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繁 体
您所在的位置: >> 国际>>归类专题>>中俄关系

新华网8月25日电 俄罗斯石油管道运输公司总裁尼古拉·托卡列夫25日在向俄总理普京做工作汇报时说,东西伯利亚-太平洋石油管道建设正在按日程进行,一期工程将在今年年底竣工,随后将马上开始二期工程建设。

托卡列夫说,一期工程现阶段已接近铺设完毕,二期工程的技术文件将在今年11月前准备好。

在谈到石油管道中国支线的问题时,托卡列夫说,中国支线在俄境内的建设将在今年9月中旬完成,工程正在如期进行,相关问题已与中方协商一致。

东西伯利亚-太平洋石油管道西起伊尔库茨克州的泰舍特,东至俄罗斯太平洋沿岸的科济米诺湾,全长4000多公里。一期工程全长2694公里,从泰舍特至阿穆尔州的斯科沃罗季诺,设计年输油能力为3000万吨。俄计划通过修建从斯科沃罗季诺通往中国的支线管道,将部分石油输送到中国,并准备通过铁路将余下的石油运抵俄东部港口,然后出口到亚太地区。

一期工程原计划于2008年10月至12月投产,但后来被推迟至今年年底。2008年10月28日在莫斯科举行的中俄总理第13次定期会晤期间,签署了《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和俄罗斯管道运输公司关于斯科沃罗季诺-中俄边境原油管道建设与运营的原则协议》。

记者从吉林省公安厅出入境管理局获悉,日前,俄罗斯联邦海关署已经起草了《海关法》相应修订案,下调免税携带入境商品的价值界限,从现行的6.5万卢布降至2万卢布,同时把免税包裹的价值界限从现今的1万卢布下调到5000卢布,并请求政府规定确定商品用途的标准,并确定商品清单。

据了解,该修订案已上报俄罗斯联邦政府,审议通过后将正式施行。专家分析,这将对于我国的边境贸易和双方人员出入境情况产生重大冲击和影响。

记者从吉林省延边朝鲜族自治州公安局珲春陆地口岸签证处了解到,现行的法律规定俄罗斯人可以免税携带总额不超过6.5万卢布、重量在35公斤以内的入境商品,或者免税携带总额不超过1万卢布、重量在50公斤以内的包裹。如果携带入境的所有商品总额不超过65万卢布或重量200公斤,每公斤超重商品缴纳总值30%的海关关税。

珲春陆地口岸签证处的工作人员分析,此修订案不仅仅是为了限制“倒爷儿”们的活动,下调免税携带入境商品价值界限可能几乎触及所有游客。

珲春市是吉林省对俄贸易口岸,中俄互市贸易区自2001年经国务院批准开放以来,贸易额每年以8%的速度持续增长,而小额贸易是珲春市中俄互市贸易区特有的一种边贸团体。

俄政府1999年出台政策:“本国旅游人员可携带价值不超过1万卢布(约人民币3000元)、重量在50公斤以内的包裹免税入境”。此政策一实施就被俄边贸商家看好,俄商纷纷雇佣本国边民借助边境旅游形式来吉林省珲春市从事边贸活动,他们按“3000元人民币一个”的标准,用编织口袋将出境商品打成包,由旅游团人员携带出境(俗称“倒包团”),以降低商品成本。

珲春市公安局出入境管理大队副大队长于晓胜介绍,在无需承担任何旅游费用的同时,俄罗斯的每名游客即可一揽我国风情,还能得到俄商50元人民币的佣金,商家和游客实现了经济意义上的“双赢”和“互惠”。以“倒包团”为主力军的小额贸易经过近10年的发展,已成为中俄边境互市贸易新亮点,极大地拉动了地方经济的发展。俄罗斯“中国年”启动后,互市贸易更加受到俄方边贸人员的青睐。

据调查了解,今年上半年,仅珲春市口岸联检部门共检查验放出入境以小额贸易为主的“倒包团”共计340余个,人员近3万人次。

吉林省社会科学院俄罗斯研究所所长王世才教授说,在金融危机大背景下,俄罗斯近期采取的一系列包括减少双方随身免税货物数额、强行关闭切尔基佐沃大市场等措施,会对双方的边贸产生极大影响,具体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中俄边境过境人员数量会大大减少。中俄双方有许多人通过随身携带免税商品的方式,来回“倒货”赚取利润,甚至是常年采取这种模式经营,一旦价格降至2万卢布,他们将无利可图,就会选择各自在国内经营或转行。

二是在短时期内双方贸易额会有较大幅度下降。随着俄方对“灰色清关”问题的重视,双方贸易额会大受影响。而这些限制政策的实施,中俄贸易额会有较大幅度下降。中国小商品进入俄方市场将变得更难。

三是会对我国从业者产生洗牌分化作用。我国从事边境贸易的具有较大实力的集团少,散户多,成本小的商品多,高端产品少,本来俄方官僚机构行政效率低、索贿盛行,黑恶势力对于商户的盘剥已经使商户的成本和风险极大,此次力度空前的诸多措施会进一步打压我国商户的生存空间,致使一部分小的商户破产,一部分放弃俄方市场,双方贸易在短时期内无法恢复。

四是更强化了俄方政治环境对于经济环境产生影响的担忧,会进一步打击我国从业者对于俄方商业环境未来发展前景的信心。

吉林大学东北亚研究学院主要研究俄罗斯经贸的郑玮等人分析认为,“灰色清关”问题必须解决,因为它在一个时期以来,为繁荣双方的贸易有过促进作用,但随着双方经贸的不断发展,已成为制约进一步深化发展的瓶颈。但俄方在金融危机情势不十分明朗,国内经济环境不佳的情况下,采取这些举措,某种程度上也可以视作是金融危机大背景下,贸易保护主义倾向有所抬头的表现。

