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繁互换
设为首页
设为收藏
手机版
东南网 / 新闻频道 / 天下 / 环球新闻 / 正文

“杂交水稻之父”的梦想正在非洲实现

2023-11-16 09:31 新华网 责任编辑:陈曦

新华社三亚11月15日电 14日上午,参加第二届中非农业合作论坛的非洲国家代表来到三亚水稻国家公园参观。在袁隆平铜像前,外宾们纷纷插下杂交水稻秧苗,缅怀这位“杂交水稻之父”。

走进杂交水稻新品种展示田,外宾们捧起金黄饱满的稻穗仔细观察,又现场观看机械化插秧、无人机播种等新技术。对于他们中的许多人来说,杂交水稻并不陌生,中国培育的不少品种已经为他们国家的农民带来了连年丰收。

4年前,袁隆平在三亚出席首届中非农业合作论坛时表示,希望杂交水稻在非洲各个国家发展起来,解决非洲的粮食安全问题。

如今,在广袤的非洲大地上,他的心愿正逐步实现:在众多中国农业科研机构和农业企业的努力下,已有20多个非洲国家种植了中国杂交水稻。

中国农业科学院国际合作局局长金轲介绍,中国农科院与盖茨基金会合作,已向9个非洲国家发放超过1000份绿色超级稻材料,累计推广面积5.7万公顷,比当地品种增产20%以上。

在布基纳法索,过去水稻每公顷产量通常仅两三吨,达到5吨已是很高水平。从中国引进杂交水稻后,每公顷产量能达10吨以上。同时,引进的矮杆水稻品种生长周期更短、口感更好、抗病能力更强。

布基纳法索农业、动物和渔业资源部副部长高苏·萨努说,过去该国每年需花费1600多万美元进口大米。从中国引进杂交水稻后,粮食产量大幅提高,基本实现了大米“零进口”。

“节省下来的钱可以用于其他民生改善项目,所有民众都能受益。”他说。

围绕杂交水稻,一批高效栽培新技术加快向非洲传播。近几年,南京农业大学教授李刚华数次往返于中国和非洲,让“水稻精确定量栽培”等技术在非洲落地生根。令他感到欣慰的是,如今莫桑比克部分地区的水稻产量已达每亩600公斤,较以往翻了三倍多。

“我希望传播中国先进的农业技术、农业发展理念,帮助非洲国家发展现代农业,培训当地农技人员,让中国水稻技术在非洲落地生根。”李刚华说。

更具创新性、突破性的品种也加快在非洲落地。像韭菜一样割一茬长一茬,一次播种多次收获……云南大学胡凤益团队利用多年生野生种和一年生栽培种杂交,成功培育成多年生稻栽培品种并进行商业化生产。

第二届中非农业合作论坛期间,他介绍了多年生稻“扎根”非洲的最新进展。在布隆迪、马拉维、科特迪瓦、塞内加尔、乌干达等非洲国家,他的团队都进行了试验示范种植。结果表明,多年生稻在这些区域可连续种植收获七个季节,具有潜在的应用价值。

“您一定要来赞比亚,和我们的科学家交流,教我们怎么做。”赞比亚农业部部长鲁本·菲里对此充满兴趣,并在致辞中向胡凤益发出热情邀请。

当前,在气候变化、地缘冲突、经济放缓等因素叠加下,全球粮食安全形势更趋严峻。与会非洲嘉宾普遍表示,希望与中国加强杂交水稻育种、栽培与加工等全链条合作。

中国农业农村部在论坛期间提出开展非洲粮食作物产能提升行动。将围绕粮食体系可持续转型、水稻价值链提升等,与联合国粮农组织共同实施合作项目,助力非洲国家提高粮食综合生产能力。

“杂交水稻的发明很了不起,袁隆平也是我们非常崇敬的专家。”高苏·萨努说,希望更多中国杂交水稻技术能够传播到非洲,这对于布基纳法索乃至整个非洲消除饥饿来说都具有重要意义。(记者罗江、陈凯姿、钟群、王军锋)




本网转载内容出于更直观传递信息之目的。该内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该内容涉及任何第三方合法权利,请点击投诉按钮,我们会及时反馈并处理完毕。
投诉
新闻中心
  • 快讯
  • 国内
  • 国际
  • 娱乐
  • 体育
点击加载更多>>>
点击加载更多>>>
点击加载更多>>>
点击加载更多>>>
点击加载更多>>>

关注东南网微信

扫码关注,了解福建

排行榜
  • 日排行
  • 周排行
  • 月排行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网站地图 | 网站公告
国新办发函[2001]232号 闽ICP备案号(闽ICP备05022042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编号:35120170001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 闽网文〔2019〕3630-217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移动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证号:1310572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闽)字第085号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 (署)网出证(闽)字第018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闽B2-20100029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闽)-经营性-2015-0001
福建日报报业集团拥有东南网采编人员所创作作品之版权,未经报业集团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传播
职业道德监督、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举报邮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闻道德委举报电话: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