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北京7月22日电 (刘洁妍、苏缨翔)国新办22日举行新闻发布会,科技部副部长徐南平,国家卫生健康委副主任曾益新,中国工程院院士、北京协和医学院院校长、国家呼吸医学中心主任王辰,中国—世界卫生组织新冠病毒溯源联合研究专家组中方组长梁万年,中科院武汉国家生物安全实验室主任、武汉病毒所研究员袁志明介绍新冠病毒溯源有关情况,并答记者问。
实验室引入病毒“极不可能”
国家卫生健康委副主任曾益新表示,今年3月30日,世界卫生组织正式发布了世卫组织召集的新冠病毒全球溯源研究:中国部分的联合研究报告,全球的溯源研究有了良好的开端。报告发布几个月以来,越来越多科学证据表明这份报告是一份很有价值、权威的、经得起科学检验、经得起历史检验的报告。报告的结论是科学的,产生的过程也始终坚持科学原则。
曾益新介绍,今年年初,世卫组织国际专家组正式来华开展病毒溯源全球研究中国部分的工作。中国秉持公开、透明、科学、合作的原则,全力支持世卫专家组工作,我们和地方政府一起尽全力组织协调相关单位,完全满足世卫专家参访的要求,让世卫专家去了所有他们想去的单位,包括金银潭医院、华南海鲜市场、武汉病毒研究所等9家单位;会见了所有他们想见的人,包括医务人员、实验室人员、科研人员、市场管理人员和商户、居民、康复的患者等等,联合溯源研究工作量巨大,溯源专家非常辛苦,但他们对每个问题、每个数据都认真地分析、深入地研究,经常是废寝忘食、通宵达旦。
曾益新说,这次溯源研究报告是全球溯源研究的中国部分,专家组得出以下结论:蝙蝠和穿山甲中发现的与新冠病毒关系最密切的冠状病毒,从序列来看是和新冠病毒同源性最高,但是这些病毒仍然不足以证明是新冠病毒的直接祖先。尽管同源性很高,但还是有一定差距。结合临床流行病学、动物和环境检测等各个方面的研究结果,联合专家组最终确定了病毒出现途径的几种可能性:第一种,人畜共患病直接溢出是“可能到比较可能”,也就是从动物宿主直接溢出到人是“可能到比较可能”。第二种,通过中间宿主引入是“比较可能到非常可能”,通俗讲就是病毒自然宿主是某种动物,动物通过中间宿主再过渡到人身上,这个是“比较可能到非常可能”。第三种,通过冷链传入,在去年各地的一些散发疫情中陆续发现了冷链传播有可能引入病毒,所以认为是可能的。最后一种可能性,实验室引入是“极不可能”,英文表述是“Extremely Unlikely”。
武汉P4实验室投入运行以来,没有发生过任何病原泄露和人员感染事故
在回答记者有关武汉实验室泄漏病毒问题时,曾益新表示,比如武汉病毒所开展新冠病毒的功能增益实验,就是Gain of function实验,这些都是早就澄清过的,纯属谣言。其次,武汉病毒所他们采集的蝙蝠标本中的冠状病毒和新冠病毒序列最近的是RaTG-13,它只有96.2%的同源性。还有一点,经过很多专家的深入分析,认为新冠病毒没有人工改造的痕迹。这从根本上否定了人造病毒的可能性。
曾益新指出,到目前为止,武汉病毒研究所的职工和研究生没有一人感染新冠病毒。武汉病毒所没有开展过冠状病毒增益功能研究,没有所谓的人造病毒。那么哪里来的因为违反实验室规程导致的病毒泄漏呢?所以这种提法,既违反常识也违背科学规律。特别重要的是世卫专家组亲自到武汉病毒所进行实地考察,得出病毒由实验室泄漏极不可能的结论,专家们都是各个领域非常权威、很有经验的,都是世卫组织精心挑选的专家。所以对他们的结论,我们应该是尊重的。
中科院武汉国家生物安全实验室主任、武汉病毒所研究员袁志明同时指出,新冠病毒是自然起源的,这已经成为学术界的普遍共识。在2021年7月5日,24名国际知名专家再次在《柳叶刀》上发表论文指出,目前没有任何的科学证据支持新冠病毒从中国实验室泄漏的理论。在2021年7月7日,来自美国、英国、澳大利亚的这些科学家,在欧洲科学数据共享平台Zenodo上发表预印本文章,指出“没有任何证据表明新冠病毒来自于武汉实验室”;“没有证据表明任何早期的病例与武汉病毒研究所存在联系”;“没有证据表明在大流行之前,武汉病毒研究所拥有或研究过新冠病毒的祖先”。就在前几天,有22名中外科学家在《中国科学》上联合刊发论文,运用经典的进化理论方法,有力论证了为什么新冠病毒只可能来自于自然,而不可能由人为制造,用科学的证据驳斥了“实验室泄漏”的阴谋论。
在谈到武汉P4实验室的安全性问题时,袁志明表示,作为生物安全等级、防护等级最高的实验室,武汉P4实验室在2018年正式投入运行以来,没有发生过任何病原泄露和人员感染事故。