华商还未摆脱切尔基佐沃市场关闭带来的不安,塞瓦斯托波尔市场又跟着被关了。

莫斯科华商没法不相信眼泪——切尔基佐沃大市场关闭的后果还远未消散,莫斯科南部的塞瓦斯托波尔市场又被突然关闭。

同时,俄罗斯国家杜马宪法建设委员会副主任、俄公正党副主席米特范纳夫周一在接受凤凰卫视访问时强调,俄罗斯不反对建立外国商品专业市场,但是建立类似于外国社区的“唐人街”和“中国城”不符合俄罗斯国情。他指出,俄罗斯禁止外国移民聚集社区存在,因为俄罗斯有特殊的人口缺陷国情,在国家利益安全的基础上,不可能在全国境内出现“唐人街”、“中国城”、“越南区”等等。

向海关人员下手

据俄媒体报道,7月31日,莫斯科警方突击检查了塞瓦斯托波尔市场,宣称查获了市场集装箱内装有的价值约10亿卢布(约合人民币2.2亿元)的货物,并扣押了两辆装有玩具的集装箱卡车,随后在未发布任何公告的情况下关闭了市场。

目前,该市场保安不仅不放任何人进入,也不回答经营者的问询。和切尔基佐沃市场被关闭的情况一样,商人们只能聚集在市场附近等待消息。

早报记者在俄内务部网站看到,在塞瓦斯托波尔宾馆查获的走私货除了来自中国的外,还有来自印度、阿富汗和土耳其的货物。检查人员还发现货物通关时的全套假证件。

警方称,查封的相当大一部分的服装,配饰和香水有伪造知名品牌的迹象,而且在对被没收的货物样品进行卫生流行病检疫后查明,这些商品不符合质量标准,有损身体健康,尤其是在两辆装有中国产玩具的集装箱卡车中发现了含有威胁神经和呼吸系统的苯酚。

不过与切尔基佐沃市场事件不同的是,俄罗斯方面这次也对“自己人”动手。俄总检察院侦查委员会的侦察人员表示,在查获走私货的同时,俄罗斯的海关工作人员也被调查,他们被指控窝藏走私货。侦查人员认为,有部分海关人员已经在最近的两年中形成了一个走私犯罪团伙,其中包括波多利斯克海关谢尔普霍夫检查站站长和检查员。

俄内务部消息人士透露,关闭塞瓦斯托波尔市场彰显了俄打击走私的力度,并表示相同的活动还将持续一周。

_ueditor_page_break_tag_

被扣190名华商获释

对于俄罗斯最近频频发生涉及外国人的商业市场被关闭事件,俄联邦移民委员会主席莫哈默德·阿明表示,他质疑警方的这种行为。他表示:“检查市场的检察官和警察随意打开上锁的集装箱货物缺少法律依据。”

另外中国外交部昨天发布公告,介绍已关闭的切尔基佐沃大市场近况。公告中表示,7月27日至29日,俄方将190名华商集中至莫斯科市东区移民局进行证件检查。俄方称,接受检查的华商分别存在邀请单位不实、实际居住地与登记地不符、无打工卡等问题。上述华商在缴纳罚款后,已全部被释放。

俄缺人口但不欢迎移民

俄罗斯相关政要和专家给出意见,奉劝中方投资人应该好好研究一下俄罗斯的市场和官僚程式。

凤凰卫视的报道称,米特范纳夫强调,作为中国人的朋友,他应该劝导中方投资人,研究一下俄罗斯的市场和官僚程式。他举例,2007年6月12日奠基的中国“ 华铭园”两座45层和20层高的五星宾馆和附属楼群,两年多时间连地皮都没有最后落实,由于要追加投资而陷入困境,而原来计划的一期工程在2009年7月完成,二期工程在2010年全面竣工成为未知数。

米特范纳夫建议说:“(投资方)也可以包装成商业行为等等,(国情)如果是透明的,那么可以文明地认定这是一种政治阻止行为。”

报道引述专家的观点认为,华人在俄国投资必须认定俄罗斯国家的战略安全和国情红线,俄罗斯对待移民的原则是移民数量必须与当地居民人口保持平衡中的劣势,当移民数量超过当地人口的20%时,将会引来没有理由的重大麻烦。

环球时报特约记者梁小逸报道 莫斯科政府于6月29日以卫生条件不符合规定为由关闭华商在俄最大聚集市场“一只蚂蚁”(切尔基佐夫斯基市场),从而导致8万中国商人失业,价值20亿美元的商品被没收,很多中国工厂也随着“一只蚂蚁”市场的关闭而停产。最新报道称,为安置这些失业外籍商贩,俄方要在莫斯科郊外为包括华商在内的失业人士建造批发市场。

俄《生意人报》8月4日报道,莫斯科州列宁区政府表示要在莫斯科郊外为因关闭“一只蚂蚁”而失业的外籍商人建批发中心。报道称,新的批发中心占地40公顷,距离莫斯科环城公路明斯克公路段4-5公里。

据之前报道,莫斯科市长卢日科夫表示,因“一只蚂蚁”滋生犯罪和腐败会永久关闭。他还强硬表示,要求切尔基佐夫斯基市场的外籍商人离开莫斯科,当然主要指的是中国和越南商人。

