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繁互换
设为首页
设为收藏
手机版
东南网 / 新闻频道 / 天下 / 社会(即时新闻) / 正文
发展中美关系,美国必须放下遏制打压的执念(钟声)
2022-05-28 人民日报 责任编辑:林瑶

把握中美关系发展正确方向,应该展现大格局、肩负大担当。美国政府应该以更宽广、更包容、更负责任的眼光看待中美关系,而不是继续搞遏华对抗

5月26日,美国国务卿布林肯在乔治·华盛顿大学发表对华政策演讲。布林肯虽再一次表示美国无意对华发起“新冷战”、不寻求与中国冲突,却密集散布虚假消息,渲染“中国威胁”,干涉中国内政,抹黑中国内外政策,反映出美国固守冷战思维、遏制打压中国、维护美国霸权的执念。美国的这一执念,对中美关系走出当前困境毫无助益,只会加剧紧张,给世界和平稳定增添风险。

这篇演讲声称要对内加强实力投资、对外加强盟友协作,进而赢得所谓对华“竞争”。美国执意用其对“竞争”的理解界定中美关系,偏离了中美关系的本质,与两国人民和国际社会对中美关系的共同期待背道而驰。从近来美国密集干涉中国内政、极力拼凑“小圈子”围堵中国的动作看,美国所谓的“竞争”并不是基于公认的国际关系基本准则、公平健康的良性竞争,而是你输我赢的零和博弈、不择手段的打压遏制。中美关系近年来之所以陷入严重困难,正是美国痴迷于遏制打压中国造成的。

美国所谓对华“竞争”的浓厚对抗色彩,早已引发国际社会广泛担忧。为混淆视听、推卸责任,美国热衷于渲染“中国威胁”。在这篇演讲中,美国延续一贯的傲慢和霸道,将国际秩序的定义权、解释权视为自身“私产”,毫无根据地宣称中国是“国际秩序最严峻的长期挑战”,为打压遏制中国寻找借口。这完全是颠倒黑白。中国是战后国际秩序的创立者之一,无论过去、现在和将来都是国际秩序的坚定维护者。中国维护的,是以联合国为核心的国际体系,是以国际法为基础的国际秩序,是以联合国宪章宗旨和原则为基础的国际关系基本准则。

美国一贯挂在嘴边的所谓“基于规则的国际秩序”,不过是美国同少数国家制定的“家法帮规”,不过是维护美国全球主导地位的霸权工具。美国一贯将美式霸权凌驾于国际秩序之上,对国际规则合则用、不合则弃,是国际秩序的最大破坏者。美国不遗余力地在全球挑起阵营对抗,大搞“美国优先”的伪多边主义,才是国际秩序面临的最大威胁。美国炮制“印太战略”,声称要“改变中国的周边环境”,就是其破坏国际秩序和规则的最新例证。美国自身在民主和人权方面欠账累累、劣迹斑斑,却试图垄断民主和人权的定义权,继续充当“教师爷”,不过是为其干涉他国内政、维护美式霸权披上虚伪的外衣而已。

美国在涉及中国核心利益的问题上频频制造事端,将其企图利用台湾、涉疆、涉港、涉藏等问题干涉中国内政、抹黑中国、阻碍中国发展的真实意图暴露无遗。台湾问题事关中美关系的政治基础,是不可逾越的红线,中国政府在台湾问题上没有任何妥协余地,没有任何退让空间。美国口头上说不支持“台独”,实际上却一再违背自身政治承诺,企图虚化掏空一个中国原则,助长“台独”势力嚣张气焰。美国自己是台海现状的改变者,却要将所谓“单方面改变台海现状”的罪名强加给中国,以掩盖其“打台湾牌”、搞“以台制华”的图谋给台海和平稳定造成的威胁。这种自欺欺人的伎俩骗不了别人。中国将继续坚定不移捍卫国家主权、安全、发展利益,坚决回击一切干涉中国内政、对中国挑衅施压的行为。中国的正当行动必将继续得到国际社会一切正义力量的支持。

本届美国政府延续上届政府的错误对华政策,却又玩弄两面手法,一方面处心积虑遏制打压中国,一方面表示希望在特定领域开展对华合作,试图制造美国对全球共同利益负责的假象。应对全球性挑战,中美合作是客观需要,但真正阻碍双方开展正常合作的,恰恰是美国。在推动中美关系重回正轨、在探讨中美两个大国正确相处之道、在更好为应对全球性挑战发挥大国作用方面,中国已释放了最大程度的诚意和善意。然而,由于内心深处无法接受一个社会制度、历史文化、发展阶段不同的大国和平崛起,美国始终在扮演那个“装睡的人”。近来,美国国内许多建设性声音强调,美国应更注重从根本上重新审视对华关系,将合作放在对华政策的更重要位置。曾任美国国务院政策规划负责人的安妮—玛丽·斯劳特指出,“本世纪的全球领导地位并非来自于打败中国”,而是来自于解决一系列全球挑战,做到这一点往往需要与中国进行合作。美国政府应该倾听这些理性声音,以更宽广、更包容、更负责任的眼光看待中美关系,而不是继续搞遏华对抗。

把握中美关系发展正确方向,应该展现大格局、肩负大担当。中国无意与美国竞争,致力于在相互尊重、和平共处、合作共赢基础上发展中美关系。美国政府应与中方相向而行,拿出战略胆识和政治魄力,摒弃零和博弈思维,放下遏制打压中国的执念,以实际行动推动中美关系重回健康稳定发展的正确轨道,为世界和平发展发挥大国应有的作用。

《 人民日报 》( 2022年05月28日 03 版)




本网转载内容出于更直观传递信息之目的。该内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该内容涉及任何第三方合法权利,请点击投诉按钮,我们会及时反馈并处理完毕。
投诉
新闻中心
  • 快讯
  • 国内
  • 国际
  • 娱乐
  • 体育
点击加载更多>>>
点击加载更多>>>
点击加载更多>>>
点击加载更多>>>
点击加载更多>>>

关注东南网微信

扫码关注,了解福建

排行榜
  • 日排行
  • 周排行
  • 月排行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网站地图 | 网站公告
国新办发函[2001]232号 闽ICP备案号(闽ICP备05022042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编号:35120170001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 闽网文〔2019〕3630-217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移动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证号:1310572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闽)字第085号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 (署)网出证(闽)字第018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闽B2-20100029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闽)-经营性-2015-0001
福建日报报业集团拥有东南网采编人员所创作作品之版权,未经报业集团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传播
职业道德监督、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91-87095151 举报邮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闻道德委举报电话:0591-87275327 全国非法网络公关工商部门举报:010-88650507(白)010-68022771(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