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繁互换
设为首页
设为收藏
手机版
东南网 / 新闻频道 / 天下 / 环球新闻 / 正文

德国戈斯拉尔:工业遗产连接过去与未来

2024-12-19 16:09 新华网 责任编辑:陈曦

新华社柏林12月19日电 题:德国戈斯拉尔:工业遗产连接过去与未来

新华社记者王自强 邰思聪

走进戈斯拉尔,迎接游人的,是高耸的钟楼、蜿蜒的石板路和满眼的木桁架房屋。冬日里,阳光洒在整齐的鱼鳞瓦上,时间仿佛在这里凝滞,静谧中夹杂着深沉的历史低语。

戈斯拉尔,这座隐匿于德国哈尔茨山脉脚下的中世纪古城,像一颗从历史尘埃中挖掘出来的宝石。

戈斯拉尔的起源可以追溯到公元922年,当时它因拉梅尔斯贝格矿山的银矿而崛起。

如今,这座城市与矿山以及上哈尔茨山水资源管理系统一道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为世界文化遗产,它不仅记录了欧洲早期采矿工业的辉煌,也展现了人类与自然和谐共处的智慧。

戈斯拉尔最著名的建筑,当属位于老城的皇帝行宫。据介绍,行宫建成于1050年左右。穿过大门,仿佛置身于一个恢宏的时代。宫殿内部的壁画描绘了神圣罗马帝国的辉煌历史,斑驳的色彩诉说着时间的流逝。

老城的“大圣十字”也是不可错过的地标。“大圣十字”建成于1254年,最初是一座慈善机构,主要为老弱病残和过往行人提供居住场所。如今,“大圣十字”已经成为文化与艺术的展示空间,这里的每一件艺术品仿佛都在低声诉说着戈斯拉尔的过去、现在和未来。与手工作坊的匠人们交流时,他们会热情地讲述自己的创作灵感,分享一些关于这座城市的故事。

想要了解戈斯拉尔遗产,拉梅尔斯贝格矿山是必去之地。该矿山文字可考的开采历史已有一千年,直至1988年才停止运作,是德国乃至欧洲早期矿业的代表。今天,它以博物馆和遗址的形式,展示着工业文明的起源。

进入矿山的地下巷道,空气中仍弥漫着机油和化学原料的味道,岩壁上隐约可见早期采矿留下的痕迹。讲解员说,最初的矿工需要用最原始的自制工具挖掘矿石,每一锤都要靠手臂的力量挥下。矿山的机械展览区同样令人印象深刻。蒸汽动力的水轮机、矿石提升和浮选设备……这些看似陈旧的机械却是工业革命的重要奠基石。

随着资源的枯竭,戈斯拉尔不得不寻找新的发展方向。然而,从一个依靠矿业的城市转型为文化遗产保护与旅游中心的过程,并非一帆风顺。矿山关闭后,当地居民开始意识到,他们不仅需要保护自己的历史遗产,更需要赋予它新的生命。

拉梅尔斯贝格文化遗产基金会新闻发言人马丁·韦策尔接受记者现场采访时表示,戈斯拉尔文化保护的成功归因于三点:该基金会同其他科研机构深入研究当地文化遗产的性质和用途,为保护工作提供科学依据;同居民进行充分的沟通,解释保护法规的重要性,确保居民在理解和支持的基础上配合保护工作;同地方政府、州政府和联邦政府共同参与保护规划,为文化保护提供稳定的资金保障。

韦策尔举例说,此地位于德国山区,冬季漫长而寒冷,但为了保持建筑原有的特色、与附近的老城风格一致,博物馆的窗户至今仍避免使用外观更加现代化的双层玻璃。“从节能的角度看,这其实不好。但在德国,文物保护受到非常严格的法律约束,即使是更换玻璃这种小事,也必须和文物保护部门协商并获得批准。”

今天的戈斯拉尔不仅是游客的天堂,更是文化与艺术交汇的舞台。这里定期举办历史文化节,重现中世纪的生活场景。老城的小巷里,传统工艺店和现代咖啡馆并存,木雕、陶艺制品与手工金饰让人仿佛置身于一个活的博物馆。在这里,1500多座古老的木桁架房屋不只是装饰,而是富有烟火气息的民居;工业遗址不仅是遗产,还是培养下一代的教育基地。戈斯拉尔没有让历史成为沉重的负担,而是将它化为一种文化自信,成为连接过去与未来的桥梁。




本网转载内容出于更直观传递信息之目的。该内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该内容涉及任何第三方合法权利,请点击投诉按钮,我们会及时反馈并处理完毕。
投诉
新闻中心
  • 快讯
  • 国内
  • 国际
  • 娱乐
  • 体育
点击加载更多>>>
点击加载更多>>>
点击加载更多>>>
点击加载更多>>>
点击加载更多>>>

关注东南网微信

扫码关注,了解福建

排行榜
  • 日排行
  • 周排行
  • 月排行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网站地图 | 网站公告
国新办发函[2001]232号 闽ICP备案号(闽ICP备05022042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编号:35120170001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 闽网文〔2019〕3630-217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移动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证号:1310572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闽)字第085号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 (署)网出证(闽)字第018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闽B2-20100029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闽)-经营性-2015-0001
福建日报报业集团拥有东南网采编人员所创作作品之版权,未经报业集团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传播
职业道德监督、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举报邮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闻道德委举报电话: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