如果只琢磨“转场”而不思考“转型”,在俄华商就难保今后不会再次遭遇滑铁卢

这两天,中俄媒体都在跟踪报道同一个新闻——莫斯科将建起一座“中国城”(俄媒将之称为“唐人街”)。据国内媒体此前的报道,“中国城”将由中国光大国际建设工程总公司与俄罗斯AFI开发公司联手在莫斯科投资开发,现在双方已正式签订合作协议。俄罗斯《生意人报》7月30日进一步披露说,未来的“中国城”将由商业和物流中心、海关和防疫站、联邦移民局办事机构及一座两星级宾馆构成。媒体期待,这能为华商“提供一个合法、合规、有法律保障的良好经营场所”。

乍一看,这无疑是饱尝艰辛的在俄华商难得的重大利好。在切尔基佐夫市场被俄方突然关闭后数万在俄华商都在思考未来的日子何去何从。部分华商向莫斯科市内其他大市场转移,希望在那里从头再来、东山再起。但也有人认为,如果只琢磨“转场”而不思考“转型”,那很可能是“刚出龙潭又入虎穴”。因为,只要“灰色清关”的阴影一天不散,在俄华商就难保今后不会再次遭遇滑铁卢,就不会彻底逃脱“少数俄非法商人无忧无虑拿大头,大多数华商提心吊胆拿小头”的怪圈。

然而,尚在计划蓝图上的“中国城”就是在俄华商的“伊甸园”吗?俄方传来的消息似乎并没有媒体猜想得那么让人兴奋。7月30日,莫斯科市政府发表声明称,莫斯科市不可能建大型中国商贸中心,这样的中心只可能出现在莫斯科州。同日,莫斯科消费市场与服务局第一副局长斯莫列夫斯基向笔者透露,“莫斯科市内没有兴建此类市场的用地,将来如果要建,那也只能在莫斯科大环之外(即莫斯科州)”。因此,“中国城”很可能沦为一纸空谈。

事实上,不论是切尔基佐夫的突然关闭,还是未来所谓“中国城”的可能难产,究其原因还是俄罗斯人并不愿意看到华商过多和集中。

近两年,俄罗斯大幅度收紧移民政策。2006年底,俄联邦移民局局长罗曼达诺夫斯基曾明确强调,俄坚决禁止在其境内出现类似于“中国城”的那种外国移民聚居区。俄移民局副局长帕斯塔夫宁曾透露,“根据俄一些学术调查研究结果,如果外国移民在俄罗斯任何一个地区的数量超过当地俄国居民人数20%、特别是这些外国移民拥有完全不同的民族文化背景和宗教信仰,那么这将会造成族群紧张,让当地俄国居民感到非常不舒服。”

“中国城”不是没有前车之鉴,早在2007年6月,莫斯科“中国贸易中心”就在莫斯科市举行了奠基仪式。按计划,这个被称为“华铭园”的项目一期工程应于今年7月完工。但现在,这一项目在俄罗斯进展得并不顺利。与此同时,由上海某大公司投资兴建的、位于圣彼得堡市的“波罗的海明珠”项目也因被视为“中国城”而遭到了当地人的强烈抵制。

可见,即便要建一个未来华商的集散地,“中国城”、“唐人街”这样的名称也先要改旗易帜。起码,“在什么山唱什么歌”,不要惊动俄罗斯人对外来移民的紧绷的心。

2009年7月27日至29日,俄方将190名华商集中至莫斯科市东区移民局进行证件检查。俄方称,接受检查的华商分别存在邀请单位不实、实际居住地与登记地不符、无打工卡等问题。上述华商在缴纳罚款后,已全部被释放。

俄方关闭莫斯科切尔基佐夫斯基大市场后,外交部领事司、中国驻俄罗斯使馆分别多次向俄有关部门提出交涉,要求俄方采取切实有效措施,保证华商的人身和财产安全,并提醒华商采取措施确保自身人身安全,依法维权。中国驻俄使馆公布了“华人华商处理大市场问题协调小组”24小时值班电话(电话号码:007-925-0322-125,007-909-977-6688),以及该小组指派两名律师的咨询电话(安德烈:007-495-7680777;阿克桑娜:007-916-031-8047)。如遇不法侵害,华商可随时寻求帮助,使馆将提供必要协助。

根据俄方通报,俄方已成立应急指挥部,指派专人在市场值班,并设立24小时投诉电话,以确保在市场内的货物安全有序的运出。如华商遇到敲诈勒索等不法行为,可提供证据并举报投诉(莫斯科市消费市场和服务局:007-499-1665088;莫斯科市东区内务局:007-495-7471644;伊兹麦罗区检察院:007-499-3671781)。

外交部领事司和驻俄罗斯使馆再次提醒在俄华商,及时办理本人的居留手续和工作许可,务必遵守俄方的相关法律法规。

英国《卫报》8月2日文章,原题:俄罗斯害怕东方大国的拥抱

不久前俄罗斯电视台称,北京制订了一个秘密计划,决定夺回俄罗斯偏远而辽阔的远东地区。中国的策略包括鼓励移民定居俄罗斯、跟俄罗斯女人结婚以及对当地企业巧取豪夺。

事实上,俄中两国关系远远要比俄罗斯民族主义者毫无来由的恐惧来得迷人。过去10年,在俄远东工作的中国移民其实在减少。而在莫斯科,当局最近关闭了切尔基佐沃大市场,造成数千中国人失业。

多数专家认为,中国的战略目标不包括俄罗斯远东或领土扩张。北京的关注重心在其他领域,包括发展、与台湾统一及内部稳定。据欧洲改革中心的中俄关系学者波布 -罗博士认为,北京对莫斯科构成的真正挑战略有不同。他认为,中国的崛起将导致“俄罗斯从地区和全球决策中逐步边缘化”。他说,中国不想军事侵略俄罗斯,因为他们知道会输掉的。俄罗斯仍然自视为全球大国,任何影响力的丧失都将引起克里姆林宫不安。最近9年来,俄罗斯努力恢复超级大国地位。不过,莫斯科之外很少有人怀疑,美国日益动摇的全球和经济霸权所面临的主要挑战,来自北京而非莫斯科。

