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繁互换
设为首页
设为收藏
手机版
东南网 / 新闻频道 / 天下 / 社会(即时新闻) / 正文
经济运行将回归正常轨道
2022-05-18 作者:顾阳 中国经济网 责任编辑:吴静

经济运行将回归正常轨道

本报北京5月17日讯(记者顾阳)“目前,国内疫情反弹得到有力处置,各项政策靠前发力,政策效应逐步释放,相信正常的经济秩序将快速恢复,经济运行会很快回归正常轨道。”在国家发展改革委17日举行的例行发布会上,国家发展改革委新闻发言人孟玮说。

孟玮表示,下一步,将加大宏观政策调节力度,全力扩大国内需求,精准发力扩大有效投资,推动实施一批既利当前又利长远的重大项目,稳住市场主体,推动企业在做好疫情防控条件下尽快实现复工达产,切实保障和改善民生,着力稳住宏观经济大盘。

3月份以来,受疫情影响,部分地区出现人员返岗受限、跨区域物流受阻、疏港运输不畅等问题,对重点地区、重点领域的产业链供应链稳定运行造成了一定冲击。为此,国家发展改革委会同有关部门着力疏通堵点、卡点,有序推动企业复工复产,全力保障产业链供应链稳定运行。

孟玮介绍,截至5月16日,长三角货车流量降幅持续收窄,涉疫重点地区收费站、服务区全部开通。在海运和机场铁路运输方面,加强指导调度和组织协调,促进货物快运快抵。同时,长三角有关省市布局建设了一批物资中转站,有效保障了汽车生产用零部件等生产物资的运输需要,对推进汽车等重点行业复工复产发挥了重要作用。

孟玮表示,下一步,国家发展改革委将继续强化部门间、地区间协同和工作衔接,进一步健全产业链供应链风险监测预警体系,完善风险研判处置机制,提升风险识别、精准有效处置能力,力争做到风险早发现、早报告、早研判、早处置,全力打通卡点堵点,推动产业链供应链安全稳定运行。

就业事关广大家庭生计。3月份以来,市场主体困难明显增多,部分重点群体求职难度加大,城镇调查失业率上升。4月份,全国城镇调查失业率为6.1%,就业形势持续承压。

针对就业领域的严峻形势和挑战,党中央、国务院多次部署研究就业问题,多个部门出台了稳就业相关举措。孟玮表示,国家发展改革委将进一步加大就业优先政策实施力度,从保市场主体保就业、促创新创业带就业、抓重点群体稳就业、以人才培训强化就业支撑等4个方面,落实落细稳就业各项举措。

降成本是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重要内容,是党中央、国务院为有效缓解实体经济企业困难、助推企业转型升级作出的重要决策部署。孟玮表示,今年降成本工作主要有4方面特点:一是阶段性措施与制度性安排相结合。在延续实施好扶持制造业、小微企业和个体工商户等制度性减税降费的同时,完善优化阶段性降成本政策安排。二是普惠公平与精准支持相结合。在积极扩大降成本政策普惠性和覆盖面的同时,注重提升政策的精准性和针对性。三是降低显性成本与降低隐性成本相结合。在推动企业税费、融资、用工、物流等显性成本下降的同时,不断降低制度性交易成本。四是政府帮扶与企业挖潜相结合。在大力降低企业外部成本的同时,鼓励企业转型升级、降本增效。

“后续,我们将会同有关部门和地方落实好降成本工作各项任务,扎实推进政策措施落地见效,确保市场主体充分享受政策红利。”孟玮说。

面对复杂严峻的外部形势,我国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精准把握宏观政策力度节奏,持续做好重要商品保供稳价工作。今年以来,物价水平一直运行在总体合理区间,4月份CPI同比上涨2.1%,涨幅明显低于其他主要经济体。

“我国经济韧性强、市场空间大,政策工具箱丰富,有条件、有能力、有信心继续保持物价平稳运行。”孟玮表示,下一步,将坚持综合施策、精准调控,全力做好大宗商品保供稳价工作。

据悉,粮食方面,将继续稳定播种面积和产量,保持粮食量足价稳,确保中国人的饭碗任何时候都牢牢端在自己手中;能源方面,将以煤炭为“锚”,通过稳煤价来稳电价,稳定整体用能成本;矿产品方面,将加大铁矿石等国内勘探开发力度,加快矿产品基地建设,增强国内资源保障能力。

孟玮表示,国家发展改革委将会同有关部门持续加强市场监管,加大期现货市场联动监管力度,严厉打击捏造散布涨价信息、囤积居奇、哄抬价格等违法违规行为,特别是对于资本的恶意炒作,将予以坚决打击。

顾阳

关键词:孟玮,经济运行,供应链风险,国家发展改革,经济社会发展



本网转载内容出于更直观传递信息之目的。该内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该内容涉及任何第三方合法权利,请点击投诉按钮,我们会及时反馈并处理完毕。
投诉
新闻中心
  • 快讯
  • 国内
  • 国际
  • 娱乐
  • 体育
点击加载更多>>>
点击加载更多>>>
点击加载更多>>>
点击加载更多>>>
点击加载更多>>>

关注东南网微信

扫码关注,了解福建

排行榜
  • 日排行
  • 周排行
  • 月排行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网站地图 | 网站公告
国新办发函[2001]232号 闽ICP备案号(闽ICP备05022042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编号:35120170001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 闽网文〔2019〕3630-217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移动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证号:1310572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闽)字第085号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 (署)网出证(闽)字第018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闽B2-20100029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闽)-经营性-2015-0001
福建日报报业集团拥有东南网采编人员所创作作品之版权,未经报业集团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传播
职业道德监督、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91-87095151 举报邮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闻道德委举报电话:0591-87275327 全国非法网络公关工商部门举报:010-88650507(白)010-68022771(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