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繁互换
设为首页
设为收藏
手机版
东南网 / 新闻频道 / 天下 / 社会(即时新闻) / 正文
“粮草”先行稳实体 银行信贷投放“保重点优结构”特征明显
2022-06-01 作者:吴 珊 中国经济网 责任编辑:吴静

本报记者 吴 珊

见习记者 杨 洁

5月份以来,一系列稳增长举措密集出台,其中多次提及加大对实体经济的信贷投放。

多家银行已积极行动部署落实监管要求,同时,机构在调研上市银行时也尤为关注信贷投放情况。据记者不完全梳理,5月份至少有14家上市银行接待机构调研,累计调研次数达41次,其中,银行信贷投放计划是机构“最关注”话题之一。

东方金诚首席宏观分析师王青对《证券日报》记者表示,接下来宏观经济将迎来一个回暖、反弹过程,其中信贷需求也会随之释放。数据显示,截至2021年末,信贷占上市银行资产总量的50%左右,是最主要的利润来源。由此,在当前时间节点,银行能否抓住时机,有效扩大信贷投放,抢占市场份额,就成为判断其业绩走势的一个重要观察点。

稳增长举措密集出台

银行信贷“保重点优结构”

5月31日,国务院印发《扎实稳住经济的一揽子政策措施》提到,“加大金融机构对基础设施建设和重大项目的支持力度”“引导商业银行进一步增加贷款投放、延长贷款期限”;5月26日,人民银行印发《关于推动建立金融服务小微企业敢贷愿贷能贷会贷长效机制的通知》要求“全国性银行要向中西部地区、信贷增长缓慢地区和受疫情影响严重地区和行业倾斜”;5月23日,人民银行一天两场会议要求金融机构加大对实体经济的信贷支持。

“‘兵马未动,粮草先行’。考虑到从宽信用到经济增长动能趋势性回升之间,往往存在一至两个季度的时间差,因此当前加大信贷投放迫在眉睫。”王青表示。

银行信贷投放,在微观上是为了自身经营,在宏观上则是为国家实现资源优化配置。因此,机构关注银行信贷问题,也可借此了解市场风向标和当前经济情况。

从多家银行的回复中可以发现,其信贷投放呈现保重点优结构特征。例如,沪农商行称,该行今年信贷投放总体思路是在保持规模一定增长的情况下,加快结构调整和业务转型;贵阳银行表示将“加强对重点领域和薄弱环节支持,在加大融资总量的同时优化资金投向结构”。

在信贷投放结构方面,多家银行提到将聚焦普惠金融、绿色金融、科技金融和民营企业、制造业转型升级等领域。

对此,王青分析称,一方面,这些领域多有结构性货币政策工具支持,银行能够获得较低成本的资金;另一方面,这些领域的贷款需求旺盛,有助于短期内推高银行整体信贷增量。预计接下来着眼于提振总需求,稳住经济大盘,监管层还会引导银行适度加大对房地产和地方政府融资平台的信贷投放力度。这对尽快推动楼市回暖、充分发挥基建投资稳增长潜能具有较强的现实意义。

5月份新增贷款规模有望大增

银行需深挖有效贷款需求

接受记者采访的专家判断,在疫情冲击缓解后,前期受到抑制的贷款需求会有一个释放过程,加之当前政策面正在加力推动银行扩大信贷投放,5月份新增贷款规模预计呈回升态势。

“5月份新增贷款规模较4月份有望大幅增长,从而扭转4月份新增贷款偏弱的局面。”王青预计,伴随经济修复过程展开,这种贷款同比多增势头有望在接下来的几个月中得以延续,并将带动各项贷款余额增速经历一个由降转升的过程,从而为下半年经济较快增长夯实基础。

值得一提的是,5月31日,5月份PMI数据出炉,制造业总体景气水平有所改善。民生银行首席研究员温彬对《证券日报》记者表示,随着疫情防控取得积极进展和各项宏观调控政策落地,经济开始回升,供需两端都有所改善。预计后续信贷增长和社融增长较去年同期会出现回升态势,结构也会进一步优化,这对下阶段稳住宏观经济大盘,确保经济运行在合理期间将发挥积极作用。

“下阶段,宏观调控政策还需进一步发力。具体到银行端来看,要继续加大对重点领域和薄弱环节,以及受疫情影响严重的行业和群体的信贷支持力度。”温彬进一步表示。

王青认为,就商业银行而言,目前小微贷款等重点领域已面临日益激烈的竞争,后期需要根据自身资源禀赋特点,在特定行业、地域实施差别化竞争,深入挖掘有效贷款需求。同时,在当前特殊时期,商业银行要增强对经济形势及政策走向的前瞻性和敏感度,既要及时跟上政策节奏,扩大信贷投放,又要切实提高自身风控能力。(证券日报)

关键词:信贷投放,银行信贷,信贷增长,粮草,PMI



本网转载内容出于更直观传递信息之目的。该内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该内容涉及任何第三方合法权利,请点击投诉按钮,我们会及时反馈并处理完毕。
投诉
新闻中心
  • 快讯
  • 国内
  • 国际
  • 娱乐
  • 体育
点击加载更多>>>
点击加载更多>>>
点击加载更多>>>
点击加载更多>>>
点击加载更多>>>

关注东南网微信

扫码关注,了解福建

排行榜
  • 日排行
  • 周排行
  • 月排行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网站地图 | 网站公告
国新办发函[2001]232号 闽ICP备案号(闽ICP备05022042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编号:35120170001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 闽网文〔2019〕3630-217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移动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证号:1310572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闽)字第085号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 (署)网出证(闽)字第018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闽B2-20100029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闽)-经营性-2015-0001
福建日报报业集团拥有东南网采编人员所创作作品之版权,未经报业集团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传播
职业道德监督、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举报邮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闻道德委举报电话: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