与此同时,中俄民间交往蓬勃发展。10 年前,中国的抚远不过是个村庄,如今它已是一个繁忙小城,商品价格不到俄罗斯的一半。时下每天都有数百俄罗斯人光临,他们花不多的钱来个两日游,跟当地中国人讨价还价,而商贩也都很快掌握了俄语。23岁的俄罗斯游客伊戈尔坦承:“我还不会用筷子。”当地俄罗斯人进入抚远无需签证。这让抚远的商贩很满意,他们当中许多人来自中国其他地方。42岁的店主李文说:“我喜欢俄罗斯人。他们不挑三拣四。”

在哈巴罗夫斯克,很少有当地人认为远东会脱离莫斯科。尽管中俄彼此了解加深,但两国文化仍然大相径庭。中国人把俄罗斯人视为西方人。克里姆林宫面临的更紧迫问题是俄东西部日渐疏远的现实。

尽管中俄在不久前的军事演习中展示团结,但两国不再平起平坐。俄罗斯或许视中国为战略上抗衡美国的重要力量。但中国人心知肚明,是他们而不是俄罗斯会成为世界最新超级大国。据波布-罗认为,中国无意在战略上向莫斯科看齐,从而破坏北京与华盛顿更重要的伙伴关系。“华盛顿仍是全球唯一不可或缺的伙伴。 ” (作者卢克-哈丁,汪析译)

中俄确定华商货物转移时间,俄将处理现场违法行为

pic_68.jpg

大批商人在市场门口等着取货

N环球时报新晚

最近几天,有关“莫斯科将兴建大型中国商贸中心”的说法在俄罗斯媒体中流传,也令很多因切尔基佐沃市场被关闭而没有着落的华商精神一振。然而,切尔基佐沃市场紧急指挥部及莫斯科市政府7月30日对要建“中国城”的说法却含糊表态。莫斯科市长强调,就算建,也只能建在莫斯科大环外(相当于郊区)。

7月30日,莫斯科消费者市场与服务局官员在发布会上表示,俄方不会在切尔基佐沃市场原址上建立一个新的商贸市场,原址会用来兴建体育设施。至于外界关心的,是否会在莫斯科其他地方兴建大型中国商贸市场,目前还在研究之中。莫斯科市政府也发表声明说,莫斯科市“不可能建大型中国商贸中心”,“这样的中心只可能出现在大环外”。

对此,俄中国总商会的陈女士向《环球时报》记者表示,兴建“中国城”的说法可能只是猜测。目前很多华商在取货和找新市场的期间仍受到俄方勒索,请律师是总商会近期的主要工作。

另据报道,“华人华商大市场问题临时协调小组”与莫斯科市消费市场和服务局行动指挥部7月30日举行会晤,讨论了华商清理切尔基佐沃市场摊位及运出货物的事宜,并取得一定进展,在提货时间和现场秩序维护等问题上都达成了共识。“华人华商大市场问题临时协调小组”组长、俄罗斯中国总商会会长蔡桂茹说,经过交涉,俄方同意进一步采取措施以维护市场内秩序;同意中方临时协调小组和俄方行动指挥部成员共同检查市场内的违法行为;同意将华商进入市场清理摊位和运出货物的时间确定为9时至22时;同意及时到现场处理华商举报的违法行为等。蔡桂茹说,俄方有关工作人员的态度是“诚恳的、认真的”,希望大多数华商能够平安地将货物从市场内运出。

中新网7月30日电 据俄新网报道,俄罗斯移民局莫斯科分局新闻处处长扎琳娜??科尔尼洛娃29日向媒体透露,莫斯科分局工作人员2009年上半年将6000名外国公民和无国籍人士驱逐出俄罗斯,是去年同期的155%,去年上半年驱逐的外国人和无国籍人士数量为2300人。

科尔尼洛娃说:“外国人和无国籍人士都是根据法院决定驱逐出境的。在做出驱逐决议后5年内不会再向这些人发放俄罗斯的入境签证。”

科尔尼洛娃补充说,从年初起大约12万名外国人因违反护照签证规定被追究行政责任,因违反移民法律被罚款的数额为43020万卢布。

科尔尼洛娃指出,今年上半年发放的工作许可数量减少了一倍,从37.77万减少到17.79万。

科尔尼洛娃解释说:“这是因为莫斯科劳动力配额大幅度减少的原因。如果说2008年这种配额为60万的话,那么2009年计划发放的工作许可则只有20万。”

在俄罗斯经商的浙江商人们这两天总算可以稍稍松一口气了。记者在温州采访该市鞋革行业协会秘书长谢榕芳时获悉,经我国政府经贸代表团与俄方磋商,目前华商被扣在莫斯科切尔基佐沃市场内的货物正陆续运出市场。

记者今天连线温州市对俄贸易服务中心的业务经理张宋兴。他告诉记者,这两天,莫斯科切尔基佐沃市场内,华商被扣押的货物正在被分批次地不断运出。“每天都有被取回的货物运到我们的仓库里存放,如何安置大批取出的货物成了商人们眼下颇为头痛的事。”张宋兴说,尽管面临着安置和销售等一系列难题,但是货物能被拿回也就意味着商人们的损失将大大降低。

