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通屏山|福建|时评|大学城|台海|娱乐|体育|国内|国际|专题|网事|福州|厦门|莆田|泉州|漳州|龙岩|宁德|南平|三明
您所在的位置:东南网 > 国内> 社会 > 正文

人民日报盘点各地过端午习俗:秭归端午比年大

2015-06-20 07:42:27  来源:人民日报  责任编辑:林雯晶   我来说两句
分享到:

  海南龙舟赛。新华社记者 郭程摄

  秭归龙舟赛。郑家裕摄

  秭归孩子们洗艾叶浴。郑家裕摄

  包粽子。郑家裕摄

  汨罗老艺人雕龙头。黄松柏摄

原题:五月五 过端午新丝缠角粽 蒲酒话升平

核心阅读

“粽子香,香厨房。艾叶香,香满堂。桃枝插在大门上,出门一望麦儿黄。这儿端阳,那儿端阳,处处都端阳。”

端午节是我国最古老的节日之一,也有多达20多个别名,比如端五节、端阳节、重五节、重午节、天中节、夏节、五月节、菖节、蒲节、龙舟节、浴兰节、屈原日、午日节、女儿节、小儿节、地腊节、诗人节、龙日、午日、灯节、五蛋节等等,堪称节日别名之最。

端午节也是我国首个跻身世界“非遗”的节日——2009年,这一申遗项目由湖北秭归“屈原故里端午习俗”、黄石“西塞神舟会”以及湖南汨罗“汨罗江畔端午习俗”、江苏苏州“苏州端午习俗”共同组成。

湖北秭归

端午比年大

本报记者 程远州

●“节分端午自谁言,万古传闻为屈原”。在屈乡,所有的端午民俗都与屈原有关

“端午比年大,姑娘回娘家。”6月18日,家住屈原故里湖北秭归茅坪镇的周琳已经被接回了娘家,“躲端阳”。秭归民间传说,五月五日为恶月恶日,诸事多需避忌,娘家人一定要把已出嫁的女儿接回来避恶。“躲端阳”的另一个版本则与秭归得名有关。“屈原有贤姊,闻原放逐,亦来归,因名曰姊归”。

“节分端午自谁言,万古传闻为屈原”。在屈乡,所有的端午民俗都与屈原有关。

周琳在院子里布置好盛满艾叶水的木盆,让5岁的儿子小亚坐进去洗澡,自己转回厨房给母亲帮忙:包粽子、煮盐蛋、泡雄黄酒……雄黄酒泡好的时候,坐在木盆里的小家伙就不耐烦地嚷嚷开了,周老爷子笑着走来,将雄黄酒涂在小亚的耳、鼻、额头、手、足等处,“防虫防毒,灵着呢”。

古老的风俗独具巴楚特色,艾蒿、菖蒲搭彩,扎“凤”扎“虎”或扎“人”,形象逼真。家家户户在门顶上挂变形的兽类吞口,贴上佛纸,屋内横梁上则倒挂筛子和圆镜等,用于祈福消灾、驱邪避祸。

在秭归,一年有三个“端午”:农历五月初五是“头端午”,五月十五是“大端午”,五月二十五是“末端午”。秭归民俗文化专家郑承志介绍,三个端午,实际透出秭归人作为屈原亲人、家人的无限追思。传说中,五月五是屈公祭日,五月十五开始为屈公办丧事,二十五丧事结束。

秭归纪念屈原还有一个特别的节目——骚坛斗诗。郑承志介绍,自明代起,秭归乐平里农民自发组织诗社,在端午节时相聚于屈原庙拖长声音吟诵屈原的《橘颂》《离骚》等名作,自己也创作诗歌,成为屈乡独特的人文传统和景观。

端午未到,秭归县茅坪镇大街上的早餐铺子里,早已摆上五彩的丝线捆绑的碧粽。“有棱有角,有心有肝。一身洁白,半世熬煎!”在秭归,粽子不只是一种食物,更是一种文化。

屈乡神话传说,神鱼驮屈原而还,众人聚于江边和龙舟,投粽入江,既是犒劳神鱼也是让它们食粽后背驮屈原更有力量。

其实,在秭归过端午,除了粽子,更常吃的是粑粑。如今,民俗稍改,更有美感的粽子成了端午节的主角。今年的秭归端午文化节上,“寻找粽子王”成了热门活动,主要包括包粽子、创意粽子秀和吃粽子。截至6月18日,“寻找粽子王”活动已经进行了9场海选,近3000人参加比赛。

