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繁互换
设为首页
设为收藏
手机版
东南网 / 新闻频道 / 天下 / 社会(即时新闻) / 正文

功能农业“从1到100”发展之路在创新

2023-08-21 09:15 作者:骆香茹 科技日报 责任编辑:吴静

解决“未来农民种什么”“未来人们吃什么”问题

“功能农业要解决‘未来农民种什么’和‘未来人们吃什么’这两个问题。”8月14日—15日,以“我国功能农业科技‘创新链’布局设计”为主题的香山科学会议在安徽滁州召开,会议执行主席、安徽科技学院长三角功能农业(食品)研究院院长尹雪斌在会上表示,“我们要从‘种出更多农产品’向‘种出更好农产品’转变,从‘吃得饱’向‘吃得健康’转变。”

2008年,中国科学院院士赵其国首次提出功能农业的概念。此后,赵其国和尹雪斌等专家共同推动了功能农业从“从0到1”的发展。15年过去了,下一步,功能农业又该如何实现“从1到100”的跨越式发展?

直面隐性饥饿问题

吃饭问题是头等大事。“吃的三个阶段,我们经历了从有什么吃什么,到想吃什么吃什么,下一步就是该吃什么吃什么。”尹雪斌说。

“该吃什么吃什么”背后存在一个难以回避的问题——隐性饥饿。隐性饥饿是指由缺乏人体必需的维生素和矿物质导致的一种隐蔽的饥饿状态。早在2014年,联合国粮食及农业组织就明确提出,全球约有20亿人正遭受隐性饥饿的困扰。2019年,联合国儿童基金会发布的《2019年世界儿童状况:儿童、食物与营养》报告则显示,全球至少有半数儿童遭受隐性饥饿的困扰。

和人们所熟悉的饥饿不同,隐性饥饿不会及时发出预警,提醒你“该吃饭了”,因此它对人体健康的影响更不容忽视。“近年来,我国城乡居民食物供给充足,膳食结构有所变化,体格和营养状况总体改善,但超重及肥胖问题凸显,与营养有关的慢性病患病率呈上升趋势,微量营养素的缺乏或者隐性饥饿在某些人群或地区仍然存在很大的健康隐患,导致疾病负担不断加重,慢性病尤其是心血管疾病等代谢疾病成为我国居民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会上,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营养与健康所所长丁钢强介绍。

这种“看不见的饥饿”正在被越来越多人看见,而功能农业就是解决这一问题的途径之一。

从“吃得饱”“吃得好”到“吃得健康”

功能农业是什么?有什么用?尹雪斌介绍,功能农业是在天然富含有益成分的土壤等环境中生长或通过生物营养强化技术及其他生物技术培育农副产品,基于人类健康需求,实现农副产品中一种或多种有益健康成分(如矿物质、生物化合物)标准化、优化的生产实践。

香山科学会议与会专家围绕“功能农业种养一体化”“功能农业的精准化与智慧化”“功能农业与大健康”等中心议题展开了讨论。专家普遍认为,随着农业“三步走”的推进,我国农业实现了从高产农业到绿色农业,再到功能农业的转变,目标从“吃得饱”“吃得好”转向“吃得健康”。功能农业既是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一条新路,又是现代农业的出路,同时也是世界农业发展的新趋势。

“功能农业是现代农业的一面旗帜,具备科学性、包容性和针对性。功能农业的提出对于发展现代农业很有意义,体现了多学科的力量,相信今后进步会更快。”会议执行主席、中国科学院院士谢华安说。

多年来,科学家沿着“土地—肥料—育种—种养—收储—加工—购销—健康”这一功能农业科技创新链,从土壤测定与改良、育种及功能农产品加工等多个角度入手,致力于精准解决隐性饥饿问题,帮助人们实现“吃得健康”的美好生活愿望。

功能农业走过了15年,从“怎么看”迈向了“怎么干”。

正向科研,逆向设计。科学家从人体的健康需求倒推,开展研究。科研成果、论文数据走出实验室,转化为田间地头的作物、养殖场里的禽畜,最终,富硒大米、高锌小麦、高蛋白大豆、富花青素黑糯玉米、ω-3脂肪酸猪肉、叶酸生物营养强化鸡蛋等一系列生物营养强化的功能农产品涌向市场和餐桌,形成了从创新链到产业链的闭环。

功能农业不仅仅是发展硒产业

提到功能农业,大多数人会想到名声在外的硒产业——富硒大米、富硒水、富硒猪肉、富硒鸡蛋、富硒茶叶、富硒生态康养旅游……作为人体必需的微量元素,硒既推动了相关研究,也催生了一个产业,更助力乡村振兴。

然而,作为功能农业的抓手之一,硒产业在体现功能农业成效的同时,也反映了功能农业面临的问题和未来发展的方向:一方面,功能农业并非只包括硒产业,硒产业的“一枝独秀”恰恰说明功能农业的发展呈现出区域和品种的不平衡;另一方面,功能农业还存在基础模型与方法学研究不足、标准体系尚未建立、科技创新链断链现象普遍等诸多问题。

“功能农业面临的科学问题不可能不交叉,要形成自己的特色,找出问题后再进一步解决。”会议执行主席、中国工程院院士蒋剑春表示。

面向功能农业的下一个15年,尹雪斌呼吁,加快规划、建设功能农业国家级科技创新平台;针对科技“创新链”设计,立项相关重点攻关项目;打造全国功能农业创新示范区;加速建设功能农业“新农科”,为行业提供人才支撑。(骆香茹)

关键词:创新链,方法学研究,香山科学会议,农业创新,富硒



本网转载内容出于更直观传递信息之目的。该内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该内容涉及任何第三方合法权利,请点击投诉按钮,我们会及时反馈并处理完毕。
投诉
新闻中心
  • 快讯
  • 国内
  • 国际
  • 娱乐
  • 体育
点击加载更多>>>
点击加载更多>>>
点击加载更多>>>
点击加载更多>>>
点击加载更多>>>

关注东南网微信

扫码关注,了解福建

排行榜
  • 日排行
  • 周排行
  • 月排行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网站地图 | 网站公告
国新办发函[2001]232号 闽ICP备案号(闽ICP备05022042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编号:35120170001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 闽网文〔2019〕3630-217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移动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证号:1310572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闽)字第085号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 (署)网出证(闽)字第018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闽B2-20100029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闽)-经营性-2015-0001
福建日报报业集团拥有东南网采编人员所创作作品之版权,未经报业集团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传播
职业道德监督、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举报邮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闻道德委举报电话: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