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繁互换
设为首页
设为收藏
手机版
东南网 / 新闻频道 / 国内 / 社会 / 正文
气候条件独特 气象保障面临挑战
2021-06-24 新华网 责任编辑:吴静
摘要:6月23日是国际奥林匹克日,北京2022年冬奥会、冬残奥会气象保障筹备工作也进入冲刺阶段。气象条件与冰雪运动顺利进行息息相关。记者近日采访了气象部门相关负责人,带你一起研究冬奥到底需要怎样的气象保障。

新华社北京6月23日电题:冬奥需要怎样的气象保障?记者带你一起研究

新华社记者黄垚

6月23日是国际奥林匹克日,北京2022年冬奥会、冬残奥会气象保障筹备工作也进入冲刺阶段。气象条件与冰雪运动顺利进行息息相关。记者近日采访了气象部门相关负责人,带你一起研究冬奥到底需要怎样的气象保障。

气候条件独特 气象保障面临挑战

与夏季奥运会项目多在体育场馆内举行不同,冬奥会项目多在室外山地举行,地形复杂、局地小气候特征明显,对天气条件的要求更加苛刻。

“冬奥比赛需要根据天气预报找到‘窗口期’,精确的风、温度、湿度和能见度等的监测预报直接影响赛程安排、运动员比赛成绩和比赛安全。”中国气象局冬奥气象中心执行副主任曲晓波说,气象条件是影响冬奥会成功举办的核心因素之一。

据专家介绍,北京冬奥会是近20年来唯一一次在大陆性冬季风主导气候条件下举办的冬奥会。大风、气温低、低能见度、降雪等将是冬奥会和冬残奥会面临的主要天气风险。同时,气象保障也可能需要应对复杂相态降水、沙尘天气等挑战。

“冬奥会雪上项目占比70%,且均在室外进行。项目不同、场地不同,对气象条件的要求也不同。”北京市气象台副台长、延庆赛区现场气象服务团队负责人时少英说,“比如高山滑雪的滑降比赛要求赛道垂直落差达到800米,而高海拔赛段和低海拔赛段气象条件是不相同的。”

专家表示,在国际上没有可借鉴的成熟技术方案情况下,赛区尺度山地的气象监测、预报及服务是本次冬奥会气象工作面临的挑战。

“百米级”“分钟级”预报 “一项一策”精细服务

针对多重预报难题,气象部门用4年时间以冬奥赛场为核心,在北京城区、延庆和河北崇礼铺设冬奥气象综合监测网络,稠密地布设了441套各类探测设施。

“我们构建了‘百米级’‘分钟级’客观天气预报模式支撑体系,能够实现复杂地形下100米分辨率、逐10分钟快速更新的冬奥关键气象要素预报。”曲晓波说,同时,短期数值天气预报系统大幅提升了复杂地形和下垫面条件下温度、湿度、风场等要素预报的准确率,有助于为提前24小时的精细气象决策提供支持。

这套精密的预报系统在今年2月和4月“相约北京”测试活动期间接受了检验。根据气象服务团队提供的天气预报,14项赛事的官方训练或比赛进行了赛程调整。

精细不仅体现在预报精度提升方面,本次冬奥气象预报还根据不同项目要求 “量身定做”预报服务,努力实现“一项一策”。

“我们不断和北京冬奥组委沟通、对接需求,了解到由于跳台滑雪场地的特殊性,需要关注环境风场和起跳点风速差异。同时,针对空中技巧和雪上技巧对风的敏感阈值、大风对缆车的可能影响等,我们在进一步调整预报服务内容。”时少英说。

深度融入各领域 功夫也在“场外”

除了为赛场内各赛事项目保驾护航,交通、医疗、安保等领域也需要气象保障深度融入。冬奥赛区各项工程开工建设之初,气象专家团队就进驻现场,针对每一次高影响天气过程,提供分时段、分区域、分强度的预报信息。

据河北省气象服务中心副主任曲晓黎介绍,针对冬季雨雪冰冻天气可能带来道路结冰等影响,气象部门利用路面温度精细化预报技术,将夜间路面温度预报误差降低至1摄氏度左右,为融雪除冰提供精准气象参考。

今年3月,京张高铁清河站上岗了一位“智慧哨兵”——微型智慧气象观测站,实时监测清河站区的温度、气压、湿度、风向风力等,监测数据可通过手机客户端实时查看。

这些观测设备“生”于奥运,却不止于奥运。寒来暑往,它们将惠及往返京冀的广大旅客。清河站管理办副主任姜振科说:“观测设备不仅能为站区防汛、扫雪铲冰、应对极端天气等提供参考,还能给旅客出行提供精准到点的气象服务。”

关键词:气象保障,气象部门,冬奥会,预报误差,相态



本网转载内容出于更直观传递信息之目的。该内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该内容涉及任何第三方合法权利,请点击投诉按钮,我们会及时反馈并处理完毕。
投诉
新闻中心
  • 快讯
  • 国内
  • 国际
  • 娱乐
  • 体育
点击加载更多>>>
点击加载更多>>>
点击加载更多>>>
点击加载更多>>>
点击加载更多>>>

关注东南网微信

扫码关注,了解福建

排行榜
  • 日排行
  • 周排行
  • 月排行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网站地图 | 网站公告
国新办发函[2001]232号 闽ICP备案号(闽ICP备05022042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编号:35120170001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 闽网文〔2019〕3630-217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移动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证号:1310572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闽)字第085号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 (署)网出证(闽)字第018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闽B2-20100029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闽)-经营性-2015-0001
福建日报报业集团拥有东南网采编人员所创作作品之版权,未经报业集团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传播
职业道德监督、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91-87095151 举报邮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闻道德委举报电话:0591-87275327 全国非法网络公关工商部门举报:010-88650507(白)010-68022771(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