在俄联合华人华侨商会副会长、诸暨商会会长赵建华已经在俄经商15年,他告诉记者,现在切尔基佐沃市场周边的仓库不但租金翻了几倍,而且只要有空地,就会立即被排队等存的货物“填满”。“以前一个容量约为70立方米的集装箱,堆放的月租金为1000至1500美元,稍微远点的地方费用只要800至1000美元,现在每天的价格都在上涨,一些居民的院子里也被堆满了货物。”

“如果你想继续留在俄罗斯经商,就必须做到‘三合法’,即货物合法、经营合法和身份合法,‘灰色清关’的路子是走不通了。”谢榕芳说。

谢榕芳向记者透露,温州对俄贸易服务中心的负责人眼下正在与当地政府积极联系,准备在俄罗斯建立一个国际工业园区。该工业园区初步选定的建园地离莫斯科仅十几公里。

事实上,早在几年前,温州制鞋行业的龙头企业——康奈集团就联合黑龙江吉信集团在俄罗斯乌苏里斯克兴建了一个经贸合作区,将原材料或半成品从国内运到那里进行后期加工后,可以名正言顺地打上俄罗斯制造的标志,无需再受“灰色清关”之累。据了解,一双皮鞋从温州到莫斯科市场,灰色清关成本为5美元,而用半成品在园区加工成本才1美元,一双鞋能节约4美元。

“现在我们正在多方努力,力争尽早能办成此事。”谢榕芳满怀期待地说,希望能通过这一途径,让温州商人在俄罗斯获得永续发展的机会。

生意仿佛轮盘赌 俄罗斯大市场梦魇

有些心灰意懒的华商已打道回府,有些心有不甘的华商仍在坚守着希望

7月26日虽说是个礼拜天,单晓兰(应被采访人要求,采用化名)还是一大早就赶到了“一只蚂蚁”市场,希望能尽快把货弄出来。她和丈夫兵分两路,丈夫出门去另一个市场寻找新摊位了。

要在往常这个时间,她早已在市场租赁的摊位上开张营业了。“以前都是4点多钟就起床,洗把脸,弄口吃的,就赶紧坐地铁往市场赶。基本上五六点来钟就开始发包了。因为好多从外地坐大巴来进货的俄罗斯人已经在等着了。”单晓兰一口的江浙口音,听上去有些疲惫。

每天都有35000名左右的中国商人与单晓兰一起,像一只只蚂蚁一样,被淹没在这个庞大的市场帝国里。

自从6月29日莫斯科市政府以检查卫生为名关闭“一只蚂蚁”后,华商经历了将近一个月的煎熬。市场关闭导致货物无法提取,错过了销售季节。许多正往市场发送的货物因市场关闭给国内生产企业、贸易公司等关联方造成损失。

“当初市场管理公司说是要停业两天打扫卫生,让我们每个人交了1000卢布(30卢布大约兑换1美元),还要更换灭火器,又收了1600卢布。”单晓兰说。华商们以为市场很快就会重新开放,而且这个市场以前虽说也有过“动静”,但从来没有发生过像关闭这么大的事。

“倒包”的日子

“一只蚂蚁”市场准确的名称是莫斯科切尔基佐夫斯基集装箱大市场,形成于上世纪90年代初,占地200多公顷,因地处该市东区的伊兹梅洛沃小区而又被称为“伊兹梅洛沃市场”,中国人习惯按谐音叫“一只蚂蚁”市场,或统称“大市场”。这里是莫斯科乃至欧洲最大的服装鞋帽等日用品批发市场。在这里经营谋生的主要是中国人、越南人、土耳其人和独联体国家的人。

参与整个大市场管理经营的俄罗斯和外国公司有20多家,大多背景复杂,甚至有黑社会掺杂。其中最大的管理公司就是俄亿万富豪捷尔曼·伊兹梅洛夫旗下的ACT集团,“灰色清关”正是伊斯梅洛夫吸引大量国外商品进入俄罗斯,积累财富的重要手段。

有人说,“灰色清关”的生意,仿佛是一场“俄罗斯轮盘赌”,赌徒希望幸运的总是自己。

苏联解体之初,俄罗斯急需进口大量便宜货品。鉴于俄海关清关手续繁琐,关税混乱,为鼓励进口,简化海关手续,俄罗斯海关委员会允许清关公司为货主代办进口业务。

这些公司与海关官员联手,以低于法定关税水平的价钱将货物运入俄罗斯市场。清关公司将货柜清出关后就拉到商人指定的仓库,但是不出具任何单据证明。后来,此清关方式被推广到海运、铁运和汽运,统称为“灰色清关”。

“伊兹梅洛沃市场的整治行动是俄罗斯政府加强管理能力的一个重要表现,打击寡头伊斯梅洛夫也是其目标之一。”俄罗斯独立智库sova中心主席亚历山大·沃克夫斯基对《中国新闻周刊》说。

自从大市场被关闭后,单晓兰已经收留了几个走投无路的福建闽清人。


“‘跳楼’在市场里的说法是,有些老板把大量进货砸在手里,又急需资金,于是就以最低的价格抛出。但是现在真有人跳楼。”莫斯科北方华人商会会长关百新对《中国新闻周刊》记者透露了这么一件事。

有一位中国商人想尽办法把自己藏在货柜里的100万卢布卖货资金提出来了,开车走出市场没多远就被几个警察拦下。为了尽快摆脱纠缠,他拿出10 万卢布塞给警察。可是警察一看一下子就能拿出这么多钱,肯定是条“大鱼”,就要求其下车接受检查,最终在车上把所有的现金给查出来“没收”了。这名商人回到家连气带急,一时想不开就跳楼了。所幸楼层不高,只是受伤被送进了医院。