袁志明在会上强调,一、2019年12月30日之前,武汉病毒研究所没有接触、保藏和研究过新冠病毒。二、武汉病毒研究所从来没有设计、制造和泄漏新冠病毒。三、目前为止武汉病毒研究所的职工和研究生,保持新冠病毒的“零感染”。
中国不接受不尊重常识的所谓“第二阶段溯源计划"
上周,世卫组织提出针对中国第二阶段的溯源调查,调查对象包括武汉海鲜市场及武汉病毒研究所等地。对此,曾益新回应表示,在这个计划里将“中国违反实验室规程造成病毒泄漏”这个假设作为研究重点之一。“这既不尊重常识,也违背科学。我们是不可能接受这样一个溯源计划的。”
曾益新表示,新冠病毒溯源一定是个科学问题,中国政府一贯支持科学地开展病毒溯源。但是我们反对将溯源工作政治化,我们认为第二阶段病毒溯源应该在第一阶段病毒溯源的基础上来延伸,应该以WHA73.1号决议作为指引,经过成员国充分讨论磋商后开展。对第一阶段病毒溯源时已经开展过的,尤其是已经有了明确结论的,我们就不应该再重复开展。而应该在成员国充分广泛磋商的基础上,推动在全球多国多地范围内开展早期病例搜索、分子流行病学、动物(中间)宿主等方面的溯源工作。
曾益新指出,中国专家组在7月4日曾经向世卫提出了第二阶段溯源工作的中国建议,并与世卫组织专家交流。在这个建议稿里体现了我们的考虑和核心观点,我们希望世卫组织能够认真地考虑中国专家提出的考量和建议,真正地将新冠病毒溯源作为一个科学问题,摆脱政治干扰,积极稳妥推动在全球多国多地范围内持续开展溯源,要加强各国溯源科研的合作交流,要尽快找到最有可能的病毒源头,尽最大努力预防类似的疫情再次发生。
病毒溯源工作的本质是科学问题
疫情发生以来,科研攻关发挥了非常重要的作用。对于新冠病毒溯源的科学研究方面,科技部副部长徐南平指出,溯源工作本质上是一个科学问题,因此科学研究在溯源工作中发挥了至关重要的作用。中国政府高度重视病毒溯源的科学研究工作。疫情发生后,部署了五大科研方向,溯源是五大科研方向之一。中国政府要求中国科技界要尽锐出战,本着“公开、透明、负责任”的态度,要回答好“病源从哪里来”这个重大命题。在这样的背景下,科技部组织中科院、高等院校、中国医学科学院、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等研究团队围绕动物溯源、人群溯源、分子溯源、环境溯源等重点方向积极开展了科学溯源研究工作。目前取得了一些阶段性进展。
徐南平介绍,截至7月19日,中国与美国、英国等国外团队联合发表的溯源相关论文225篇,国内研究团队发表论文352篇,说明我们的溯源研究国际化程度还是非常高。这期间,中美医学科研专家还就疫情防控先后开展了6次视频交流。此外,积极加强科学研究方面的数据和信息共享,依托国家生物信息中心,建立了全球共享的新冠病毒信息库,截至7月19日,已经收集分享全球范围的新冠病毒基因序列253万余条,为全球177个国家和地区近30万用户提供了服务。
徐南平表示,通过一年多的努力,我们进一步认识到,病毒溯源是一个科学难题,存在着诸多不确定性,可以说任重而道远。同时,我们更应该认识到病毒溯源工作非常重要,我们必须回答好“病源从哪里来”这个重大命题。重任在肩,困难在前,只有沿着科学的道路坚定信心,以科学的态度、科学的方法、科学的事实,开展科学溯源,才有可能最终揭开真相。
下一阶段的溯源工作 要在科学的轨道上开展
关于下一阶段的溯源工作。曾益新表示,一方面,对于中国部分报告中明确需要补充完善的任务,我们正在积极支持相关单位和科学家持续地开展,努力地推进,并且会及时向世卫组织反馈。另一方面,中国部分的溯源报告为下一步全球框架下多国多地共同开展溯源研究指明了方向,我们应该沿着这个方向继续前进。
曾益新说,病毒溯源问题是个复杂的科学问题,牵扯到很多学科、牵扯到很多不同领域专家,同时也是世界难题,像艾滋病、埃博拉、中东呼吸综合征,2003年的SARS、2009年的禽流感,对这样一些疾病的溯源工作,后来证明都是非常艰难的,有一些到现在还没有搞清楚。所以,下一阶段溯源工作应该坚持在世卫组织的统筹协调下来开展,在第一阶段研究的基础上,组织多国的优秀专家们深入开展,要坚持科学家为主体,加强交流合作和信息共享,在科学的轨道上开展新冠病毒的溯源工作。
今年2月,世卫新冠病毒溯源专家组表示,病毒通过中间宿主引入是最有可能的传播途径,与此相关联的有冷链产品贸易引发病毒传播的可能性。中国工程院院士、北京协和医学院院校长、国家呼吸医学中心主任王辰表示,冷链传播是本次新冠病毒传播中值得关注的一个新现象。流行病学上发现冷链和病例传播的密切关联,一些冷链物品表面有活的病毒存在,让证据链更加完整。应把冷链作为一个重要的溯源线索。
