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繁互换
设为首页
设为收藏
手机版
东南网 / 新闻频道 / 天下 / 社会(即时新闻) / 正文

新华时评:炒作中国“经济胁迫”是混淆视听贼喊捉贼——起底美国抹黑中国话术系列评论之二

2023-05-26 16:16 新华网 责任编辑:吴静

新华社北京5月26日电 题:炒作中国“经济胁迫”是混淆视听贼喊捉贼——起底美国抹黑中国话术系列评论之二

新华社记者高文成

近期,美国撺掇其他少数发达国家给中国扣上“经济胁迫”的帽子并以此为借口对华“反制”。这是一出典型的贼喊捉贼戏码。炮制借口、乱扣帽子是美国打压抹黑中国的一贯做法。谁是搞经济胁迫的惯犯,谁是经济胁迫的受害者?事实是最好的证明。

美国智库新美国安全中心在一份报告中直言,经济胁迫措施一直是美国外交政策的工具。倚仗美元霸权,通过切断其他国家的美元供应和交易渠道,限制美元融通渠道、交易汇路等施压和制裁其他国家;使用包括制裁、限制进出口、加征关税等各种贸易管制措施,设立名目繁多的贸易管制清单;大搞“长臂管辖”,制定《反海外腐败法》《敌国贸易法》等国内法直接对特定国家、组织或个人实施制裁……美国经济胁迫手段花样繁多,运用纯熟。美国用实际行动向世界表明,自己才是经济胁迫“集大成者”。

对于经济胁迫,包括七国集团其他成员在内的美国盟友们有切身体会。他们多年来时常成为美国下手的“被胁迫者”。迫使日本签订《美日半导体协定》,先后对日本半导体、计算机等多种产品实施贸易制裁,削弱日本产业竞争力和发展;以“经济人质”为手段肢解法国阿尔斯通公司;以维护国家安全为由,对欧盟等多个国家和地区的钢铁和铝产品加征关税……在利益面前,美国对盟友丝毫不手软,把各种胁迫手段使了个遍。

近年来,美国泛化“国家安全”概念,动辄将别国企业拉入“实体清单”,搞贸易禁运、技术封锁,实施单边霸凌打压。无论是《芯片和科学法案》《通胀削减法案》,还是所谓“友岸外包”,都违反世贸规则,扰乱破坏全球产业链供应链,遭到广泛谴责乃至反制。去年年底世贸组织裁决美国对进口钢铝产品加征关税等做法违反世贸规则,美国非但不予纠正还滥用上诉权利为相关裁决执行蓄意制造障碍……有人形容美国是“单边主义霸凌行径实施者、多边贸易体制破坏者、全球产业链供应链扰乱者”,这生动刻画了美国“胁迫者”的国际形象。

美国之所以要给中国扣帽子,一是为其对华无理打压寻找托词,二是企图混淆视听、蒙蔽世人,将自己霸道行径包装成“正当”的“反胁迫措施”,将自己粉饰成为“受胁迫国家”出头的“仗义大哥”。然而,这个“仗义大哥”人设却是一碰就碎。美国往往是让盟友冲锋在前,自己渔利在后。就以被美国官员拿来炒作所谓“中国经济胁迫受害者”的澳大利亚来说,美国一方面鼓动澳积极充当反华急先锋,另一方面却在澳对华出口煤炭、葡萄酒、棉花等产品减少之际增加了相应产品对华出口。《南华早报》评论,美国对中国的出口增长以“牺牲”澳大利亚为代价,美国一直在稳步“回填”其盟友留下的空白。

澳大利亚的遭遇让美国的盟友们意识到,美国炮制所谓中国“经济胁迫”,为的是美国的一己私利;美国鼓吹所谓“联合应对”,其实是要盟友们分担大国博弈的政治经济成本。美国兰德公司的一份报告揭露了美国的“盘算”:无论是对中国产品加征关税还是完全封杀,美国消费者将承受更高成本;但如果推行“联合应对”,这些成本将由所谓的“联盟成员”分担。对美国而言,只有永恒的利益,没有永恒的朋友。

“经济胁迫”这顶帽子戴在美国头上再合适不过,怎么都不该扣给中国。

众所周知,中国坚持走和平发展道路,坚定奉行互利共赢的开放战略。2013年到2021年,中国对世界经济增长平均贡献率超过七国集团总和。中国在推动“一带一路”合作时坚持共商共建共享原则,从不附加任何政治条件,从不谋取任何政治私利,将各国视为平等伙伴,开展互利互惠合作,迄今已吸引世界上超过四分之三的国家和32个国际组织参与其中。这充分证明,美国贼喊捉贼的拙劣把戏蒙蔽不了世人。

关键词:大国博弈,经济胁迫,反制,盟友,国家安全



本网转载内容出于更直观传递信息之目的。该内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该内容涉及任何第三方合法权利,请点击投诉按钮,我们会及时反馈并处理完毕。
投诉
新闻中心
  • 快讯
  • 国内
  • 国际
  • 娱乐
  • 体育
点击加载更多>>>
点击加载更多>>>
点击加载更多>>>
点击加载更多>>>
点击加载更多>>>

关注东南网微信

扫码关注,了解福建

排行榜
  • 日排行
  • 周排行
  • 月排行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网站地图 | 网站公告
国新办发函[2001]232号 闽ICP备案号(闽ICP备05022042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编号:35120170001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 闽网文〔2019〕3630-217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移动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证号:1310572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闽)字第085号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 (署)网出证(闽)字第018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闽B2-20100029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闽)-经营性-2015-0001
福建日报报业集团拥有东南网采编人员所创作作品之版权,未经报业集团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传播
职业道德监督、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举报邮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闻道德委举报电话: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