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通屏山|福建|时评|大学城|台海|娱乐|体育|国内|国际|专题|网事|福州|厦门|莆田|泉州|漳州|龙岩|宁德|南平|三明
您所在的位置:东南网 > 国内> 社会 > 正文

从失信到失德 征信体系的门槛儿究竟在哪儿?

2019-05-31 20:32:34  来源:中国新闻网  责任编辑:周冬   我来说两句

【解说】近日,西安市人民政府出台了《西安市生活垃圾分类管理办法》,其中也将违反办法规定,拒不履行生活垃圾分类义务的个人不良行为信息,纳入个人征信系统。与此同时,北京市交通委拟对《乘客守则》进行重新修订并起草《实施意见》,拟对逃票、“霸座”、饮食、推销营销等不文明乘车行为纳入个人信用不良信息。未来,北京计划把不缴纳停车费的行为纳入个人征信系统。

【解说】其实此类事件不是首次,如果说霸座纳入征信尚可以理解,但是地铁吃东西,垃圾分类等等这些,是否有些小题大做了。

【字幕】新版征信,你怎么看?

【同期】(受访者 范梦娜)

现在征信就涉及的面比较广,就对于地铁上乱吃东西的这些人,还有就是对他们有一些约束,然后让那些懒惰的人能够更勤一点,对社会更好一点。然后对于社会上现在推行这种征信的,就对于那些地铁上乱吃东西的,还有那些欠钱不还的这种,然后对他们有所处罚,然后对他们有所约束,然后让那些守法的公民,对于他们也更公平一点。然后对于征信这种做法,我觉得很好,很赞同这种做法。

【同期】(郭先生)

不文明的行为只是一个人的个人行为,如果约束的话应该是从道德上进行约束,但是列入征信的话,可能是更加严肃的一种,从法律上的约束,我觉得这个跨度有点大。

【同期】(受访者 成花)

这样的话,就是我觉得社会的话在进步,然后这样的是使公民的素质啊各方面都会在提高。

【解说】近年来,中国在征信领域的建设取得了快速进展,新版个人征信报告里的信息涵盖了人们生活的方方面面。在任何地方的失信,都可能会被新版个人征信报告记录在案。个人征信有多重要?就连央行副行长陈雨露都表示:丈母娘挑女婿都要看“征信报告”了!

【同期】中国人民银行副行长 陈雨露

现在征信很多都用到了社会领域,我们看到很多女儿找男朋友,未来的岳母说,你得把人民银行的征信报告拿来看看。

【解说】2018年年底,高铁“霸座男”、“霸座女”事件一度成为了网络热议的焦点,面对“霸坐”行为,《广东省铁路安全管理条例》首次将“霸坐”行为记入个人征信, “霸坐”乘客为自己的行为付出沉重代价,民众也对这一处罚规定拍手叫好。

然而,随着城市管理部门尝到了征信的甜头,纳入征信的行为逐渐由失信行为变成失德行为。就引发了人们对征信准入门槛的思考,什么标准,什么类型,什么程度才能纳入征信?

【同期】(陕西省社会科学院专家 王晓勇)

这个征信制度他只能说是一个准法律制度,或者说是一个法律的补充。作为一个“准”的这样一个标准,它就会缺少一些法律的要素,谁来审判,谁来陪审,谁来监管,谁来去做公诉人谁来做律师,没有这样的一个完善的一个法律“要件”,这就是问题在这里面。所以这里面我们既然有这个征信制度,一定要由政府来监管,因为政府才是最合适的、公正的第三方。

【字幕】将不文明行为纳入个人征信 你怎么看

【同期】(受访者 符婷)

我的看法是挺支持这种的。因为像征信制度的话,它就比如像一些什么乱扔垃圾啊或者插队这方面的,有的人他不是不自觉遵守嘛,所以的话我觉得可以相关部门的话可以就是执行或者监督一下,让一些遵纪守法的人他们的个人权益得到保障,让一些那种就是不遵纪守法或者是不尊重别人的人,然后让他们约束自己的那个个人作风,个人能力跟那种看法什么的。然后我觉得这种体制的话还是比较好的。

【同期】盛先生

(像公共场所的一些不是很文明的行为,你觉得有没有必要被列入征信里面去)

我觉得没有必要吧,这只是一个个人处罚的行为,但他会对社会造成…… 呃……列入吧

(为什么你又觉得要被列入了)既然个人行为也会影响到社会秩序,那也可以纳入到一个个人征信的考量范围内,因为会对社会造成一定的影响。

【解说】对于新版征信的变化,网上也有热议。有些网友认为,,一些地方在建设和使用征信系统时,给人留下“牛刀杀鸡”的感觉。这些“小事”为什么要动用征信这种“大杀器”?

【同期】(受访者 郭卓武)

当然这个可能是有两方面的,一个就是它既既有好的一方面,也可能有一些就是弊端,就比如说会被一些有机可乘的人会利用这一方面,或者说是会有一些负面的一些影响,但是整体来说它是一个很好的一个事情。

【同期】(陕西省社会科学院专家 王晓勇)

一旦把征信制度涉及到了市民的这个道德规范,或者是对人的素质的评价的话,那么就有可能执法的度不好把握。有时候可能就是一件很偶然的事情,可能会被人误认为是一个道德素质问题。因为我们说世界上充满了偶然性,征信制度关键就在于它根据记录然后评价一个人。但是我们要知道所有的记录它只是一个记录而已,记录背后它的真相到底如何,这就需要我们去思考了。

打印 | 收藏 | 发给好友 【字号
今日热词
更多>>福建今日重点
更多>>国际国内热点
  • 新闻图片
更多>>娱 乐
  • 点击排行
  • 三天
  • 一周
  • 一月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网站地图 | 网站公告 |
国新办发函[2001]232号 闽ICP备案号(闽ICP备05022042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编号:35120170001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 闽网文〔2019〕3630-217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移动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证号:1310572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闽)字第085号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 (署)网出证(闽)字第018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闽B2-20100029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闽)-经营性-2015-0001
福建日报报业集团拥有东南网采编人员所创作作品之版权,未经报业集团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传播
职业道德监督、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91-87095151 举报邮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闻道德委举报电话:0591-87275327
全国非法网络公关工商部门举报:010-88650507(白)010-68022771(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