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通屏山|福建|时评|大学城|台海|娱乐|体育|国内|国际|专题|网事|福州|厦门|莆田|泉州|漳州|龙岩|宁德|南平|三明
您所在的位置:东南网 > 国内> 社会 > 正文

滴滴顺风车恢复上线遭冷落 身份验真漏洞引争议

2018-05-21 07:07:42 潘福达 来源:北京日报  责任编辑:周冬   我来说两句

“顺风车重新上线第一天,等了半个小时接单的却是一辆‘货拉拉’的货车,司机载着我和另外一单(一盒樱桃)!”昨天下午,曹女士把自己这段哭笑不得的乘车经历发到了朋友圈,感慨“怀念以前随便一打顺风车就是奔驰奥迪宝马来接单的时候”。

停业一周的滴滴顺风车于5月19日零时悄然恢复业务,不论是司机还是乘客,必须完成包括上传身份证、人脸识别等6项措施后才可使用业务。多名双休日体验顺风车业务的车主和乘客告诉记者,明显感到“打车和接单更难了”,但这些保护措施对于自身安全还是“很有必要”。

乘客身份验真后获赠意外险

打开滴滴出行客户端,顺风车页面上清晰标注着:车主和乘客均需进行注册身份验真、接单身份验真、隐私保护设置、夜间出行保护、安全百科学习和顺风出行保障6个步骤后,才可使用顺风车业务。

记者体验发现,要想重新使用顺风车打车功能,大概需要两分钟操作时间。其中,注册身份验真需上传本人身份证照片正反面、并进行人脸识别对比进行实名认证;隐私保护设置需在滴滴提供的系统头像中选取一个作为外显虚拟头像;安全百科学习中在阅读安全注意事项后需进行在线测试且正确回答所有问题。

此外,接单身份验真、夜间出行保护和顺风出行保障三项为了解项,需乘客或车主在页面阅读停留超过10秒钟方可通过。主要通知内容包括:车主接单前必须进行人脸识别并与注册认证身份进行比对,在继续评估夜间顺风车合乘双方安全保障可行性的同时,暂停接受22时至次日6时期间的订单,平台对车主和已进行实名认证的乘客直接赠送最高保额120万元的出行意外险。

平台特别提示,如乘客或车主在此前曾进行过实名认证,那么新的认证信息需与此前内容一致方可通过,且本次验证通过后账号提交的相关身份证、人脸识别等记录信息不能更改。

也许是担心顺风车业务不受待见,也许嫌身份验真手续麻烦,目前愿意接单的顺风车主锐减。

多名消费者表示,双休日尝试预约顺风车,苦等半小时也无人接单。记者昨天中午预约首都机场至北京南站的顺风车,截至发稿时也无人接单;预约从朝阳大悦城至T3航站楼的顺风车,显示顺路的只有10个车主,而平时通常都有超过30位顺路车主。

部分乘客“倒戈”专车出租车

自从滴滴顺风车乘客遇害事件后,不少女性乘客都“谈顺风车色变”,纷纷“倒戈”打上了专车或出租车。

“不敢打顺风车了,快车我都不想打了!”尹女士说,她现在晚间会选择打出租车或者更贵一些的专车,“司机经过统一培训,有一套服务规范,肯定会安全一些。”

“从此滴滴是路人,还是多花点钱用首汽约车吧!”张女士称她甚至已经卸载了滴滴。

乘客心态的变化使得专车师傅们感觉到了少有的繁忙。“我年纪大了,不怎么拼,原来一天也就拉五六百元的活儿,这两天是一单接一单不闲着,已经拉1000多元了。”已经开滴滴专车两年多的陆师傅说。打专车的人多了起来,车也没有平时那么好打了。尹女士说,上周六晚,她从华堂商场叫专车,发现接单速度慢了很多,显示排队人数9人,最后加了16元调度费,才终于有一辆7公里外的专车接单。

目前北京、上海、重庆等城市均可正常使用滴滴顺风车相关服务,但郑州顺风车业务依旧处于不可用的状态。

身份验真漏洞引争议

值得一提的是,目前滴滴顺风车对于车主的资质要求仍为整改前的措施,并未将“手持身份证拍照”作为司机身份验真的必选项。

虽然车主与乘客确认行程时需要对车主进行人脸识别,但似乎仍无法确保最终接单的驾驶员为账号本人。不少乘客担忧,车主如果在确认行程后,将账号手机交给其他人去接单其实仍旧可行。

记者以乘客身份咨询客服人员,对方表示“在确认接单时是一定需要人脸识别的,系统还会根据车主情况对车主再次展开人脸识别,一般来说结款时一般不用车主再次人脸识别”。对于“驾车人仍旧可能不是确认订单者”的担心,客服表示“这个问题将向上级反馈”。

另外,滴滴近日在公布顺风车阶段整改措施时提到,为更有效解决司乘纠纷、安全问题,对“是否应对行程进行录音”向社会公开征集意见。

一些乘客认为录音是一个很好的手段,在出现争议时,尤其是双方无法取证时,可形成有力的证据链,但也有人表达了“侵犯个人空间自由”的担忧。

电子商务研究中心法律权益部助理分析师贾路路表示:“只要录音录像,在技术上就有泄露的风险,有泄露的风险就有担心泄露的恐惧,而恐惧个人言论及影像信息泄露本身就会限制人表达的自由和私人领域免受干涉的自由。”

另有用户表示,顺风车应该回归“共享”“公益”的属性,让专职者无利可图,可限定车主每天接单量、平台停止抽佣等,否则还是会让黑车搭上“顺风车”。

打印 | 收藏 | 发给好友 【字号
今日热词
更多>>福建今日重点
更多>>国际国内热点
  • 新闻图片
更多>>娱 乐
  • 点击排行
  • 三天
  • 一周
  • 一月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网站地图 | 网站公告 |
国新办发函[2001]232号 闽ICP备案号(闽ICP备05022042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编号:35120170001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 闽网文〔2019〕3630-217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移动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证号:1310572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闽)字第085号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 (署)网出证(闽)字第018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闽B2-20100029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闽)-经营性-2015-0001
福建日报报业集团拥有东南网采编人员所创作作品之版权,未经报业集团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传播
职业道德监督、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91-87095151 举报邮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闻道德委举报电话:0591-87275327
全国非法网络公关工商部门举报:010-88650507(白)010-68022771(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