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繁互换
设为首页
设为收藏
手机版
东南网 / 新闻频道 / 国内 / 社会 / 正文
“两增一降”有深意——从资金流向看中国经济潜力
2021-07-15 作者:吴雨 新华网 责任编辑:吴静
摘要:业实现蓝图需要资金支持,百姓满足需求离不开金融服务。上半年,我国人民币贷款增加12.76万亿元,其中制造业中长期贷款和小微企业贷款增长明显,房地产贷款增速持续走低。在“十四五”开局之年,这“两增一降”具有深意。在金融活水的灌溉下,中国经济行稳致远的潜力清晰可见。

新华社北京7月14日电 题:“两增一降”有深意——从资金流向看中国经济潜力

新华社记者吴雨

企业实现蓝图需要资金支持,百姓满足需求离不开金融服务。上半年,我国人民币贷款增加12.76万亿元,其中制造业中长期贷款和小微企业贷款增长明显,房地产贷款增速持续走低。在“十四五”开局之年,这“两增一降”具有深意。在金融活水的灌溉下,中国经济行稳致远的潜力清晰可见。

在广东省阳江市高新区,工厂里机器轰鸣。一大批国内优质的合金材料企业及风电装备企业在这里安家落户,广东甬金金属科技有限公司便是其中之一。

“尽管遭遇疫情冲击,但这两年企业重大项目接二连三顺利投产,发展前景广阔。”该公司总经理李飙告诉记者,去年宽幅精密不锈钢板带一期项目投产时刚好碰上疫情,建行及时给予信贷支持,使得公司和项目顺利运转。今年企业趁势而上,二期生产车间将在9月投产,这背后离不开建行五年期固定资产贷款的持续助力。

上半年,国民经济总体延续稳定恢复态势,信贷投放坚持服务实体经济导向,企(事)业单位贷款增加8.37万亿元,为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提供了有力的支持。其中,企(事)业单位中长期贷款增加6.62万亿元,同比多增1.77万亿元,在同期各项贷款增量中占比超五成,体现了金融机构对企业中长期投资的有力支持。

“从中长期投资的投向结构看,金融对制造业、基础设施业、除房地产以外的服务业等重点领域的支持力度稳固。”中国人民银行调查统计司司长阮健弘说。而这些已反映在上半年金融数据中,尤其是我国制造业中长期贷款的高增长格外引人关注。

数据显示,6月末,制造业中长期贷款余额同比增长41.6%,增速比上年同期高16.9个百分点,连续4个月增速超40%。其中,高技术制造业的中长期贷款增速更是高达46.3%。

谈到今年所获得的资金支持,上海芯哲微电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财务总监韩群英感触颇深:“6月企业从中信银行的授信额度中提了一笔贷款,用于缴纳关税,对于我们这种科技型小企业来说很方便。”

这家主要从事芯片微电子生产的高新科技企业,常常需要进口大量芯片原材料。但近期全球“缺芯”、芯片价格大幅上涨,令企业资金周转紧张。不过,中信银行提供的100万元信用贷款和优惠利率,帮助企业解决了部分资金困扰。

随着金融系统持续发力,企业融资的便利性不断提升,综合融资成本稳中有降,小微企业融资持续保持量增、面扩、价降态势。

6月末,普惠小微贷款余额17.7万亿元,同比增长31%,比同期各项贷款增速高18.7个百分点;上半年,小微企业新发贷款合同利率5.18%,分别比上年同期和2019年同期低0.3个和1.06个百分点。

与这些增长形成鲜明对比的是,上半年房地产贷款增量同比下滑,增速回落。在房地产贷款集中度管理制度的约束下,房地产融资的“闸门”日渐拧紧。

数据显示,6月末人民币房地产贷款余额50.8万亿元,同比增长9.5%,增速比上年末回落2.2个百分点;余额较年初增加2.4万亿元,同比少增5699亿元。其中,房地产开发贷款增速比上年末回落了3.3个百分点,上半年增量同比下滑。

东方金诚首席宏观分析师王青认为,上半年金融数据有升有降,信贷结构进一步优化。企业中长期贷款保持同比多增,普惠小微贷款增速持续高于同期各项贷款增速,体现出企业对未来经济形势比较乐观,信贷需求较为旺盛。与此同时,房地产调控的影响进一步显现,房地产贷款增速放缓,与近期部分地区商品房销售热度降温相印证。

对我国经济发展既要坚定信心,也要正视困难。当前,国内外环境依然错综复杂,不确定不稳定因素较多,特别是大宗商品价格大幅上涨抬升企业成本,一些中小微企业困难较大。

为此,我国金融部门提出,要持续提升对中小微企业等市场主体的金融服务能力,开展“贷动小生意、服务大民生”金融支持个体工商户发展专项活动,落地一系列减费让利措施……这些举措将对刚恢复元气的企业再扶一把。

下半年,金融活水将流向哪些领域?人民银行货币政策司司长孙国峰展望:总量上,保持货币供应量和社会融资规模同名义经济增速基本匹配;结构上,支持中小企业、绿色发展、科技创新。

孙国峰表示,下一阶段,我国货币政策将以我为主、稳字当头,坚持正常的货币政策。根据国内经济形势和物价走势,把握好政策力度和节奏,兼顾内外均衡,有力地支持实体经济。

关键词:资金流向,经济增速,经济潜力,中长期贷款,投向结构



本网转载内容出于更直观传递信息之目的。该内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该内容涉及任何第三方合法权利,请点击投诉按钮,我们会及时反馈并处理完毕。
投诉
新闻中心
  • 快讯
  • 国内
  • 国际
  • 娱乐
  • 体育
点击加载更多>>>
点击加载更多>>>
点击加载更多>>>
点击加载更多>>>
点击加载更多>>>

关注东南网微信

扫码关注,了解福建

排行榜
  • 日排行
  • 周排行
  • 月排行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网站地图 | 网站公告
国新办发函[2001]232号 闽ICP备案号(闽ICP备05022042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编号:35120170001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 闽网文〔2019〕3630-217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移动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证号:1310572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闽)字第085号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 (署)网出证(闽)字第018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闽B2-20100029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闽)-经营性-2015-0001
福建日报报业集团拥有东南网采编人员所创作作品之版权,未经报业集团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传播
职业道德监督、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举报邮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闻道德委举报电话: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