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通屏山|福建|时评|大学城|台海|娱乐|体育|国内|国际|专题|网事|福州|厦门|莆田|泉州|漳州|龙岩|宁德|南平|三明
您所在的位置:东南网 > 国内> 社会 > 正文

学生关注马航失联被批应安心读书 教育功利化显现

2014-05-31 08:59:17  来源:半月谈  责任编辑:陈玮   我来说两句
分享到:

一位同学关注马航失联客机,却遭到同学、家长、老师一致批评:这关你什么事,安心读书才是你的本分,考不上好大学就没有好工作。批评的背后,隐含的是教育的功利化,社会责任感的缺失。尽管老师家长也有自己的无奈,但是还是应该尽可能教育孩子拥有健全的人格、宝贵的品质、正常的价值观,做一个健康向上有责任感的公民。

学生论坛

不该两耳不闻窗外事

宁夏隆德县隆德中学 惠金鑫

我是一个喜欢和外界打交道的人,我总会利用手中的资源,比如网络、报刊、广播等来获取信息。虽然正值高三,学业负担重,但我已经养成了习惯。因为我觉得,现在的世界高度一体化,无论发生什么,或多或少都会与我们有些联系,对我们有一定影响。不仅如此,闻窗外事可以培养世界视野,扩大丰富知识面,从另一种角度也能丰富精神需求。

如今课业负担重,尤其是高三,几乎没什么时间与精力去了解课业之外的事,但这样只会把人学成“呆子”,不懂得理论联系实际,知识面窄、思维僵化。马航失联牵动着我的心,我一直也在密切关注,它在哪起飞,经过哪里,最后失联地点,我都想弄清楚。因为特别关注,我还在地图上查找这些点,结合网上的各种分析研究,将学过的地理知识温习了一遍。结果一模竟然考到了这片区域,我一下得了高分。

“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读圣贤书”的专注精神值得我们学习,但现今社会,我们应在学好科学文化知识的同时,多了解学习以外的事,这不仅不会影响学习,反而有利于我们的学习,扩大我们的视野,丰富我们的头脑,培养我们更高层次的修养和追求。这才是更重要的。

被迫养成的坏习惯

黑龙江科技大学 于云绚

记得我上中学那会儿,在学校里一听说什么奇闻趣事或者新闻大事,回家都会兴冲冲地讲给爸妈听,可是每次都被老爸老妈回报一句冷冰冰的“好好学你的习,管那么多干吗”。可能从那时候起,我的潜意识里就形成了一种观念,就是学生就应该好好读书,不应该管其他的。因此我也就养成了不关心时事的习惯。这个习惯,当时以为是对的,现在却让我深受其害。

大学的学习模式再也不像中学时候那样,只要你用功就有回报了。在大学里死读书的学生成绩再好也会被认为是书呆子,你若对社会上的事情不闻不问,一无所知,就和周围的同学很难有共同话题,无法融入身边的朋友圈子。

因为从小没有养成关注新闻,了解新鲜事儿的习惯,现在想“恶补”一下这方面的东西好与大家交流,可谁知竟也不是一件易事,因为很难对这方面的内容提起兴趣。特别是大学里想考研或者考公务员,而又对时事政治不感冒的同学,在这方面更是苦不堪言。

把握好关心的重点

江苏省常州市第一中学 周永江

依我之见,学生作为社会的一分子当然有责任和义务去关心、关注社会。我在家中也是如此,每次看电视看报时,家长也都会提醒不要只关注娱乐新闻,要把目光更多地投在与国家和社会息息相关的大事上。

对于高中生来说,面对高中政治学习的需要或多或少会把目光转向时政新闻,但小学、初中时,则更热衷娱乐新闻。结合自己的感受,我认为这或许没有什么对错,只是一个人成熟的过程,从兴趣点到责任需求的转变。如果一个人从小到大一直都完全不关注任何时事,我觉得他一定不是一个有抱负、有责任感的人。

自古便有“天下兴亡,匹夫有责”之说,更何况是处于新时代的我们,只要把握好关心的重点,不要走偏了路就行了。

关注社会,提升自己

河南省漯河市第四高级中学 黄晓忠

人之所以为人,在于其具有社会性,所以,把自己置身于社会之外,显然是不对的,也是不可能的,我们每个人都需要正确看待自己与社会的关系。

作为中学生,我们应该致力于学习,掌握更多的知识,实现更远大的抱负。与学习无关的事情,不去想,不去做,像网络游戏等,我们就是应该尽量远离,使自己更加投入地学习,但我们学习的目的又是什么呢?我认为,我们学习不是为了考试,也不是为了升学,而是为了更好解决个人和社会需要解决的现实问题,进而实现个人和社会的发展。

马航事件至今仍未水落石出,飞机去哪儿了,我们仍然没有答案。以后我们如果不向更深更广的领域迈进,就可能会出现更多问题。两耳不闻窗外事就是鼠目寸光、活得没有追求的表现。我认为只有时刻关注身边,关注社会,不断提升自己,生存才是有意义的。

老师观点

个人与社会紧密相连

河南省平顶山市第二高级中学 刘勤

不管是从个人与社会关系的角度,还是个人健康成长的角度,抑或是考试的角度看,我都不赞成学生“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读圣贤书”。

如果一个人面对别人的灾难苦痛,无动于衷、情感冷漠,真不知道学的知识用来做什么?一个人怎么可能做到别人悲恸不已自己还能平心静气学习?人是社会中的人,个人命运与国家命运、世界命运紧密相连,不能成为死读书、读死书的书呆子。

