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凌晨,中国科学院战略性先导科技专项“应对气候变化的碳收支认证及相关问题”之“生态系统固碳”项目群系列研究成果,以专辑形式发表在《美国科学院院刊》(PNAS)上。 [详细]
航行在西南印度洋的“向阳红10”科考船最近特别忙。它不但忙着执行中国大洋49航次第三航段科考任务,期间还要跟各种前来捣乱的气象系统打交道。 [详细]
4月上旬,胜利石油工程公司沙特项目部SP124队优质完成了中石化在沙特阿美市场第一口含辐射井FDHL-700井修井作业。 FDHL-700井是一口天然放射性物质处理井。 [详细]
2013年,同济大学海洋与地球科学学院教授周怀阳“圆了多年的一个梦”,成为我国首位搭乘“蛟龙”号深潜南海考察的科学家。 5年后的4月17日,57岁的他再次出发,坐标仍是南海。 [详细]
为了抬高售价,商家给产品贴上了各种“高科技”标签:“可以防癌的量子挂坠”“除甲醛的负离子瓷砖”“抗疲劳的石墨烯内衣”……不少消费者为这些云里雾里的高科技产品大掏腰包,殊不知自己花高价买入的却是一些“伪科技”产品。 [详细]
前,一则“北斗地图APP预计5月1日上线”的新闻迅速刷爆朋友圈。报道指出,这是一款基于北斗卫星精准导航服务的基础位置服务工具,可为广大用户提供移动、实时的定位和导航以及基于位置的衣、食、住、行和商家信息服务。 [详细]
记者16日从国防科工局获悉,长征五号遥二火箭飞行失利故障原因近日基本查明,改进后的芯一级液氢液氧发动机完成多次地面热试车考核,验证了改进措施的有效性。 [详细]
她中等身材,齐耳短发,戴着一副金边眼镜,口音是标志性的山东腔。她看起来稳重而又时尚,镜片后的眼睛里透露出一种职业女性特有的坚定而自信的目光。她是王小云,从事密码研究工作。 [详细]
未来机器人将实现“人机共融”,即机器人和人的关系发生根本转变,由奴仆变为伙伴。“这就说明机器人的柔顺性还不够,其关节不像人的关节那样灵活,人手一个简单的撑地动作,对机器人都是极大的考验。 [详细]
人工智能可利用的数据有哪些?社交数据、棋谱、诗歌、病历……和它们比起来,有一种数据会将人工智能的高度拉升至寰宇,那就是卫星采集获得的数据。 [详细]
4月15日,“大洋一号”再次起航,从厦门奔赴南海执行综合海试B航段任务。在此航段中,又一探海利器——我国自主研发的4500米级深海资源自主勘查系统“潜龙三号”将迎来首次海试。 [详细]
近日,《今日美国》网站报道称,特斯拉公司、SpaceX CEO埃隆·马斯克宣布,旗下“超级高铁乘客舱”将进行测试,目标运行速度为音速的一半,并在1.2公里内完成刹车。 [详细]
记者日前从复旦大学微电子学院获悉,该校张卫、周鹏教授团队研发出具有颠覆性的二维半导体准非易失性存储原型器件,开创了第三类存储技术,不仅可以实现“内存级”的数据读写速度,还可以按需定制存储器的数据存储周期。 [详细]
这解决了国际半导体电荷存储技术中“写入速度”与“非易失性”难以兼得的难题。此次研发的新型电荷存储技术,既满足了10纳秒写入数据速度,又实现了按需定制(10秒-10年)的可调控数据准非易失特性。 [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