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繁互换
设为首页
设为收藏
手机版
东南网 / 新闻频道 / 天下 / 社会(即时新闻) / 正文
特稿:全球新冠疫情反弹 抗疫仍需多管齐下
2021-11-22 新华网 责任编辑:吴静

新华社北京11月21日电 特稿:全球新冠疫情反弹 抗疫仍需多管齐下

新华社记者

近期,全球新冠疫情反弹,一些国家报告的新增确诊病例数又创历史新高。专家认为,疫情反弹与季节变化、病毒变异、过早解封、疫苗接种不足等诸多因素有关。多国近期纷纷收紧防疫措施,加快疫苗接种,以控制疫情反弹。专家指出,未来打好抗疫“攻坚战”离不开防控措施、疫苗和治疗药物多管齐下。

疫情反弹

世界卫生组织16日发布的全球新冠疫情周报显示,欧洲地区过去一周每10万人新增确诊病例230例,为全球最高;该地区当周新增确诊病例比前一周增加8%,新增死亡病例比前一周增加5%,是全球这两项数据均增加的唯一地区。

这期新冠疫情周报还显示,美洲地区新增确诊病例比前一周小幅上升,新增新冠确诊病例居全球首位的国家是美国。美国约翰斯·霍普金斯大学21日发布的统计数据显示,美国是累计新冠确诊和死亡病例最多的国家,累计确诊47701788例,累计死亡771013例。

据俄罗斯防疫指挥部20日消息,该国当天新增新冠死亡病例1254例,创疫情暴发以来新高,累计死亡262843例。

韩国中央防疫对策本部17日通报,截至当天零时,韩国较前一日新增新冠确诊病例3187例,为疫情暴发以来第二高,累计确诊402775例。现有新冠重症患者522人,为疫情以来最高纪录。

多种原因

世卫组织日前指出,目前在绝大多数国家流行的新冠病毒毒株中,德尔塔毒株占据“绝对优势”。在9月至10月向国际共享基因序列资源“流感数据共享全球倡议”平台提交的842510份样本序列中,德尔塔毒株占99.5%。

不少专家认为,欧洲疫情之所以迅猛反弹,冬季室内活动增多是原因之一,但过早放松防疫限制措施、疫苗接种率有待提高等问题尤其值得关注。

韩国自11月1日启动“分阶段恢复日常生活”防疫体系后,疫情出现反弹,现有新冠重症病例数连创新高。韩国中央应急处置本部社会战略组组长孙映莱16日对媒体说,近期新冠重症患者增多主要是因为60岁以上人群和疗养院等特定场所感染病例增加。

10月初越南全境解除封控措施以来,社会秩序日渐恢复正常。但近日越南南部地区新冠疫情反弹,单日确诊及死亡病例数均呈上升之势,多地已恢复疫情检查站,设立隔离区和收治新冠患者的野战医院等。

俄罗斯副总理戈利科娃近日说,俄疫情反弹主要原因在于部分俄民众既未遵守防疫限制规定,也没采取预防措施,例如未主动接种疫苗。大部分进入重症监护室治疗并最终死亡的患者都没有接种疫苗,其中大多数是患有心血管病、内分泌疾病和其他疾病的老年人。

抗疫组合

近期,全球多款新冠口服药研发取得进展,给抗疫增添新希望。专家指出,疫苗和药物是互补的“组合拳”关系,未来打好抗疫“攻坚战”离不开防控措施、疫苗和治疗药物。

目前新冠药物研发主要围绕阻断病毒进入细胞、抑制病毒复制、调节人体免疫系统3条技术路线开展,多个中国新冠药物进入临床试验,有望成为抗疫“新利器”。据中国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科研攻关组日前介绍,中国已有自主研发的新冠药物完成Ⅲ期临床试验,正申请附条件上市。另有多个药物在国内外开展Ⅲ期临床试验,当前显示出积极疗效。

本月4日,全球首款抗新冠口服药——美国默克公司和里奇巴克生物医药公司联合研发的莫那比拉韦,被英国药品与保健品管理局率先批准用于治疗特定新冠患者。美国辉瑞公司5日公布了一款口服抗病毒药物PAXLOVID的最新数据,Ⅱ/Ⅲ期临床试验中期分析结果显示,口服该药能降低89%的住院和死亡风险。

中国科学院广州生物医药与健康研究院特聘研究员陈凌指出,疫苗和药物是互补的“组合拳”关系:疫苗不是所有人都可接种,其保护效果和持久性有待进一步研究;一部分先天免疫较差的人接种疫苗效果不好,药物可保护这些人;有了疫苗保护,最终需要用药的人会少很多,即便药物有一定副作用,从百分比来看,绝对数也不会很大;如能研发出更有效、保护更持久的疫苗,药物的使用会更加减少。(执笔记者:李雯;参与记者:罗国芳、张晓茹、彭茜、张毅荣、陶军、杜白羽、孙一然、耿鹏宇)

关键词:新冠,PAXLOVID,抗病毒药物,全球首位,疫情暴发



本网转载内容出于更直观传递信息之目的。该内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该内容涉及任何第三方合法权利,请点击投诉按钮,我们会及时反馈并处理完毕。
投诉
新闻中心
  • 快讯
  • 国内
  • 国际
  • 娱乐
  • 体育
点击加载更多>>>
点击加载更多>>>
点击加载更多>>>
点击加载更多>>>
点击加载更多>>>

关注东南网微信

扫码关注,了解福建

排行榜
  • 日排行
  • 周排行
  • 月排行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网站地图 | 网站公告
国新办发函[2001]232号 闽ICP备案号(闽ICP备05022042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编号:35120170001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 闽网文〔2019〕3630-217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移动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证号:1310572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闽)字第085号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 (署)网出证(闽)字第018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闽B2-20100029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闽)-经营性-2015-0001
福建日报报业集团拥有东南网采编人员所创作作品之版权,未经报业集团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传播
职业道德监督、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举报邮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闻道德委举报电话: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