如果别人遭遇困境不管不问,当自己也遭遇困境或危难时,别人也袖手旁观,情何以堪?因此,即使我们不能给予实质性的帮助,至少可以从情感上、道义上声援,让处于困境中的人不感到孤单。

再说,“身在校园,心系天下”,是当代青年学生应有的情怀。当今世界是开放的世界,任何国家都不可能离开世界单独存在和发展,关心祖国的前途和命运,关注我国在国际社会中的作为,也是一个有担当的人的作为。

何况,时事政治在中学课堂上也是必不可少的一门功课,每学期、每学年都要考试,中招考试、高考政治都离不开时政。即使文综高考不单独考政治,考试内容也是以时政为背景的,研究生考试同样离不开时政。所以,单从增长知识,完成学业考试的角度,也不能不关注时政,不能不关注书本之外的东西。

关注时政,还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记得2008年汶川大地震时,当时在课堂上提到这件事,许多学生都哭了,很多孩子拿出自己积攒下来的零用钱,支援灾区,纷纷表示,不能去现场参加救援,也要好好学习,用实际行动支援灾区。课堂上同学们的学习积极性大大提高,学习效率特别高。

学生适度关注书本之外的知识、时事,不仅对学习有帮助,对人生也大有裨益。前不久,韩国“岁月号”客轮沉没,在课堂上我提议为包括4名中国公民在内的遇难者、失踪者默哀,结束后同学们表示,一定会珍爱生命,不虚度每一天。

“两耳闻得窗外事”未必不利于考试

山东省临沂市蒙阴县高都镇洪沟联小 张立美

近年来,随着素质教育的不断提倡,中考、高考中的语文学科作文题,政治、历史等学科的材料题,材料内容越来越密切联系现实社会和日常生活,不再局限于教材。如果学生“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读圣贤书”,那么对于这些材料就会感到很陌生,答题时可能无从下手,更不要说在语文作文中随手使用离我们日常生活很近的材料以及引用一些专家学者的观点。

可见,单从应试教育角度说,多关注书本之外的事,与中考、高考升学之间不但不矛盾,反而有助于应试,有利于提高成绩。老师还继续片面认为学生“两耳闻得窗外事”会耽误学习时间,实际上是对中考、高考试题新走向、新形势的不了解和漠视。

家长谈心

家长的无奈

网友 季廷

要说这事,你说我们做家长的不知道孩子应该关心时事吗?我们当然知道。可是考试怎么办?升学怎么办?再有责任心、自豪感,如果成绩不行,会有学校因为这个录取你吗?

我们不是说不让孩子关心身边事,也不可能说就想让孩子冷漠,那是我们自己的孩子,我们能不希望他们好吗?而正是因为这个希望他们好的愿望,直接导致了我们教育他们要好好学习,少关注其他事,不要过多牵扯学习方面的精力,以防将来没有机会实现自己的理想和抱负。

过来人语

老师、家长一定要正确引导

江西省峡江县肖家小学 习庆

我深深地记得高二分科那年,伊拉克战争爆发。我看着电视上无辜的伊拉克人民流离失所的画面,为他们感到可怜,更为美国的行为感到愤怒。在文理分科竞逐尖子班的关键时刻,我的心绪混沌于这场战争中,怜悯与愤怒充斥着我的心灵。

对于一个农村高中的学生,没有人为我正确地解释这个国际战争问题,没有人引导我走出这周而复始的怜悯与愤怒,我只能在日记中宣泄。所有人都在用语言和行为告诉我,现在是“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读圣贤书”的时候。我也理智地在我的课桌上贴上“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读圣贤书”来警示自己。

可是,那时热血气盛的我没能走出这漩涡。事情的结果就是成绩优秀的我落选尖子班。那年暑假我将那载满怜悯与愤怒的日记本烧了,我觉得是我不够懂事让自己落选。

人是有感情的动物,特别是各方面情感都处于成长敏感期的高中生,关注马航失联,同情马航失联中失去亲人的人们,渴望知道马航失联的原因,这是人类情感使然。如果作为长辈、老师,不加开导,只知遏制、批评,最后势必将孩子推入迷惘的漩涡,更加影响学习。如果老师、家长能用自己成熟的思想及时和学生交流讨论马航失联事件,对他们进行正确引导,让他们知道失联已是事实,让他们体会到有亲人的陪伴是多么幸福,让他们懂得做事要用心,以严谨的态度对待学习,就会少出现失误。如果担心孩子占用学习时间来关注马航失联,家长可以和孩子协商好,家长关注动向,有新的重要消息会及时告诉他们,孩子就能安心学习。

打印 | 收藏 | 发给好友 【字号
心情版
相关评论
今日热词
更多>>福建今日重点
更多>>国际国内热点
  • 新闻图片
更多>>娱 乐
  • 点击排行
  • 三天
  • 一周
  • 一月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网站地图 | 网站公告 |
国新办发函[2001]232号 闽ICP备案号(闽ICP备05022042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编号:35120170001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 闽网文〔2019〕3630-217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移动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证号:1310572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闽)字第085号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 (署)网出证(闽)字第018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闽B2-20100029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闽)-经营性-2015-0001
福建日报报业集团拥有东南网采编人员所创作作品之版权,未经报业集团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传播
职业道德监督、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91-87095151 举报邮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闻道德委举报电话:0591-87275327
全国非法网络公关工商部门举报:010-88650507(白)010-68022771(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