关百新,黑龙江五常人,现在的身份为莫斯科新旭集团总裁,俄罗斯中国和平统一促进会副会长。尽管他在大市场已经没有生意,但这一段时间也忙得焦头烂额,几乎把自己的几摊子生意全放下来,希望凭借自己多年来在俄罗斯建立的人脉关系,帮助华商尽快、尽量把损失降到最低。

7月25日在使馆召开的中国政府经贸代表团与华商座谈会上,关作为协会负责人发言时颇有些不平:“我们中国商人从国内发的是合格的产品,并提供了所有的证明文件,结果到了俄罗斯境内华商连一张纸片都没有得到,怎么货物就变成了走私品?华商就成了走私犯?”他认为,就是那些非法经营的物流公司和清关公司把华商引入了陷阱。

90年代初,自称“杀猪的出身”的关百新在远东跑生意,“倒包”,在苏联解体物质匮乏的时期,他淘得自己闯荡俄罗斯市场的第一桶金。

后来听人说莫斯科的钱最好挣,“一件皮夹克能卖到你想象不到的价格,即使傻子也能赚到大把的美金,只要你手里有货”。

关百新就在1995年用积攒的12万人民币批了6大包皮夹克,通过西伯利亚大铁路发到莫斯科。在火车上颠簸了一个星期到莫斯科后,手拿提货单到车站提货时,却被告知“货丢了”。关百新一下子傻了,而他身上只剩下50卢布,连一张回家的车票都买不起。

当晚,人生地不熟的关百新找到中国人聚居的地方——“中国楼”,这些楼被最早发了财的中国人包下来,再转租给中国商人一边住宿一边卖货。鼓足勇气敲了无数次门,遭到无数的拒绝,关总算遇到了一个好心的同乡收留他住下,暂时有了落脚地。

那时候来莫斯科“淘金”的中国人没有几个会俄语,又怕被敲诈,被人抢,就一起扎堆,并雇俄罗斯保安把门。这些“中国楼”由于人群混杂,人货不分,卫生条件差等原因遭到当地居民的投诉,最终被取缔。

身无分文的关百新靠着帮人卖货、借货卖货方式开始“自救”。每天一大早从别的华商手里借两件皮夹克走到与“燕山楼”隔条马路的“上八线”市场去卖。一个月后,关还上了住宿钱和饭钱。又过了一个月,关百新还上了所有的欠债。这时,他已经不满足于街头零售的小买卖了,他的眼光盯上了批发业务。

关百新把生意从“中国楼”转到了麻雀山对面的“卢日尼基体育场”批发市场,并且挣到了“大把大把的钱”。

1998年,关又开始转战“一只蚂蚁”市场,生意也越做越大。

但这时候,在市场做生意的风险却越来越大。中国人之间互相压价,俄罗斯对市场“封箱拉货”事件时有发生。就在1998年11月,俄税警部门查抄“兵营”中国商贸中心,华商损失近200万美元。

“灰色清关”此时已经成为俄罗斯轻工业进口的非常规贸易方式。它一方面为俄罗斯经济发展提供了必要的活力和投资,另一方面它为寡头所控制,蚕食俄罗斯的财政税收和轻工业发展。

2000年左右,普京任俄罗斯总统,打击“灰色清关”更加严苛。关百新决定放弃以前的低档生意,注册自己的正规公司,开始转战餐饮、旅馆、旅游业。目前新旭集团旗下有两家酒店,多家公寓,还有汽修、建筑等公司。


离开,或是坚守

并非所有人都有关百新的雄心和运气。吉林人李勇在“一只蚂蚁”打拼四年,从来没有回过一趟家。经历了此番折腾,他只想尽快回国。

李勇是在7月25日下午被俄罗斯强力部门带走的。

之所以用“强力部门”这个词,是因为他不知道抓他的到底是什么人,哪个部门的,什么原因。“说是警察吧,没看见戴警徽;说是移民局的人,也没有穿‘红马甲’,就是移民局在执行公务时都穿的那种印着字母的马甲。”据他事后分析,“应该”是移民局的,因为他们可以直接在护照上盖戳,之所以没穿马甲,可能是因为他们不是执行公务时间,而是“捞外快”。

“移民局人员”在他们出示护照后,一把夺过去,看都不看,直接就把他们往停在路边的大车上推。“我双手死撑着车门往回挣,结果屁股上挨了两脚。”当他和同伴被强行带上车一看,里面已经蹲了快30个人。

就这样,他们一车人被带到了一个“没有挂牌,也没有门牌号”的两层楼房里关了起来,并让他们拿钱“赎人”。“一个人5000卢布,有个越南人做中间人,再加500。”

他的同伴刚从国内来,不熟悉俄罗斯“国情”,因为不服气,争辩了几声,结果被直接在护照上盖了“黑戳”,这就意味着他的同伴必须在10天内离境——可同伴价值几十万的货还在市场内扣着。

李勇身上只有几百卢布,只好向朋友打电话求助。在俄罗斯人的指点下,他的朋友几经周折终于找到了那个地方,交钱完事。临走时,移民局的人还“好心”告诫他们,周一别到市场上去,移民局将派大批人员到市场进行检查,“我不想在这里再见到你们”。

李勇说,他已经和外地的俄罗斯货商说好了,价值200万卢布的货给50万卢布就可以打包带走。“我一天都不想再待下去了。这地方,让人哭都哭不出来。”

据记者了解,在最初的几天里,只有俄罗斯人才能搞到通行证,进入市场拉货。没有被叫到号的中国商人只好再次向一些保安和警察“塞钱”,以求尽快进入市场。李勇也花了20多万卢布的“好处费”。

