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通屏山|福建|时评|大学城|台海|娱乐|体育|国内|国际|专题|网事|福州|厦门|莆田|泉州|漳州|龙岩|宁德|南平|三明
您所在的位置:东南网 > 国际> 评论 > 正文

破除桎梏的中国担当

2017-05-04 10:03:23  来源:人民日报  责任编辑:陈曦   我来说两句

塑造国际新秩序不能靠“单打独斗”,而是要善于发动包括发达国家在内的世界各国和国际组织的积极力量共同参与。中国“兼世以达、独善则穷”的天下情怀,给世界以信心,让全球化更加有序地重新启航

日前,习近平主席提出,“要引导国际社会共同塑造更加公正合理的国际新秩序”。这一提法标志着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中共中央对国际秩序和全球治理的看法以及新形势下中国之世界角色的判断,迈出突破性、历史性一步。

进入新世纪后的10年,新兴经济体的群体性崛起为世界格局的悄然演变提供了契机。中国由改革开放的持续积累阶段开始转向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关键阶段,这一划时代的变化为新兴经济体群体性复兴注入了强大正能量。习近平主席在多个国际场合公开表示,“欢迎大家搭乘中国发展的列车,搭快车也好,搭便车也好,我们都欢迎”“不是要营造自己的后花园,而是要建设各国共享的百花园”,这种担当精神,展示了中国破除“零和博弈”“强权政治”等旧观念桎梏的大无畏勇气,也坚定了国际社会特别是新兴发展中经济体与中国携手改善和塑造国际秩序的决心。

中国的担当首先体现为勇于塑造的胆色。旧秩序的调整和变迁,背后是对既得利益的挑战和重构。“塑造”二字带有鲜明的主动性和施动色彩,这种“知行合一,贵在行动”的风格一直为习近平主席所推许。大数据显示,习近平担任总书记以来的公开讲话中也多次直接使用“塑造”一词。例如塑造中国心、民族魂,塑造中国国际形象等。在二十国集团圣彼得堡峰会上,习近平主席大力倡导“努力塑造各国发展创新、增长联动、利益融合的世界经济”。

习近平主席鲜明提出“要引导国际社会共同塑造更加公正合理的国际新秩序”。与传统表述相比,“塑造国际新秩序”秉持了主动施行的一贯风格,在高度上更进一层,超越了“由中国看世界”的视角,进入了“以天下观天下”的新境界。特别是在世界上唯一超级大国的领导人大力宣扬本国优先,开放世界经济体系面临逆全球化威胁的大背景映衬之下,中国“兼世以达、独善则穷”的天下情怀,给了世界让全球化更加有序地重新启航的信心。

中国的担当同时体现为善于引导的智慧。塑造国际新秩序不能靠“单打独斗”,而是要善于发动包括发达国家在内的世界各国和国际组织的积极力量共同参与,引导各方“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全人类的命运从来没有像今天这样紧密相连。习近平主席不仅提出了共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中国方案,为缔造更加公正合理国际新秩序指明了方向,为国际社会勾勒出一个持久和平、普遍安全、共同繁荣、开放包容、美丽清洁的新世界,而且还发起倡议、提出了共建“一带一路”这一迈向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具体路径。

“一带一路”是带有鲜明中国印记、蕴含博大中国智慧的一条路。以往的国际合作往往遭遇“公地悲剧”的困境。原因在于,旧式的公共产品提供模式,一方面强调大国或霸权国家对国际事务的垄断地位,另一方面又放任其他国家对公共利益的单方面、无节制占用。国际合作也会因为公共产品的耗竭而崩溃。在中国传统观念之中,“公”的含义更加丰富完整。数千年前的井田制中已有“公田”一说。这里的“公”包含“公共责任”的意思,即其他人有义务或责任耕作公田。以此为前提,当其他人遭遇天灾人祸时,公家进行赈济的义务才有力量施行。这里,责任与权利,或者说公共产品的生产与消费是统一的。不仅如此,“公”还有“公族”的含义,即公共产品的生产、消费都是在较有能力的群体组织之下有序开展的。习近平主席关于“世界的命运必须由各国人民共同掌握,世界上的事情只能由各国政府和人民共同商量来办”“作为大国,意味着对地区和世界和平与发展的更大责任,而不是对地区和国际事务的更大垄断”的主张,正是对中国传统智慧的继承与发展。中国也是秉持这些观点,以共商共建共享原则推进“一带一路”建设。

中国的担当还体现为悯于贫弱的仁义。公正合理的国际新秩序应更充分体现包容性。中国曾经积贫积弱,特别理解发展中国家渴望削减贫困实现发展的诉求,并愿意为之努力。习近平主席特别强调“正确义利观”,强调“中国发展是世界的机遇”,不仅体现在中国的发展为其他国家特别是发展中国家提供了更多商品、服务、投资和就业机会,体现在中国多次宣布无条件免除重债国和最不发达国家到期政府无息贷款债务并提供其他援助,也体现在中国通过倡建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等新开发机构的机制创新上。通过联合发达及新兴经济体为发展中国家“授渔”“造血”,中国身体力行“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的仁义,为引导国际社会共同塑造国际新秩序做出中国贡献。

(作者为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经济与政治研究所副研究员)

打印 | 收藏 | 发给好友 【字号
今日热词
更多>>福建今日重点
更多>>国际国内热点
  • 新闻图片
更多>>娱 乐
  • 点击排行
  • 三天
  • 一周
  • 一月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网站地图 | 网站公告 |
国新办发函[2001]232号 闽ICP备案号(闽ICP备05022042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编号:35120170001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 闽网文〔2019〕3630-217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移动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证号:1310572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闽)字第085号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 (署)网出证(闽)字第018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闽B2-20100029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闽)-经营性-2015-0001
福建日报报业集团拥有东南网采编人员所创作作品之版权,未经报业集团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传播
职业道德监督、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91-87095151 举报邮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闻道德委举报电话:0591-87275327
全国非法网络公关工商部门举报:010-88650507(白)010-68022771(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