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体
设为首页
设为收藏
手机版

微信扫一扫:分享

微信里点“发现”,扫一下

二维码便可将本文分享至朋友圈。

东南网 / 新闻频道 / 天下 / 社会(即时新闻) / 正文
数字消费券助市场回暖:线上线下融合,居民实惠到手
2022-04-18 作者:李 贞 人民日报 责任编辑:吴静

线上线下融合,居民实惠到手

数字消费券助市场回暖

本报记者 李 贞

“用线上领到的消费券带孩子去体验摘草莓,小朋友特别高兴!”北京市平谷区居民赵女士日前领到了“乐享平谷”微信小程序发放的惠民消费券,在一家采摘园游玩时获得了相应折扣,她感觉很实惠。近期,全国多地向居民发放新一轮数字消费券,既满足了居民消费需求,又推动了消费市场的复苏。

使用范围广

近期,为进一步拉动消费,多地发放数字消费券。

3月底,北京市平谷区2022年首批消费券发放活动收官。据悉,活动在半个月内通过微信小程序发放245.4万元惠民消费券,参与领券人数达11.2万人,拉动销售额2158.6万元。后续,平谷区还将在“五一”前后和“十一”前后再发放两批消费券。此外,为加快释放绿色节能消费潜力,促进消费升级,北京市自4月开始,面向在京消费者发放绿色节能消费券,鼓励消费者购买使用绿色节能商品。据悉,消费券适用商品共计20类,包含电脑、洗碗机、电视机、空调、电冰箱、洗衣机、电饭锅等。

4月1日,广西壮族自治区启动为期3个月的“33消费节”,计划开展超600场次各类促销活动,对消费者补贴让利超10亿元,预计带动二季度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超2000亿元。据广西壮族自治区商务厅相关负责人介绍,活动期间,居民可通过云闪付APP领取消费券。“今年的消费券补贴活动形式更广、券种更全,除了继续派发‘33消费券’外,还新增了商超百货购物返券、银联消费券、建行消费券、移动5G购机补贴等多类型消费券,涉及的商品种类和可使用范围更广。”

此外,广东省深圳市、山东省青岛市、辽宁省沈阳市等多地也纷纷发放各类数字消费券,助力消费市场复苏。

吸引用户多

在消费市场回暖过程中,为何数字消费券这一形式广受欢迎?据悉,消费券属于在特定期限内用于特定领域的消费,与直接发放现金相比,发放消费券更能用于居民消费而不是储蓄,其带来的刺激效果更为明显。

京东集团首席经济学家沈建光介绍,2020年3月至2021年11月,全国多地实施了超500轮消费券计划,其中多数取得了较为显著的短期局部效果。“例如2021年11月至12月,云南省、黑龙江省哈尔滨市和河南省郑州市,分别通过京东平台发放政府消费券。20天内三地消费券核销金额突破5000万元,带动消费订单金额超过4亿元,政府资金撬动消费杠杆率接近8倍。”

数字消费券的发放也推动了线上线下消费深度融合。一方面,各支付类APP作为消费券发放的入口,吸引了大量用户。包括微信支付、银联云闪付、美团等多家支付机构,都参与到各地消费券的发放中,一定程度上有利于特定线上支付渠道的推广。另一方面,线下实体商家特别是中小微商家成为消费券受益者。调查数据显示,在消费券适用的商家中,九成是中小微商家。政府每发放1元消费券,就有0.87元流向年销售额30万元以下的小微商家。

定向效果好

为了让数字消费券有更好的使用效果,2021年3月,全国首个数字消费券团体标准《数字消费券服务规范》发布并实施。专家介绍,要让数字消费券带来更大效益,应在发放时更注重定向投入。例如,加大对困难人群、困难地区、农村县域消费者以及中小微企业的定向支持力度,将餐饮旅游、家电汽车更新等消费恢复短板作为重点支持领域。

尽管数字消费券能带来立竿见影的效果,但有专家表示,消费券只是一次性地提升消费者支付能力,难以为消费市场注入持久动力。长期来看,提振消费更需重视治本之策。

“消费券并不能根本性地改变人们对未来的收入预期。”金融专家付一夫认为,要真正推动消费市场发展壮大,还是应从稳定就业、增加居民收入、优化商品服务供给质量、完善市场秩序、保障消费者权益等方面发力。

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经济研究部副部长刘向东指出,要促进消费市场的进一步恢复,关键是畅通制约消费的堵点、断点。同时也要积极扩大就业,增加居民收入,提高居民消费水平,真正启动由消费驱动的良性经济循环,使经济增长有坚实的基础性支撑。从中长期看,促消费的手段需要更多方式,除消费券外,还要深化消费商品价格改革,增加流通环节的便利性,降低流通交易环节的成本等。




本网转载内容出于更直观传递信息之目的。该内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该内容涉及任何第三方合法权利,请点击投诉按钮,我们会及时反馈并处理完毕。
投诉
新闻中心
  • 快讯
  • 国内
  • 国际
  • 娱乐
  • 体育
点击加载更多>>>
点击加载更多>>>
点击加载更多>>>

我们在春晚歌唱绿色家园

1月28日晚,中央广播电视总台2025春节联欢晚会上,40名来自全国林草基层的代表共同献唱《我的家》,用歌声传达对绿水青山的热爱,深情歌颂美丽中 ...

点击加载更多>>>
新赛季中超联赛将在“新工体”开幕

新赛季中超联赛将在“新工体”开幕

中超联赛8日公布了2023赛季具体赛程。新赛季中超联赛将于4月15日开幕,开幕式将于当晚在改造复建后的北京工人体育场举行。

英超综合|利物浦逼平阿森纳 水晶宫横扫利兹联

英超综合|利物浦逼平阿森纳 水晶宫横扫利兹联

在9日进行的英超足球联赛中,利物浦在先丢两球的情况下以2:2逼平阿森纳,延缓了“领头羊”的前进速度。水晶宫凭借奥利塞的助攻“帽子戏法”,以5:1 ...

