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繁互换
设为首页
设为收藏
手机版
东南网 / 新闻频道 / 国内 / 社会 / 正文
国家发改委回应当前经济运行热点
2021-08-18 作者:熊 丽 经济日报 责任编辑:吴静

国家发改委回应当前经济运行热点:纠正运动式减碳 全力做好保供稳价

运动式“减碳”存在哪些突出问题?如何纠正?河南暴雨对我国粮食生产和价格影响有多大?大宗商品、化肥农资保供稳价工作怎样推进?8月17日,国家发展改革委举行8月份例行新闻发布会,国家发展改革委新闻发言人孟玮介绍有关情况,并回答记者提问。

日前召开的中央政治局会议要求,要统筹有序做好碳达峰、碳中和工作,尽快出台2030年前碳达峰行动方案,坚持全国一盘棋,纠正运动式“减碳”,先立后破,坚决遏制“两高”项目盲目发展。孟玮表示,今年以来,各地区各部门积极推进碳达峰碳中和相关工作,取得了一定成效,但在工作中确实出现了有些地方、行业、企业的工作着力点有所“跑偏”的情况,采取的行动措施不符合实事求是、尊重规律、循序渐进、先立后破的要求,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目标设定过高、脱离实际,遏制“两高”行动乏力,节能减排基础不牢。

“这些现象,可以说与碳达峰碳中和工作的初衷和要求背道而驰,必须坚决予以纠正。”孟玮介绍,国家发展改革委正会同有关部门,抓紧制定完善碳达峰碳中和“1+N”政策体系。在下一步工作中,将树立正确导向、细化政策要求、抓好工作落实、加大督导力度,及时发现并纠正相关问题,确保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不跑偏、不走样。

今年入汛以来,多地遭遇强降雨,一些受灾地区的重要基础设施受到损毁。孟玮表示,国家发展改革委及时起草印发了《关于加强城市重要基础设施安全防护工作的紧急通知》;针对部分地区农村基础设施损毁严重,部分易地搬迁安置区群众生产生活受到影响,印发通知督促指导有关地方及时查明灾情损失情况,加大以工代赈和易地搬迁后续扶持政策实施力度,全力支持受灾地区做好灾后恢复重建工作,切实防止因灾返贫致贫。与此同时,紧急下达中央预算内投资7.95亿元,专项用于受灾严重地区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灾后恢复重建工作,其中,用于受灾最严重河南省的专项投资达6.44亿元。

孟玮表示,国家发改委将继续加强与有关部门和地方对接协作,及时跟进了解受灾情况,积极指导河南省做好灾后恢复重建规划编制和组织实施工作,确保灾后恢复重建工作稳妥有序推进;督促地方抓紧将紧急下达的中央预算内投资分解下达到具体项目,确保专项资金尽快到位,精准有效支持基础设施和公益性设施灾后恢复重建。

今年以来,国家发展改革委会同国家粮食和储备局分别投放了两批次国家储备铜铝锌,共计27万吨。“目前来看,两轮储备投放基本实现了预期目标,社会各界普遍反映,储备投放体现了国家确保大宗商品市场供应和价格稳定的决心信心,引导了价格预期,缓解了部分行业企业的原材料成本压力。”孟玮说。

孟玮表示,国家发展改革委将持续关注大宗商品价格走势情况,统筹利用好国内国外两种资源,综合采取多种措施,包括加大增产增供、适时储备投放、加强进出口调节、加大市场监管力度等,切实做好大宗商品保供稳价工作。

今年以来,受生产成本提升、国际市场价格传导、社会库存较低等因素影响,国内化肥价格上行。孟玮表示,党中央、国务院对此高度重视。为保障国内化肥供应和价格基本稳定,采取了一系列调控措施。

一是春耕期间,连续3个月组织投放部分国家化肥商业储备,期间全国氮肥、磷肥和复合肥价格涨幅明显收窄,部分月份、部分种粮大省价格明显下降。二是推动200亿元实际种粮农民一次性补贴尽快落地,缓解农资成本上涨带来的种粮增支影响。三是约谈提醒重点化肥企业,要求其积极履行社会责任、依法合规有序经营;配合有关部门,加强化肥市场监管,对涉嫌哄抬价格的化肥企业立案调查,维护化肥市场秩序。四是鼓励有关行业协会发布倡议,呼吁企业增加生产供应、稳定市场价格。据监测,近期部分化肥品种价格涨势已明显趋缓,有关政策措施已起到积极效果。(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记者 熊 丽)

关键词:国家发展改革,国家发改委,经济运行,国家粮食,减碳



本网转载内容出于更直观传递信息之目的。该内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该内容涉及任何第三方合法权利,请点击投诉按钮,我们会及时反馈并处理完毕。
投诉
新闻中心
  • 快讯
  • 国内
  • 国际
  • 娱乐
  • 体育
点击加载更多>>>
点击加载更多>>>
点击加载更多>>>
点击加载更多>>>
点击加载更多>>>

关注东南网微信

扫码关注,了解福建

排行榜
  • 日排行
  • 周排行
  • 月排行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网站地图 | 网站公告
国新办发函[2001]232号 闽ICP备案号(闽ICP备05022042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编号:35120170001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 闽网文〔2019〕3630-217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移动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证号:1310572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闽)字第085号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 (署)网出证(闽)字第018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闽B2-20100029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闽)-经营性-2015-0001
福建日报报业集团拥有东南网采编人员所创作作品之版权,未经报业集团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传播
职业道德监督、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举报邮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闻道德委举报电话: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