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繁互换
设为首页
设为收藏
手机版
东南网 / 新闻频道 / 天下 / 社会(即时新闻) / 正文
推动长三角一体化发展取得新成效
2022-08-17 作者:姜微、何欣荣、胡洁菲 新华网 责任编辑:吴静

新华社上海8月16日电 题:推动长三角一体化发展取得新成效

新华社记者姜微、何欣荣、胡洁菲

长三角经济发展活跃,开放程度高,创新能力强。2020年8月,习近平总书记在扎实推进长三角一体化发展座谈会上强调,紧扣一体化和高质量两个关键词抓好重点工作,真抓实干、埋头苦干,推动长三角一体化发展不断取得成效。长三角三省一市凝心聚力,聚焦重点领域协同发力、重点区域攻坚突破、重大项目抢抓进度、重大平台赋能提效,各项工作迈出新步伐、取得新成效。

 联手打造创新高地

国产大飞机C919完成取证试飞——今年7月,总部位于上海的中国商用飞机有限责任公司传来好消息。在这背后,长三角一体化提供了重要助力。

一架大飞机有上百万个零部件。围绕大飞机,一个跨地域的民用航空产业链联盟沿着长三角G60科创走廊逐步发展壮大。特一(上海)新材料有限公司生产的芳纶蜂窝被用于行李架、顶板等,为大飞机“瘦身”;合肥江航飞机装备股份有限公司为大飞机提供机组和旅客的氧气系统;江苏省苏州市政府则与中国商飞签约,在航空产业集聚和培育等方面开展深度合作。

“G60沿线九个城市将抢抓机遇,主动融入大飞机产业体系,瞄准民用航空这片万亿级的蓝海。”长三角G60科创走廊联席办相关负责人表示。

上海市政府副秘书长、长三角区域合作办公室主任华源表示,在迈向更高质量一体化发展过程中,长三角通过加快构建协同创新体系,积极抢占科技竞争和未来发展制高点。

推动高质量发展,长三角以科技创新奋力前行。目前,长三角的集成电路产业规模占全国60%,生物医药和人工智能产业规模均占全国三分之一,新能源汽车产量约占全国38%。

截至今年7月底,三省一市共建的长三角国家技术创新中心累计建设企业联合创新中心218家,企业意向出资金额24.1亿元。“依托三省一市的科研资源,我们正在打造‘产学研用’深度融合的创新枢纽。”长三角国家技术创新中心主任刘庆说。

户口迁移无需两地跑、社保卡在多个场景实现“一卡通用”、跨省异地就医门诊费用直接结算覆盖上万家医疗机构……截至7月底,长三角跨省通办的政务服务事项或相关应用场景已达138项。

“我在上海的医院看门诊,刷医保卡就能直接结算,不需要两地来回跑报销。”来自浙江嘉兴的姚阿姨退休后与子女在上海居住,她感到长三角的异地就医越来越便捷。

 互相支撑保供保运保链

2022年上半年,上海集成电路、生物医药、人工智能等三大先导产业实现正增长,金融、航运、贸易等城市核心功能持续稳定运转;安徽、浙江的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分别增长5.6%、5.5%;江苏省外贸进出口规模创历史同期新高……尽管受到疫情影响,长三角三省一市以一体化发展的确定性对冲外部环境的不确定性,主要经济指标持续回稳向好。

今年3月以来,长三角区域合作办、三省一市联席办、各专题合作组等跨区域合作平台迅速运作,加强横向联系和上下互动,全力支持战“疫”。

保供保运保链是长三角区域合作的重要内容。今年3月以来,沪苏浙全力协作,依托省界附近有关厂区、物流园区、批发市场等场所,共建成投运14个生产生活应急物资中转接驳站。

4月下旬,一家国际消费电子公司的微小螺丝供应商耐落螺丝(昆山)有限公司面临停产风险。上海市有关部门与苏州、昆山方面沟通对接,协调耐落螺丝进入复工白名单,保障了该跨国公司在华供应链的稳定。

“我们总部在上海,传感器芯片基地在浙江嘉善,目前还在临港建设晶圆厂。没有长三角一体化的深入推进,就不可能实现这样的产业布局。”科创板上市企业格科微董秘郭修赟说。

从汽车、集成电路到生物医药,长三角产业链供应链紧密关联。在中央有关部门的指导支持下,三省一市建立了跨省市协调机制、通行通关等物流解决机制,有效保障了重点领域产业链供应链的安全稳定。

 推动长三角软硬件互联互通

垫高、打桩、焊接……今年7月,沪苏嘉城际铁路开工,工地上一片热火朝天。根据规划,沪苏嘉城际铁路将串联上海虹桥国际中央商务区、青浦新城、西岑科创中心、水乡客厅、江苏苏州吴江高铁科创新城、浙江嘉兴科技城等多个核心功能区。

“这条铁路建成后,未来在上海刷公交卡就可乘坐火车到达江苏、浙江。”上海申铁相关负责人说。

推动基础设施互联互通,让有形的人流物流和无形的数据流加快跑起来。截至2021年底,长三角高铁营业里程突破6500公里,覆盖了三省一市95%的设区市。截至2022年6月底,三省一市累计建成5G基站43万个。

紧扣一体化和高质量两个关键词,长三角以一体化的思路和举措,努力打破行政壁垒、提高政策协同,让要素在更大范围畅通流动。

“市场设施的硬件互通很重要,路通了之后,还要进一步‘敞开门’,加强软件建设。”华源说,接下来,三省一市将在区域政策标准、市场监管、生态环境保护等方面持续加快一体化步伐。

作为长三角一体化发展国家战略的先手棋和突破口,横跨沪苏浙的长三角生态绿色一体化发展示范区,坚持“一张蓝图管全域”“一套标准管品质”。近日发布的《长三角生态绿色一体化发展示范区碳达峰实施方案》提出,到2025年力争示范区能耗强度较2020年降低15%左右、碳排放强度较2020年下降20%以上。

长三角一体化示范区在前两年形成73项制度创新成果的基础上,2022年又推出15项新成果,多项成果在长三角及全国复制推广。以2022年长三角地区主要领导座谈会为契机,三省一市将推动人才、创新、资金等要素在四地之间更加畅通流动。

关键词:长三角经济发展,超强超短激光,新材料有限公司,长三角地区,一体化发展



本网转载内容出于更直观传递信息之目的。该内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该内容涉及任何第三方合法权利,请点击投诉按钮,我们会及时反馈并处理完毕。
投诉
新闻中心
  • 快讯
  • 国内
  • 国际
  • 娱乐
  • 体育
点击加载更多>>>
点击加载更多>>>
点击加载更多>>>
点击加载更多>>>
点击加载更多>>>

关注东南网微信

扫码关注,了解福建

排行榜
  • 日排行
  • 周排行
  • 月排行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网站地图 | 网站公告
国新办发函[2001]232号 闽ICP备案号(闽ICP备05022042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编号:35120170001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 闽网文〔2019〕3630-217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移动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证号:1310572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闽)字第085号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 (署)网出证(闽)字第018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闽B2-20100029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闽)-经营性-2015-0001
福建日报报业集团拥有东南网采编人员所创作作品之版权,未经报业集团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传播
职业道德监督、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举报邮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闻道德委举报电话: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