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繁互换
设为首页
设为收藏
手机版
东南网 / 新闻频道 / 体育 / 要闻 / 正文
“歪果仁”留在中国南方的“白色理由”
2022-03-27 新华社 责任编辑:薛逸群

新华社武汉3月26日电 题:“歪果仁”留在中国南方的“白色理由”

新华社记者乐文婉、万芃琦

下午6点,随着小学生陆续放学,武汉冰龙冰球俱乐部逐渐热闹起来。冰场上,小朋友们在教练的指导下或带球射门,或练习花样滑冰步法。冰场边满满当当地围了一排家长,他们在闲聊的同时,目光紧紧随着孩子们移动。

冰场另一边的入口旁,一位金发外国人独自伫立,目不转睛地观察教练教学情况。不少学生经过他身旁时,会主动举起拳头邀请他碰拳,他则握着拳头一一回应,并用中文致以问候。他叫弗拉得,来自俄罗斯,是这家冰球俱乐部的总经理。

与不少俄罗斯人一样,冰球陪伴了弗拉得的整个青少年时光。“冰球既有竞争性,又要求球员们相互配合和照顾。虽然没能成为职业球员,但通过打冰球,我学到了怎么做人,如何与人相处,还认识了很多从小到现在关系都很好的朋友。这些对于我的人生都非常重要。”

因此,2007年来到中国求学后,弗拉得也一直在各地寻找冰场、组队打冰球,并认识了一群来自世界各地的球友。其中一位便是当时在厦门运营冰场的汪俊。

2015年,北京冬奥会申办成功。那时,从厦门大学国际贸易专业毕业的弗拉得还在浙江义乌从事外贸采购工作。一年后,当汪俊向他发出共同开办冰球俱乐部的邀请后,弗拉得辞去工作,来到素有“火炉”之称的武汉开起冰球俱乐部。

“采购工作的压力很大,但我是不怕辛苦的人,我觉得开一家俱乐部,把自己的知识教给孩子们是件更有意思的事情。”弗拉得说。

谈及选择武汉的理由,汪俊告诉记者:“相比国内其他一线城市,冰球教育在武汉起步较晚,且当时不少商业项目都计划新设冰场,这让我们看到了机会。”作为“首批吃螃蟹”的人,他们表示当时并不担心:“我们一直对这项运动充满信心。”

相比俄罗斯、加拿大等冰球大国,武汉的冰球文化与冰球氛围还有差距。对弗拉得而言,从零起步办俱乐部也是不小的挑战。“除了教授冰球技术,我们更想建立系统的、适合中国孩子的冰球教学体系,并培植冰球文化。”

为此,在课余时间,弗拉得与伙伴们会带着学生学习国际冰球联赛,邀请学生亲友来看学生比赛,鼓励大家确立自己的偶像球星,并介绍世界各地的冰球运动氛围。

同样因冰球来到武汉的还有来自加拿大温哥华的麦金托什。曾是职业冰球运动员的他,受邀来武汉参加冰球夏令营后,对这里的冰球俱乐部念念不忘。“武汉学员对冰球的热忱,以及他们在短期训练中的成长,让我看到冰球在武汉是走得通的。这让我很振奋。”

2021年夏天,麦金托什重回武汉,成为一名冰球教练。“与中西方教练组一同提升冰球教学体系、推广冰球文化,看着学员们日益成熟且始终保有热情,所有这些都让我很有获得感。”

但最让麦金托什印象深刻的还是武汉的女子冰球学员。“我们一共有5名女性球员,年龄各异,无法组队,所以她们一直都跟男生一起训练和比赛,但她们非常刻苦,打得也很不错。我真的很希望这些女生能坚持下去,也希望未来有更多女孩参加冰球运动、组建女子冰球队。”

过去7年见证了北京冬奥会的筹备与成功举办,也见证了冰雪运动在中国的飞跃发展。截至2021年10月,全国冰雪运动参与人数达到3.46亿人,提前完成“带动三亿人参与冰雪运动”的目标。截至2021年,全国已有654块标准冰场、803个滑雪场,较2015年增幅达317%和41%。

在武汉的6年,弗拉得与伙伴们也目睹了这座城市冰雪运动产业的变化:冰场越来越多,上冰体验的人络绎不绝,外籍教练也从个位数增加到两位数。

“最开始我们只有7名学员,现在我们有超过1500名冰球与花样滑冰学员。而且北京冬奥会举办后,主动咨询报名的人明显更多了。”弗拉得介绍说,如今除了工作日的上午11点至下午3点,其他时间段冰场几乎都是满的。

冰场外的走廊上挂着20余面不同俱乐部的旗子,分别来自上海、深圳、济南、杭州、成都等国内城市。

“我们经常在世界各地参加冰球比赛,这是其中一些队伍的旗子。”弗拉得说,近年来,学员们多次捧起湖北省青少年冰球锦标赛奖杯,还在不少国内外比赛中突破历史。去年底,球员们就在中国中学生冰球锦标赛获得亚军。

弗拉得与伙伴们坚信,北京冬奥会的带动效应将在未来继续发酵。“中国冰球和冰球学员都有巨大的发展潜力,我相信他们的未来是光明的。”麦金托什说。




本网转载内容出于更直观传递信息之目的。该内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该内容涉及任何第三方合法权利,请点击投诉按钮,我们会及时反馈并处理完毕。
投诉
新闻中心
  • 快讯
  • 国内
  • 国际
  • 娱乐
  • 体育
点击加载更多>>>
点击加载更多>>>
点击加载更多>>>
点击加载更多>>>
点击加载更多>>>

关注东南网微信

扫码关注,了解福建

排行榜
  • 日排行
  • 周排行
  • 月排行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网站地图 | 网站公告
国新办发函[2001]232号 闽ICP备案号(闽ICP备05022042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编号:35120170001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 闽网文〔2019〕3630-217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移动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证号:1310572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闽)字第085号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 (署)网出证(闽)字第018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闽B2-20100029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闽)-经营性-2015-0001
福建日报报业集团拥有东南网采编人员所创作作品之版权,未经报业集团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传播
职业道德监督、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举报邮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闻道德委举报电话: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