民消费价格具有坚实基础,国内CPI将继续运行在合理区间,能够完成全年3%左右的预期目标。”孟玮说。

孟玮表示,尽管地缘政治冲突仍在扰动国际能源和粮食市场,但国内口粮自给自足、煤炭资源能够满足需求,加之保供稳价政策持续发力,预计后期PPI涨幅有望进一步回落。

进一步促进中小企业健康发展

今年以来,受国内疫情多点散发和国际形势更趋复杂严峻等影响,中小企业发展面临的困难挑战明显增加。

为支持中小企业渡过难关,国家发展改革委联合有关部门先后印发了工业经济18条、服务业纾困43条政策措施,有针对性地加大对实体经济和中小微企业支持力度。同时,密切跟踪研判部分原材料供应和价格运行情况,强化市场供需调节,促进价格平稳运行,推动降低中小企业成本。

孟玮表示,下一步,将高效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巩固和拓展各项政策成效。

一是着力解决堵点、难点、卡点问题。持续做好大宗商品保供稳价,努力扩大市场需求,保障粮食安全、能源安全和产业链供应链安全稳定,提升中小企业发展信心。

二是加强形势研判。做好中小企业发展情况跟踪分析和监测预警,针对新情况新问题,及时出台务实管用的政策举措,有效应对外部环境的不确定性。

三是强化政策跟踪问效。通过政策的宣传引导工作,让更多市场主体知晓政策、用好政策,确保政策有效传导至中小企业,有效稳定市场主体预期。

关键词:孟玮,国家发展改革,CPI,经济运行,发力



本网转载内容出于更直观传递信息之目的。该内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该内容涉及任何第三方合法权利,请点击投诉按钮,我们会及时反馈并处理完毕。
投诉
新闻中心
  • 快讯
  • 国内
  • 国际
  • 娱乐
  • 体育
点击加载更多>>>
点击加载更多>>>
点击加载更多>>>
点击加载更多>>>
点击加载更多>>>

关注东南网微信

扫码关注,了解福建

排行榜
  • 日排行
  • 周排行
  • 月排行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网站地图 | 网站公告
国新办发函[2001]232号 闽ICP备案号(闽ICP备05022042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编号:35120170001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 闽网文〔2019〕3630-217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移动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证号:1310572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闽)字第085号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 (署)网出证(闽)字第018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闽B2-20100029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闽)-经营性-2015-0001
福建日报报业集团拥有东南网采编人员所创作作品之版权,未经报业集团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传播
职业道德监督、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91-87095151 举报邮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闻道德委举报电话:0591-87275327 全国非法网络公关工商部门举报:010-88650507(白)010-68022771(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