俄罗斯媒体揭露说,在市场关闭的时候,很多货柜被撬开,藏在里面的大笔钱款不翼而飞。虽然俄官方宣称商人进入市场拉货不受阻碍,但实际上要想迈进自己租赁的货柜要过好几道警察和保安把守的关口,每一道关都得用钱疏通,从最开始的2万卢布,到后来的5万、10万卢布,有的甚至要加20万卢布。即使万幸保住了部分钱物也并不一定就是货主的,在市场外巡逻警察会随时把货车拦下。

单晓兰还是被挡在市场外。她原本想在今年暑假的时候让女儿飞过来团聚,签证都快下来了,不料出了这档子事。

其实,单晓兰夫妇也就是10年前刚来莫斯科的时候,去了一趟红场,还看了看列宁墓,其他什么地方也没去过。

没有拿到货的华商每天仍在“一只蚂蚁”苦盼;拿到货的华商已开始转向莫斯科南部的“留布里诺”等市场。有些心灰意懒的华商已打道回府,有些心有不甘的华商仍在坚守着希望。

(龚权对此文亦有贡献)

俄罗斯外贝加尔斯克海关28日宣布,俄方日前抓获了一名试图向中国偷运苏-27战机电子系统设备的中国企业家,目前正在对此事进行追查。

俄新社28日报道,俄外贝加尔斯克海关发言人尤里娅·费利波娃称,一名中国人试图通过外贝加尔斯克海关向中国运送苏-27战机的电子系统设备。“这一设备是21日在外贝加尔斯克通往满洲里的国际间汽车通行站被当地海关截获的。”费利波娃表示,被抓的中国人自称是一位企业家,说是应一位北京熟人的要求,从俄运出装有两件水泵设备的包装箱,他对箱中的物品并不知情,也没有对包装箱产生过任何怀疑。

上合组织国家研究中心高级顾问王海运28日对《环球时报》记者表示,这个消息“有些蹊跷”,他说:“中国从俄罗斯购买任何军需品一向非常谨慎,都是通过正当渠道进行,怎么可能通过走私的方式购买俄罗斯军火呢?”

中国军事专家戴旭表示,中国第三代战斗机水平很高,并且有能力制造同代次战机,没有必要走私苏-27战机的部件。

关于在莫斯科郊区修建“中国城”替代切尔基佐沃市场(又称“集装箱市场”)的消息,近来已传得沸沸扬扬,也令在俄罗斯经商的中国人充满期盼。

此前,俄罗斯最大的房地产企业之一——AFI公司与中国光大国际建设工程总公司(下称“光大国际建设”)联合宣布,将设立合资公司,投资7亿美元在莫斯科兴建可容纳8万~10万商户的“中国城”市场。

不过,AFI公司新闻部门主管伊万诺娃昨日告诉CBN记者:“我们同中方只是草签了合作意向。什么具体协议都还没有呢,更别谈(开工)建设了。”

合资公司“实现尚需时日”

光大国际建设总经理张怀璞此前称,“中国城”项目已经获批,俄联邦、莫斯科市的行政执法部门,如海关、移民、警察、税务、内务等,都承认“中国城”的合法地位,并出具了相关书面函件,AFI还承诺将协助解决清关问题,促成通关正规化(详见本报7月27日A4版)。

而伊万诺娃首先纠正了“中国城”这一称谓。她强调:“这只是个商贸中心。”她还特别强调,不要把这一项目同集装箱市场联系在一起,因为该项目从去年起就开始运作了,与集装箱市场被俄政府关闭一事毫无关系。

光大国际建设方面此前表示,“中国城”项目的一期工程,地上建筑物已经基本完成,预计容纳商户5000户。

而伊万诺娃告诉CBN记者,AFI公司当然也非常希望尽快落实同光大国际建设在该项目上的合作,但由于涉及很多问题,该项目近期开工“根本不可能”。

对于中文媒体所称的“光大国际建设和AFI将于月内在塞浦路斯设立合资公司”,伊万诺娃表示,此事的实现尚需时日。

CBN记者发现,2005年11月2日,北京市海淀区人民法院在当地媒体上刊登的部分“拒执人”(拒不执行生效判决者)名单中,有光大国际建设的身影。

该名单显示,光大国际建设当时拖欠了五六家材料商材料款280万元人民币。当时,该公司的法定代表人就已是张怀璞。

莫斯科市民宁愿建经适房

关于“中国城”未来的面积,目前也有两种不同的说法。光大国际建设方面此前表示,“中国城”项目总占地200公顷,与集装箱市场基本相当。

据莫斯科市政府的数据,集装箱市场的面积为72公顷。而俄媒体称,“中国城”总面积将为130公顷。

对于“中国城”的前景,俄罗斯有关方面倒是都很看好。俄半官方机构中俄经贸合作中心的管理局局长萨纳卡耶夫27日在一次记者会上表示,未来的“中国城”将是一个文明的市场。

俄罗斯一些专家也指出,考虑到来莫斯科批发轻工产品的商人来自全俄罗斯及中亚等地,因此不论是地理位置(科幸斯卡耶地区)还是交通运输,“中国城”要比集装箱市场有利得多。

不过需要指出的是,俄罗斯Metrinfo调查网就“中国城”项目进行的民意调查显示,只有18.9%的莫斯科居民支持在科幸斯卡耶地区兴建新的廉价商品市场81.1%的居民持反对态度,他们强烈要求政府在那里建设经济适用房。


AFI老板列瓦耶夫其人

AFI公司成立于2001年,在独联体国家中是最大的房地产公司之一。该公司2007年5月在伦敦上市,首次IPO募资14亿美元。去年,AFI公司的营业收入为30亿美元,其中10亿美元来自钻石生意。

