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通屏山|福建|时评|大学城|台海|娱乐|体育|国内|国际|专题|网事|福州|厦门|莆田|泉州|漳州|龙岩|宁德|南平|三明
您所在的位置:东南网 > 国内> 社会 > 正文

山西文水村民数年饮浑浊井水 部分人购桶装水度日

2013-08-08 15:30:25 李新锁 来源:中国新闻网  责任编辑:林洪熙   我来说两句

中新网吕梁8月8日电 (李新锁)打开自来水管,流水混合大量泥沙,呈现泥水状,并散发些许异味。8日,山西省吕梁市文水县贯家堡村民介绍,饮用这样的自来水已有数年,部分村民购买桶装水度日。对此,文水县刘胡兰镇党委副书记武建国表示,经调查了解,村中原有自备水井可能垮塌,导致供水浑浊。新铺安全饮水管网不畅,致使村民饮水困难。

武建国介绍,当地政府责成村干部尽快解决村民安全饮水问题。首现要告知村民不要继续饮用自备井水,暂时到村口集中供水站选择安全饮水。同时,尽快排除新铺管网不畅问题,尽早保障村民安全饮水。

村民数年饮用浑浊井水

8日,在文水县刘胡兰镇贯家堡村,汾河从村旁流过。随意走进一户村民院落,拧开水龙头,混合大量泥沙的井水喷涌而出,流水瞬间呈现黑灰色,并散发些许异味。在水桶底部,大量泥沙沉淀。当地村民介绍,自来水由村中自备井集中供应。大约三年前,水质开始浑浊。近期,或许是受持续降雨影响,水质急剧下降,混合大量泥沙。

一位孟姓村民介绍,此前,当地政府曾组织勘察地下水质,认定水质不达标。此后,当地政府实施“南徐集中供水工程”,从南徐村取水向各地供水,意欲用优质地下水取代原有井水,并在村口设立集中供水站。2012年,村干部组织重新铺设管网,但不知什么原因,新管网迟迟没有供水。

当天午间,多数村民仍然选用浑水做饭。在贯家堡村中央一处商店,店主说,村中共有3000余人。商店每天能卖出七八桶桶装水,但多数村民仍用井水做饭。近些年,村中患癌症的人较多,“不知和饮水是否有关系”。

多因素致优质水咫尺天涯

针对村民的诉求,贯家堡村委会主任张灵维表示,2006年以前,村中先后打深井两口,向村民供水。后因水质不达标,2007年,文水县水利水保局借助“南徐集中供水工程”将优质水源送至贯家堡村口,并建立供水点。2009年,鉴于村民用水较多,而集中供水水价较高,村委会决定在保留现有供水的基础上,另设一条管道对接“南徐集中供水工程”。此后,村中街巷硬化,部分管网混乱、连接错误,“导致优质水源一直无法供应入户”。

据介绍,经相关部门检测,贯家堡村一带地下水砷、氨氮含量超标。“南徐集中供水”入户后,按照目前的水价,加上损耗、人员开支费用,每吨水售价约3元。

对此,文水县刘胡兰镇党委副书记武建国表示,目前,贯家堡村街巷硬化已完成,管网均在地下埋设,重新挖开路面修理管网费用很大。但无论如何,“必须保障村民饮水安全”。

农村安全饮水任重道远

在文水县水利水保局,饮水站站长张耀光介绍,和贯家堡村情况类似的并非个例。在文水县38万农村人口中,约有26万人涉及饮水安全问题。经检测,文水境内,沿汾河一带,多为矿化度高的苦咸水,其余部分地区地下水含氟、砷等超标。其中,苦咸水区约12万人,砷病区约2万人,氟病区约5万人。

张耀光表示,从2003年起,文水县逐步实施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当地政府决定从南徐村集中供水,预计覆盖人群约20余万,但实际只有近半人口使用集中供水。因为地下水不达标,文水县部分地区村民已出现氟骨病。

按照文水县水利发展“十二五”规划描述,文水县力争到2015年,使农村人口基本达到饮水安全标准,村镇集中供水普及率达到60%以上;乡镇供水覆盖率达到乡镇总数的80%以上。

据介绍,文水县水利水保局主导的“南徐集中供水工程”只负责“将管网铺设至每个村口,入户的管网费用需由村里自行解决”。

张耀光认为,因为水价、管理、农村基层矛盾等多种原因,近半数农村仍未使用安全达标饮用水,水利部门对此无能为力。目前,“南徐集中供水工程”供应农村的水价为1.6元/吨,“处于亏损状态”。

文水县所属吕梁市第二次水资源评价地表水水质评价结果显示,文水县境内沿河浅层地下水已遭受大面积污染,深层地下水已出现水质变差的现象。(完)

打印 | 收藏 | 发给好友 【字号
今日热词
更多>>福建今日重点
更多>>国际国内热点
  • 新闻图片
更多>>娱 乐
  • 点击排行
  • 三天
  • 一周
  • 一月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网站地图 | 网站公告 |
国新办发函[2001]232号 闽ICP备案号(闽ICP备05022042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编号:35120170001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 闽网文〔2019〕3630-217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移动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证号:1310572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闽)字第085号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 (署)网出证(闽)字第018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闽B2-20100029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闽)-经营性-2015-0001
福建日报报业集团拥有东南网采编人员所创作作品之版权,未经报业集团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传播
职业道德监督、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91-87095151 举报邮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闻道德委举报电话:0591-87275327
全国非法网络公关工商部门举报:010-88650507(白)010-68022771(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