处置问题乳品须直面公众担心
www.fjnet.cn 2013-08-08 18:48 来源:大众日报 我来说两句
新西兰恒天然奶粉原料检出肉毒杆菌,部分原料销往中国,此事件在国内引发高度关注。经国家质检总局确认,四家进口商使用了可能受到肉毒杆菌污染的浓缩乳清蛋白粉。4日晚间,上海市质监部门称,由新西兰恒天然集团受肉毒杆菌污染乳粉制成的多美滋奶粉流入市场达420.188吨。(8月5日《新京报》) 这一事件不但引发公众审视“洋食品”,更忧虑乳品安全。尽管质检总局在恒天然通报的当晚,即要求国内进口商立即召回可能受污染产品。然而,上海质监部门查实,仅多美滋公司使用问题蛋白粉生产的婴儿奶粉已有400余吨流入市场。这些已经流入市场的问题乳品,显然是目前公众主要担心的问题。 有专家称,肉毒杆菌0.1克即可致命。由于“上一轮的产品估计大部分已销售完毕”,这意味着即使紧急召回,收效也很有限。如此,恐怕不少消费者已经在消费问题乳品甚至已经“中毒”。 所以,公众现在最关心的问题是,已经销售出去的问题乳品如何回收,尤其是,如何保障消费者健康?按理说,应该对于消费者还没有食用的问题乳品应收尽收,对已经食用问题乳品的消费者,有关部门或相关企业应该建议,消费者到医院进行针对性检查、排查,由新西兰恒天然集团买单或进口商买单。 然而遗憾的是,截至目前,我们并没有看到恒天然方面或者进口商方面直接针对消费者拿出具体的处理措施。 在鞭策相关企业对消费者拿出处理措施的同时,我们更应该反思,新西兰问题乳品流入中国市场究竟是哪些环节失守?笔者以为,在生产、进口、销售链条上至少有三个环节责任失守:其一,问题乳品生产商——新西兰恒天然集团责任失守,主要是今年3月份就发现问题8月份才公布。可能在一些人看来,恒天然集团主动公开自己的产品问题,不仅勇气可嘉,而且对消费者也算负责。相比国内很多食品企业为了自己的利益去遮蔽丑闻,恒天然集团似乎有点良知。不过,早就发现问题几个月后才公布,还是说明该企业对消费者不负责任。虽然恒天然方面没有对自己拖延宣布污染问题进行公开解释,但在很多人看来,恐怕也是想拖延、想掩饰,有关方面依然应该对恒天然集团进行严厉惩罚。 其二,检测标准制定环节责任失守。有食品安全博士称,中国婴幼儿配方对肉毒杆菌并无规定。不只是中国,全世界都没有乳粉中肉毒杆菌的限量标准,它也不是常规检测项目。难道其他国家没有肉毒杆菌限量标准,我们也效仿?如果中国乳品检测标准总跟在国外标准的屁股后面跑,恐怕难以获得消费者信任。 其三,进口商的责任失守不容忽视。恒天然2日向新西兰政府通报称,问题乳品影响中国3家企业。但这些企业是谁,公众不得而知,企业也假装不知。因而,很多人质问:这些企业为何沉默?另外,在质检总局公布名单后,有的企业在极力与问题乳品划清界线。至今,似乎也未见一家进口商公开道歉。这样的进口商,难言对消费者负责。 一言以蔽之,新西兰问题乳品所涉及的多个环节似乎都失守了。若将危害减少到最低,目前只能是做好“亡羊补牢”工作。 |
- 心情版
- 请选择您看到这篇新闻时的心情
- 查看心情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