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繁互换
设为首页
设为收藏
手机版
东南网 / 新闻频道 / 天下 / 社会(即时新闻) / 正文
一季度,这些岗位最缺人
2022-05-17 作者:孔德晨 人民日报海外版 责任编辑:吴静

全国“最缺工”一百个职业排行近日发布——

一季度,这些岗位最缺人

哪些职位最缺人?哪些城市最缺这些人才?近日,人社部发布2022年第一季度全国招聘大于求职“最缺工”的100个职业排行。其中,营销员、餐厅服务员、商品营业员位列“缺工”前三,服务业、制造业缺工情况明显,榜单排行“前十”职业较以往保持稳定,排位略有变化。

“营销员”缺工严重

据了解,中国就业培训技术指导中心近期组织102个定点监测城市公共就业服务机构,收集汇总2022年第一季度人力资源市场供求关系较为紧张的招聘、求职需求职业岗位信息,形成“2022年第一季度全国招聘大于求职‘最缺工’的100个职业排行”。

看职业类别,生产制造业、服务业成为“最缺工”的两个行业。具体看,在此次公布的100个职业中,36个属于第六大类——生产制造及有关人员,36个属于第四大类——社会生产服务和生活服务人员,24个属于第二大类——专业技术人员,3个属于第三大类——办事人员和有关人员,1个属于第一大类——党的机关、国家机关、群众团体和社会组织、企事业单位负责人。

看榜单排名,营销员、餐厅服务员、商品营业员、车工、保安员、客户服务管理员、快递员、保洁员、家政服务员、包装工位列前十。其中,营销员近年来一直位居榜首,上海、北京、广州、郑州、成都、盐城等多个城市需求明显。与此同时,“美容师”“婴幼儿发展引导员”“养老护理员”等职业排位上升,呈现短缺程度加大的趋势。

看榜单变化,电子信息产业用工需求回升明显。其中,“通信工程技术人员”“半导体分立器件和集成电路装调工”“计算机硬件工程技术人员”“计算机网络工程技术人员”等职业新进排行,缺工程度加大。

制造业技工短缺

人社部有关负责人表示,与2021年第四季度相比,制造业缺工状况持续,制造业从业人员向服务行业转移现象越来越明显。人社部预计,到2025年,中国制造业十大重点领域人才需求缺口将近3000万人。刚从产业工人“转型”成为外卖小哥的小周对记者表示,工厂流水线工作相对枯燥,职业发展前景和工资待遇也没有达到自己的预期。“我以前在的班组,有同事进来不到一个月就离职了。”小周说,“送外卖虽然累点、苦点,但是干得多挣得也多,并且相对自由。”

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国家对外开放研究院教授刘斌分析,生活服务行业对技能要求相对较低,如快递、外卖和网约车等平台从业门槛不高,工资水平却相对更高,有些行业工作时间自由度也非常高,容易吸引中青年劳动力加入。“传统制造业要及时进行产业转型升级,在用工环境、管理、待遇方面也需要提升。”刘斌说。

刘斌认为,当前国内制造业的困境在于技工荒,而非简单的用工荒。“随着中国制造业智能化转型进程加快,自动流水线开始成为工厂标配,大大削减了工厂对普通工人的用工需求。相较而言,高技能人才变得更加短缺。”刘斌说,“未来用工市场将不再仅仅是量的竞争,而更注重质的提高。拥有技能是能拿高薪的‘硬通货’,所以越来越多的求职者考虑职业技能积累和个人长期发展。”

在这方面,国家已经出台了相关政策。人社部日前发布《关于健全完善新时代技能人才职业技能等级制度的意见(试行)》,首次明确企业可根据技术技能发展水平等情况,对设有高级技师的职业(工种),可在其上增设特级技师和首席技师技术职务(岗位),在初级工之下补设学徒工,形成由学徒工、初级工、中级工、高级工、技师、高级技师、特级技师、首席技师构成的八级职业技能等级(岗位)序列。人社部有关负责人表示,未来将推动改善技能人才职业前景,吸引更多劳动者加入技能人才队伍。(记者 孔德晨)

关键词:缺工,制造业,人社部,最缺工,岗位



本网转载内容出于更直观传递信息之目的。该内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该内容涉及任何第三方合法权利,请点击投诉按钮,我们会及时反馈并处理完毕。
投诉
新闻中心
  • 快讯
  • 国内
  • 国际
  • 娱乐
  • 体育
点击加载更多>>>
点击加载更多>>>
点击加载更多>>>
点击加载更多>>>
点击加载更多>>>

关注东南网微信

扫码关注,了解福建

排行榜
  • 日排行
  • 周排行
  • 月排行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网站地图 | 网站公告
国新办发函[2001]232号 闽ICP备案号(闽ICP备05022042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编号:35120170001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 闽网文〔2019〕3630-217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移动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证号:1310572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闽)字第085号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 (署)网出证(闽)字第018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闽B2-20100029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闽)-经营性-2015-0001
福建日报报业集团拥有东南网采编人员所创作作品之版权,未经报业集团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传播
职业道德监督、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91-87095151 举报邮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闻道德委举报电话:0591-87275327 全国非法网络公关工商部门举报:010-88650507(白)010-68022771(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