法甲综合:马赛客场闷平放慢争冠脚步

法甲综合:马赛客场闷平放慢争冠脚步

2022-2023赛季法甲足球联赛9日结束了第30轮的全部比赛,积分榜排名第三的马赛在客场被洛里昂以0:0逼平,错失了追赶联赛“领头羊”的机会。 ...

葡超:葡萄牙体育4:3险胜卡萨皮亚

葡萄牙体育队9日晚在葡超足球联赛第27轮比赛中客场以4:3险胜“升班马”卡萨皮亚队,继续排名联赛第四,距离欧冠区还有5分的差距。

CBA综合|附加赛北京、广厦轻松获胜占先机

CBA综合|附加赛北京、广厦轻松获胜占先机

2022-2023赛季中国男子篮球职业联赛(CBA)季后赛12进8附加赛10日晚继续进行,北京和广厦分别在主场轻松获胜,在三场两胜的赛制中占得先 ...

中国女足在西班牙训练备战

中国女足在西班牙训练备战

当日,中国女足在西班牙伊维萨岛进行赛前训练。作为备战今年女足世界杯的热身赛之一,中国女足与西班牙女足的热身赛将于11日举行。

中国足协:新赛季中超联赛实行“升2降2”

中国足协、中足联筹备组10日在2023中国足球职业联赛赛前工作会议公布,新赛季中超联赛将实行“升2降2”的升降级政策。

切尔西任命新主帅 波特接任签约5年

切尔西任命新主帅 波特接任签约5年

前一天刚刚解雇主帅图赫尔的切尔西俱乐部8日宣布,他们已从英超对手布莱顿俱乐部请来波特接任,与这位47岁的英国人签约5年。

男排世锦赛:巴西队、波兰队闯进半决赛

在8日进行的2022世界男排锦标赛四分之一决赛中,巴西队3:1战胜阿根廷队,波兰队3:2淘汰美国队。

WTT乒乓球冠军赛:马龙无缘八强

WTT乒乓球冠军赛:马龙无缘八强

世界乒乓球职业大联盟(WTT)冠军赛布达佩斯站20日展开第三个比赛日争夺,奥运冠军马龙不敌德国选手,无缘晋级八强。

教练:王嘉男的成绩还有很大上升空间

教练:王嘉男的成绩还有很大上升空间

这位不满26岁的年轻人是否还能更进一步?对于这一疑问,无论王嘉男的中方主管教练还是田径界专家都显示出信心,认为他还有不小的上升空间。

WTT乒乓球冠军赛:马龙轻松晋级 陈梦逆转胜出

WTT乒乓球冠军赛:马龙轻松晋级 陈梦逆转胜出

世界乒乓球职业大联盟(WTT)冠军赛布达佩斯站18日在布达佩斯奥林匹克中心拉开战幕,中国选手马龙轻松晋级,陈梦逆转胜出。

国际泳联公布巴黎奥运会游泳项目资格选拔体系

国际泳联公布巴黎奥运会游泳项目资格选拔体系

届时将有1392名选手参加游泳、花样游泳、跳水、水球和公开水域的49个小项比赛。

对话传奇球星孙雯:中国女足值得期待

对话传奇球星孙雯:中国女足值得期待

2023女足世界杯是该赛事第一次扩大为32支球队参加,由澳大利亚和新西兰联合举办。根据赛程,揭幕战将于7月20日在奥克兰上演,决赛将于8月20日 ...

杨倩:越努力越幸运

杨倩:越努力越幸运

读书、射击两不误,成为青年榜样的杨倩再次走入大众的视野。

上海男篮队长王哲林:我的目标一直未变

上海男篮队长王哲林:我的目标一直未变

时隔12年再度闯入CBA季后赛四强,上海男篮在本赛季联赛中交出的这份出色答卷上,“队魂”王哲林功不可没。

  • CBA
  • 2022-05-07
女足姑娘张琳艳破茧成蝶的背后

女足姑娘张琳艳破茧成蝶的背后

这名在关键时刻敢于亮剑的飒爽少女,在13年前还是汶川地震灾区板房里一名留守儿童。是什么让她破茧成蝶,成长为自己梦想中的模样?

中国女足公布2022亚洲杯23人名单 王霜领衔

中国女足公布2022亚洲杯23人名单 王霜领衔

11日,2022亚足联印度女足亚洲杯中国女足23人名单公布,水庆霞担任主教练,王霜、唐佳丽、赵丽娜等名将领衔出征。

足协杯综述:历史,在这一刻写就

足协杯综述:历史,在这一刻写就

已经走过65载的足协杯,不仅给不同级别球队提供了同场竞技的舞台,而且打通了职业和业余间的壁垒。

国家体育总局排球中心公开选聘新任女排主帅

国家体育总局排球中心公开选聘新任女排主帅

国家体育总局排球运动管理中心10日发布了《体育总局排球中心关于选聘国家女排主教练的公告》,中国女排新任主帅的选聘工作正式启动。

点击加载更多>>>

关注东南网微信

扫码关注,了解福建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网站地图 | 网站公告
国新办发函[2001]232号 闽ICP备案号(闽ICP备05022042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编号:35120170001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 闽网文〔2019〕3630-217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移动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证号:1310572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闽)字第085号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 (署)网出证(闽)字第018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闽B2-20100029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闽)-经营性-2015-0001
福建日报报业集团拥有东南网采编人员所创作作品之版权,未经报业集团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传播
职业道德监督、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举报邮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闻道德委举报电话: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