目前新冠病毒在全球范围内传播的时间点不断提前,有的人主张应该在世卫组织框架下开展全球多国多地点的研究,尤其是美国也应该接受调查。对此,中国—世界卫生组织新冠病毒溯源联合研究专家组中方组长梁万年表示,随着多国科学家对新冠病毒溯源的持续研究,已经有多项的研究结果表明新冠病毒在全球多地的出现时间要早于先前的已知时间。例如2019年12月13日至2020年1月17日,美国有9个州常规献血存档样本新冠病毒检测抗体有106份呈现阳性反应。2020年1月2至3月18日期间,美国50个州24079份血液样本中,有9份样本检测到新冠抗体呈阳性。这也表明,武汉可能不是新冠病毒突破界面的第一现场。
梁万年指出,下一步无论是早期病例、生物样本、基因序列、天然宿主、中间宿主还是冷链,都离不开全球多国多地共同开展研究。
梁万年认为,动物溯源应该作为下一步研究的重点方向和重点领域。我们的视野不仅仅考虑蝙蝠这一类野生动物,对中间相关的,比如穿山甲、狸类、貂类等,已经通过各国科学家研究所发现的携带或可能携带病原体的这些宿主的分布、可能的源头来进行研究是非常有价值的。当然,对发生过疫情的一些市场,包括养殖场的上下游链条进行进一步的研究也是有价值的。
12月28日晚,文化惠民演出——“南台有戏闽韵颂福”闽剧专场演出在福建省福州仓前公园上演,由福州闽剧艺术传承发展中心选送的民乐合奏、闽剧折子戏等 ...
2024年闽台艺术青年音乐会开幕,本次音乐会由省文旅厅主办,是第九届福建艺术节和两岸艺术青年欢乐汇的重要配套活动。
8月19日,民族歌剧《山海情》点映座谈会在福州举行。演出第一幕,一段混声合唱就将观众带到了贫瘠的戈壁滩。
日前,福建京剧院新编现代京剧《连家灯火》在福州凤凰剧院上演,用京剧艺术的形式推动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深入人心,讴歌新中国成立75年来的辉煌成就 ...
在9日进行的英超足球联赛中,利物浦在先丢两球的情况下以2:2逼平阿森纳,延缓了“领头羊”的前进速度。水晶宫凭借奥利塞的助攻“帽子戏法”,以5:1 ...
2022-2023赛季法甲足球联赛9日结束了第30轮的全部比赛,积分榜排名第三的马赛在客场被洛里昂以0:0逼平,错失了追赶联赛“领头羊”的机会。 ...
葡萄牙体育队9日晚在葡超足球联赛第27轮比赛中客场以4:3险胜“升班马”卡萨皮亚队,继续排名联赛第四,距离欧冠区还有5分的差距。
2022-2023赛季中国男子篮球职业联赛(CBA)季后赛12进8附加赛10日晚继续进行,北京和广厦分别在主场轻松获胜,在三场两胜的赛制中占得先 ...
当日,中国女足在西班牙伊维萨岛进行赛前训练。作为备战今年女足世界杯的热身赛之一,中国女足与西班牙女足的热身赛将于11日举行。
这位不满26岁的年轻人是否还能更进一步?对于这一疑问,无论王嘉男的中方主管教练还是田径界专家都显示出信心,认为他还有不小的上升空间。
世界乒乓球职业大联盟(WTT)冠军赛布达佩斯站18日在布达佩斯奥林匹克中心拉开战幕,中国选手马龙轻松晋级,陈梦逆转胜出。
2023女足世界杯是该赛事第一次扩大为32支球队参加,由澳大利亚和新西兰联合举办。根据赛程,揭幕战将于7月20日在奥克兰上演,决赛将于8月20日 ...
国家体育总局排球运动管理中心10日发布了《体育总局排球中心关于选聘国家女排主教练的公告》,中国女排新任主帅的选聘工作正式启动。
根据赛程,四个小项的短节目和韵律舞比赛将于14日展开,15日进入自由滑和自由舞比拼,16日则将按照国际赛事惯例进行表演滑。
智库邀请权威学者和知名医师加入,以公益、医疗和科研为三个抓手,旨在充分发挥专家的社会影响力和专业权威性,倡导科学的健身理念,以体育促进大众身心全 ...
“看人,要找人防守,上来阻挡一下。”在广西天等县小山乡中心小学的运动场上,体育老师张世强盯着队员们训练时的跑动情况,不时提醒。
第18届建桥杯中国女子围棋公开赛本赛27日在浙江长兴大唐贡茶院揭开战幕。不久前刚获得全运会混双冠军的老将芮乃伟九段首轮爆冷不敌赵贯汝,被淘汰出局 ...
哈萨克斯坦奥林匹克委员会国际司司长阿利姆然·阿卡耶夫24日表示,针对北京2022年冬奥会和冬残奥会的备战工作正在哈萨克斯坦全面展开,希望哈国运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