秭归端午节最大的亮点在于峡江险滩赛龙舟。“全国处处划龙舟,唯有秭归特不同”。秭归龙船多、形体样式多,各乡镇都备有龙船,多由工人自行打造,多者坐42人,小者坐20人;参与人多,忙完夏收的农民、回乡的青年,都踊跃“划一把”;赛法多,两舟赛、拖艄赛、多舟赛、直划赛……峡江之上,龙舟竞渡,蔚为壮观。

由于今年徐家冲港湾正在施工建设中,水上龙舟赛改成了旱地龙舟赛,即在龙舟前后安装两组车轮,坐在龙舟最前方的选手擂鼓助威,并用脚控制龙舟的行进方向,而身后的选手每人手中握着两根木棍用力撑地,在旱地上“划船”,先到终点者获胜。

“宁荒一年田,不输一季船”。无论水上陆上,两舟相争,总要拼力斗个胜负。积攒一年的力量此时爆发,山乡村寨全体出动,为自己的队伍、心仪的赛手摇旗呐喊,热闹喧天。

拖艄赛则是在船数少时进行。两三只船,一只船亮艄,另一只同意,也亮艄以应,于是船倒划,将艄搭上坡岸。筛锣后,划手用力划水,将艄拖下水来,竞划渡江。

湖北黄石

送龙舟 打龙舟

本报记者 程远州

●“装饰楼船送屈子,疫气亦随之以去。”西塞神舟会自古以来就是西塞山最隆重的盛会

6月18日,道士洑神舟宫,新制作完工的神舟上,楼台亭榭,雕梁画栋,108位舟神形态各异,栩栩如生。神舟静立,等待着农历五月十八的登江远行。那一天,伴随着日夜不息的楚剧大戏唱词,四面八方的民众以及周边各市区的数万游客会陆续赶来向神舟许愿求福。

“西塞神舟会”,又称“西塞龙舟会”。自古以来就是湖北黄石西塞山道士洑民众一年中最隆重的盛会。

相传屈原投江后,人们预测尸体需10天左右才漂流到西塞山。于是,西塞道士洑村操办送龙舟活动的“厘头会”,扎制“神舟”一艘,将屈原大夫请到神舟上,恭送入江。解放后该活动曾一度中止,直至1984年恢复。从每年农历四月初八设计扎制神舟到农历五月十八送神舟下水,历时40天,是目前国内端午节期间历时最长的祭祀活动。

黄石民俗文化研究者张承良介绍,神舟制作一定要在封闭环境中进行,以使其免受污秽。五月初五零时,要为制作完毕的神像、神物点光。五月十五零点,是神像、神物登舟之时,俗称登趸。五月十六,神舟巡游。八名壮年男子抬着神舟,各家各户插上艾蒿、菖蒲,在门前摆好香案,放好糕点、水果、米粑、茶水等供品。等神舟过时,燃香烛、放鞭炮、洒茶米。五月十八一大早,村民纷纷前往神舟会厨房讨要米粥,回家同家人共食。乡音里,粥、足同音,意在求得食足。

五月十八10时,神舟出宫。12时,神舟起程远航,八位壮年男子抬起“神舟”,旌旗开道,民乐齐奏,炮竹齐鸣,人如潮水,齐送“神舟”直奔长江江边。由专人将神舟安放在一座草趸之上,由一小船牵引至长江主流。民众祈祷着目送“神舟”东去。

“装饰楼船送屈子,疫气亦随之以去”。在西塞山周边地区,人们也视龙舟为瘟神,下游民众恐其靠岸带来灾祸,每当龙舟经过之时,一旦发现偏离航道靠近岸边,就毫不留情地将其推入江中。时间一长,人们将此做法称为“打龙舟”,特别是下游的茅山与九江附近农村,更是将“打龙舟”视为一年一度一项有趣的活动与游戏。

龙舟漂流两天两夜就会抵达九江。过了九江,龙舟或被风浪打翻,或自沉江底。在黄石市及周边地区,举行龙舟活动的仅西塞山一地。湖北省群艺馆调查研究部主任朱林飞认为,民俗学注重习俗的原生态,神舟会经过2000余年传承,还能保持完好形貌,实属难得。

打印 | 收藏 | 发给好友 【字号
心情版
相关评论
今日热词
更多>>福建今日重点
更多>>国际国内热点
  • 新闻图片
更多>>娱 乐
  • 点击排行
  • 三天
  • 一周
  • 一月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网站地图 | 网站公告 |
国新办发函[2001]232号 闽ICP备案号(闽ICP备05022042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编号:35120170001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 闽网文〔2019〕3630-217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移动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证号:1310572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闽)字第085号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 (署)网出证(闽)字第018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闽B2-20100029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闽)-经营性-2015-0001
福建日报报业集团拥有东南网采编人员所创作作品之版权,未经报业集团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传播
职业道德监督、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举报邮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闻道德委举报电话: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