AFI公司董事长列瓦耶夫是全球著名的钻石商、俄罗斯和独联体犹太人协会主席。他1956年7月30日生于塔什干(今乌兹别克斯坦首都)的一个犹太裔家庭,有4个姐姐,父亲是商人。

列瓦耶夫涉足的领域很多,包括房地产、建筑、电视台、旅游、电力、服装、酒店。其产业遍布俄罗斯、独联体其他国家、以色列、纳米比亚和南非等国。

列瓦耶夫同时拥有以色列、比利时、希腊和印度多重国籍。不过,此人虽在俄罗斯经商多年,却从1990年起一直拒绝加入俄罗斯籍。

近来闹得沸沸扬扬的关闭莫斯科切尔基佐夫斯基市场问题在中俄双方的共同努力下终于逐渐平息下来。此间分析人士认为,切尔基佐夫斯基市场的关闭意味着中俄民间贸易面临转型,在俄广大华商必须转变观念,改变过去的经营方式。

多种因素促俄关闭市场

首先,俄工业和贸易部长赫里斯坚科6月提交政府的一份报告显示,通过非法途径入境的商品不仅对国家税收造成巨额损失,而且不利于俄轻工业发展。报告主张打击以销售“灰色清关”和假冒伪劣商品为主的集散市场。

其次,俄消费者权益保护和公益监督局、最高检察院、联邦移民局、莫斯科市政府等部门指出,切尔基佐夫斯基市场内存在卫生条件恶劣、出售走私和假冒伪劣商品、非法移民聚居、危害社会治安等弊病,主张彻底关闭该市场。

再有,俄罗斯列瓦达分析中心最新民意调查结果显示,67%接受调查的莫斯科受访者对关闭切尔基佐夫斯基市场表示赞成。

“灰色清关”阻碍发展

中国驻俄使馆公使衔经济商务参赞高锡云说,中俄民间贸易在近20年发展中为两国经贸合作作出了应有贡献,其历史作用不容否定。但与其相伴而生的“灰色清关”等问题严重阻碍了中俄民间贸易健康发展。

在“灰色清关”的实际操作过程中,清关公司与部分腐败海关官员相互勾结,采取谎报货物或瞒报货值等手段,以减少税费成本为己牟利。而中国客商往往拿不到通关手续等证明,商品进入俄境内后不具有合法地位。

华商需改变经营方式

切尔基佐夫斯基市场是莫斯科乃至全俄罗斯华商最为集中的大市场。据俄罗斯中国总商会统计,在那里经营的华商大约有6万户。

俄国家杜马安全委员会副主席古德科夫日前表示,切尔基佐夫斯基市场应当关闭,但需要提前通知关闭日期,以便人们能够做好准备。

中国驻俄罗斯使馆临时代办李惠来说,华商要改变目前的经营状况,唯一的出路就是转变经营方式,走正规合法的经营道路。

中国驻俄罗斯使馆海关处参赞张建呼吁中国出口企业和商家认清形势,立足长远,认真学习和遵守俄罗斯的法律法规,彻底摈弃“灰色清关”的做法,走正规清关之路。

中俄合作拓宽正常渠道

近年来,中方不断加强国内出口环节的监管,清查不法货代,严把商品质量关。今年6月,中俄两国成立了中俄海关合作分委会,建立了规范两国贸易秩序合作的长效机制,这有利于双方未来提高通关便利化水平,消除“灰色清关”的违法现象。

此次中国政府经贸代表团团长、商务部副部长高虎城率领的代表团与俄方就关闭切尔基佐夫斯基市场问题达成三点共识:进一步发展中俄战略协作伙伴关系;进一步深化中俄双边经贸合作;通过友好协商,妥善解决市场关闭问题等。

分析人士认为,随着中俄经贸合作不断规范化和深入发展,“灰色清关”问题必然会得到彻底解决。

新华社记者赵嘉麟 卢敬利

目前,有货物被扣押在集装箱市场的华商称,俄相关部门不准他们从该市场的AST区取回货物。莫斯科东部行政区区长叶夫季希耶夫28日称,中国政府代表团当天上午亲临市场行动指挥部后,这一问题已得到解决。

“那些华商跑得很快,我都不知道他们把货拉到哪里去了。”叶夫季希耶夫补充说。

他进一步表示,俄罗斯对中国公民不存在任何歧视,他们继续留在莫斯科工作是完全现实的。

莫斯科市市长卢日科夫27日向总理普京就集装箱市场的问题做了汇报。卢日科夫在报告中说,集装箱市场关闭后,大批华商和越南商人滞留俄罗斯,并涌向莫斯科其他市场寻找摊位。还有不少外国商贩联名上书,请求俄总统梅德韦杰夫关注他们的命运。卢日科夫在汇报中请求普京作出决断。

俄联邦移民局的资料显示,目前约有5.45万名中国人在俄罗斯经商。

莫斯科市移民分局局长卡尔波韦茨近日表示,曾在集装箱市场工作的中国人和越南人并不拥有市场摊位的产权。他认为,那些关于“集装箱市场关闭导致几十万外国人失业”的说法是企图把非法移民合法化。

据悉,集装箱市场由6家管理公司分片管理,它们掌握了43万个摊位。而这些摊位的头一道租户都是俄罗斯人。不论华商、越商还是其他外国人,在该市场都是以商业代理人、经理、辅助工作人员或搬运工的名义工作。他们中很多人的签证和工作许可即将到期。

上周,俄罗斯政府宣布正式关闭集装箱市场,并将于年底前将其夷为平地。

1  2  3  4  5  6  7  8  9  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