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繁互换
设为首页
设为收藏
手机版
东南网 / 新闻频道 / 国内 / 社会 / 正文
10余省份开打新冠疫苗加强针,你的疫苗打了几针?
2021-10-13 作者:张依琳 中国新闻网 责任编辑:吴静

中新网北京10月13日电(张依琳)据国家卫健委公布的数据,截至10月11日,全国累计报告接种新冠病毒疫苗超过22.2亿剂次。随着秋冬季来临,近期,多地已开启加强免疫工作,开打新冠疫苗接种加强针。

多地开打疫苗加强免疫接种

这里打完加强针后“金码”变“钻石码”

今年9月,浙江、河南等地就提出启动新冠病毒疫苗加强免疫接种工作。截至目前,据不完全统计,安徽、福建、河南、黑龙江、湖北等10余省份已明确启动加强针接种。

在湖北,武汉、襄阳、宜昌、黄石、荆州等多地已启动新冠病毒疫苗加强免疫接种工作。截至10月10日,湖北已有4.071万人完成加强免疫接种。例如,武汉市已优先对金银潭医院和机场等重点区域的高暴露风险人员实施加强免疫,目前基本实现了全覆盖。

广西于10月9日正式启动新冠病毒疫苗加强免疫接种,并实施居民免费接种政策,已全程接种新冠病毒疫苗满6个月的18岁以上人群均可接种。

在福建,厦门、泉州、晋江等地已开启新冠疫苗加强免疫工作。厦门市卫健委提出,10月10日起,厦门市针对12岁以上、已经完成两剂次灭活疫苗或一剂次腺病毒载体疫苗接种满6个月的人群,启动加强免疫接种。

值得注意的是,据黑龙江省疾控中心10日发布消息称,完成新冠疫苗加强针接种的人群,健康码将由“金码”升级为“钻石码”,作为后续加强针查验凭证。

哪些人群可打加强针?

今年9月,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召开的新闻发布会上,中国疾控中心免疫规划首席专家王华庆提到,建议对三类重点人群开展加强针接种。

其中包括口岸、隔离场所,定点医疗机构从业人员,接触到病毒风险比较高的人群;有免疫功能缺陷或低下的人群,部分60岁以上的人群以及出国学习工作交流的人员,尤其是去疫情持续传播国家的人员。

但在各地对加强针接种工作的要求上,对接种人群最低年龄限制、是否优先重点人群等规定有所不同。

在年龄限制上,大多数地区规定本次加强针的接种对象主要是已经完成疫苗接种满6个月的18岁以上人群。

但在安徽芜湖、福建厦门等部分地区也开放了12周岁以上灭活疫苗加强针接种。

在疫苗的选择上,目前各地多针对完成两剂次灭活疫苗或一剂次腺病毒载体疫苗接种满6个月的人群。此外,多数地区说明了现阶段优先对重点人群开展加强针接种,但也有部分地区未将接种对象限定于重点人群。

具体来说,湖北、广西、福建等地都明确优先开展重点人群接种,而山东济南、安徽合肥、黑龙江绥化等部分地区则未明确划定重点人群的限制。

除了新冠疫苗,这种疫苗不能忘

当前,全球新冠肺炎疫情仍然持续地发展,新冠病毒加速变异传播,疫情输入我国的风险仍然较高。面对新冠疫情防控持续存在的压力,疫苗无疑起到关键作用,开展加强免疫,对于保护易感人群、有效遏制疫情传播具有重要意义。

在此前举行的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发布会上,王华庆曾介绍,加强免疫产生的抗体持久力更强。加强免疫半年之后,虽然抗体水平也有下降,但依然高于两剂或一剂接种后的峰值。这些都提示,加强免疫之后会有较好的保护效果。

此外,相关研究表明加强免疫能使得抗体增加之外,抗体谱也更广了,这意味着它对变异株会产生更好的保护作用。

王华庆提醒,在疫苗的选择上,目前专家给出的建议是使用原接种企业生产的疫苗,假如同一个企业没法满足供应的时候,也要选择相同技术路线的疫苗来进行接种。也就是说,目前加强针不建议“混打”。

值得一提的是,作为秋冬防疫的举措,流感疫苗的接种工作也在各地展开。那么,流感疫苗和新冠疫苗能同时接种吗?根据今年发布的《新冠病毒疫苗接种技术指南(第一版)》的建议,暂不推荐与其他疫苗同时接种,其他疫苗与新冠病毒疫苗的接种间隔应大于14天。(完)

关键词:新冠,加强免疫,疫苗接种,金码,病毒疫苗



本网转载内容出于更直观传递信息之目的。该内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该内容涉及任何第三方合法权利,请点击投诉按钮,我们会及时反馈并处理完毕。
投诉
新闻中心
  • 快讯
  • 国内
  • 国际
  • 娱乐
  • 体育
点击加载更多>>>
点击加载更多>>>
点击加载更多>>>
点击加载更多>>>
点击加载更多>>>

关注东南网微信

扫码关注,了解福建

排行榜
  • 日排行
  • 周排行
  • 月排行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网站地图 | 网站公告
国新办发函[2001]232号 闽ICP备案号(闽ICP备05022042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编号:35120170001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 闽网文〔2019〕3630-217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移动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证号:1310572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闽)字第085号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 (署)网出证(闽)字第018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闽B2-20100029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闽)-经营性-2015-0001
福建日报报业集团拥有东南网采编人员所创作作品之版权,未经报业集团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传播
职业道德监督、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举报邮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闻道德委举报电话: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