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体育的深意
2020-04-30 09:34:55 来源:新华社 责任编辑:陈培源 我来说两句 |
新华社北京4月29日电(记者 马邦杰)“完全人格,首在体育。”对于这句名言,北京第二实验小学校长、心理学教授芦咏莉用她丰富的理论研究与实践,提供了令人信服的注释。 近日,芦咏莉在北京市学校体育联合会大讲堂做了一个名为《体育与儿童发展》的线上演讲,被业内人士称为“振聋发聩”“醍醐灌顶”。她的演讲,既有脑科学、心理学方面的理论解读,又有简洁明了的数据展示,深入浅出,论述体育对于儿童身体协调发展、智力发育的重要性,“多元智力理论”和中国体育“头脑简单、四肢发达”的误区,以及实验二小在国内引领风气之先、实行“零点体育”三年多来的收获。 她严谨的态度、严密的论证,让人看到了一位学者求真务实的治学风范;她以人为本的育人理念、为国育才的教育目标,让人看到了一位名校校长朴素真挚的人文情怀。 为什么“体育是第一学科”? 有人说,芦咏莉把体育的光辉洒到了实验二小的每一个角落、洒到了每一个学生的心里。体育是实验二小最重要的课程,即使在考试日,如果当天天气允许,体育课和考试时间没有冲突,老师一定会把学生拉到他们拥有两百米跑道的小操场上。 芦咏莉2016年就任实验二小校长,旗帜鲜明地提出“体育是第一学科”的教学理念,当时有人不解:体育比语文数学还重要? “当我提出体育是第一学科的时候,有人就质疑:芦校长,你是不是在搞噱头?我诚实地和大家讲,如果不是因为我在小学工作,如果不是因为我面对的教育对象是6岁到12岁,我在提体育是第一学科的时候,可能要打一个小小的问号。我还是会很犹豫的。”芦咏莉说。 “但是当我面对12岁以下的小朋友时,我知道他们大脑皮层发展与脊柱的成长有很大的空间,他们10岁以前肌肉大动作的发展有非常重要的窗口期。如果我们抓住这些机会,我们将会为孩子一生的成长打一个非常棒的生物学基础。”她说。 孩子的身心发展,在儿童心理学博士芦咏莉看来,是个精细复杂的科学工程,如想做好,需要不辞辛劳研究国内外理论,进行实践。在这方面,三年多来,芦咏莉积累了大量心得体会。她作为一个研究学者,话语中有不少看似枯燥、实则有益的术语和理论。 她说:“孩子小时候,身体动作的发展和智力的发展是紧密相关的,而且有时直接反映出智力发展的水平和状态。小朋友在10岁之前有几个动作发展、肌肉发展的关键窗口期。如果你抓住了窗口期,小朋友得到良好的锻炼后,会形成良好的、深刻的、终生的肌肉记忆。肌肉记忆会在孩子成人之后的综合发展中发挥巨大的支撑作用。” 北京师范大学教授毛振明介绍,人的身体各项素质发展有各自的敏感期。比如,柔韧素质的敏感期大约是5到12岁,灵敏素质的敏感期大约是6到12岁,速度素质的敏感期大约是7到13岁……这些“窗口”是训练这些素质事半功倍的最佳时段,错过这些“窗口”的训练却会事倍功半。 |
相关阅读:
打印 | 收藏 | 发给好友 【字号 大 中 小】 |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移动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证号:1310572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闽)字第085号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 (署)网出证(闽)字第018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闽B2-20100029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闽)-经营性-2015-0001
福建日报报业集团拥有东南网采编人员所创作作品之版权,未经报业集团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传播
职业道德监督、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举报邮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闻道德委举报电话: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