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繁互换
设为首页
设为收藏
手机版
东南网 / 新闻频道 / 天下 / 社会(即时新闻) / 正文

高校课堂又有充电新模式 “小而精”的微专业为何人气爆棚?

2024-10-25 09:32 作者:吴汶倩 李峻 李宁 刘颖超 王殿甲 央视新闻客户端 责任编辑:陈玮
摘要:在周末,如果你走进大学校园,会发现高校开设了一批微专业。据介绍,微专业是高校在学生的主专业学习以外,围绕某个特定学术领域、研究方向或核心素养提炼开设的一组核心课程。

在周末,如果你走进大学校园,会发现高校开设了一批微专业。不同于辅修专业,微专业主打“小而精”,学生可以在一到两年内完成所有学时,内容上也是交叉融合了多个学科专业的前沿知识和技术。微专业虽不授予学位,但人气十足,不仅学生报名踊跃,有的学校还面向社会人士开放微专业的课堂。那么什么是微专业?为何会受到多方青睐?

学习微专业 为未来多一种可能性

在北京林业大学首次开设的《自然教育》微专业课堂上,学生们正在介绍自己以及对课程的期待。他们中有本校学生、有从外地过来的上班族,甚至还有快退休的学校老师。虽然他们的年龄、职业、地域不尽相同,但都希望从这门课中学到更多系统性的知识,以及为未来多创造一种可能性。

据介绍,微专业是高校在学生的主专业学习以外,围绕某个特定学术领域、研究方向或核心素养提炼开设的一组核心课程。

比如北京林业大学的《自然教育》微专业包含9门课程,共计296课时,其中课堂教学占比70%,实践教学占比30%。经过微专业的学习,学生可以具备自然教育领域基本理论知识和实践技能,后续再通过专业培训等,能取得国家自然教育师资格,从事自然保护地、城乡绿色空间等方面的自然教育工作。

虽被冠以“专业”之名,但在学信网等官方学位网站上,微专业没有备注信息,属于非学历教育,是高校的自选动作。那么高校为何有这一自选动作?在设置微专业的方向和课程时又有什么考量呢?

高校微专业探索:

适应新变化 培养新人才

近年来,不少高校纷纷开设微专业。通过微专业的学习,学生们能有哪些收获?未来微专业会如何发展?

山东大学是国内较早开设微专业的高校之一,在2018年就开始了这项尝试。杨青霖是山大首批学习过微专业的学生,本科专业是材料物理学,目前正在新加坡国立大学攻读机器人领域的硕士学位。从物理学跨界到机器人,微专业的学习经历为他搭建了桥梁。

新加坡国立大学机器人学系研究生 杨青霖:经过微专业的学习,我接触了更多先进的人工智能和机器人方面的知识,我也发现我对这个领域其实有着非常大的兴趣,这对我后来去申请国外的机器人学硕士也产生了很大的积极影响。

目前,在山东大学,学生们可以读的微专业有47个,涵盖近500门课。今年为了适应AI快速发展对人才的需求,学校还开设了《智能计算与软件编辑》微专业,受到了学生的广泛欢迎。

拥抱时代的新变化、面对学生的新需求,不少高校希望通过开设微专业来探索人才培养模式的创新,在设置微专业时一般会选择面向新技术、新领域的专业学科。

高校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微专业的核心课程一般在5到10门左右,课程往往安排在周末和工作日晚上,学生可以在一到两年内完成所有学时,具有小而精的特点。未来将基于社会与学生的需求去灵活调整微专业的设置和内容,用“新知识”为校内外学生充电。

微专业如何更好适应未来社会发展需要?

微专业作为高校对人才培养和教学改革的一种探索,在一定程度上打破了专业的限制,促进了学科间的交叉融合与创新发展,也打破了大学围墙的阻隔,为校外的求知者提供了学习的机会。而选择一门“微专业”既是提升个人能力的积极尝试,也饱含着不少人对于高质量就业的期待。

微专业火热兴起的同时,如何更好适应未来社会发展需要?业内人士指出,微专业的发展需要冷静思考,避免盲目跟风。如何确立课程标准、如何通过科学设计和市场调研,使微专业更能适应未来发展需要,都是需要进一步研究的问题。

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研究员 储朝晖:一些人对微专业的追求主要是在一些形式上,觉得微专业可能在形式上是适合自己的需求的。他就选一个跟就业方向需求相关的微专业来学习,以备以后就业能够用上。我觉得每个学生要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能力、兴趣特点来选择是不是学微专业,而不是简单的追风。(总台央视记者 吴汶倩 李峻 李宁 刘颖超 王殿甲)

关键词:高校,学生,新知识,辅修专业,自然教育



本网转载内容出于更直观传递信息之目的。该内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该内容涉及任何第三方合法权利,请点击投诉按钮,我们会及时反馈并处理完毕。
投诉
新闻中心
  • 快讯
  • 国内
  • 国际
  • 娱乐
  • 体育
点击加载更多>>>
点击加载更多>>>
点击加载更多>>>
点击加载更多>>>
点击加载更多>>>

关注东南网微信

扫码关注,了解福建

排行榜
  • 日排行
  • 周排行
  • 月排行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网站地图 | 网站公告
国新办发函[2001]232号 闽ICP备案号(闽ICP备05022042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编号:35120170001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 闽网文〔2019〕3630-217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移动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证号:1310572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闽)字第085号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 (署)网出证(闽)字第018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闽B2-20100029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闽)-经营性-2015-0001
福建日报报业集团拥有东南网采编人员所创作作品之版权,未经报业集团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传播
职业道德监督、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举报邮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闻道德委举报电话: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