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通屏山|福建|时评|大学城|台海|娱乐|体育|国内|国际|专题|网事|福州|厦门|莆田|泉州|漳州|龙岩|宁德|南平|三明
您所在的位置:东南网 > 国内> 社会 > 正文

“一颗星星再亮,也没有整片星空美丽”

2018-04-21 12:49:11 窦菲涛 来源:《工人日报》  责任编辑:陈玮 陈玮   我来说两句

“一颗星星再亮,也没有整片星空美丽。”4月9日至13日,由全国总工会、国家网信办联合组织的2018年“中国梦·大国工匠篇”网络媒体采访团深入国防邮电产业报道优秀工匠人才,采访中有工匠这样告诉记者。

此次采访活动中,26名记者分赴各地,采访了国防科技、邮政、电信、电子信息等行业的24位工匠及其团队。这是自2016年大国工匠网络媒体行活动启动以来,组织方第8次组织记者深入一线采访报道大国工匠。

“工匠没有速成法”

“技能工作,只有喜欢了,感兴趣,才会绞尽脑汁琢磨怎么把它干好干精。”中国兵器工业集团西北工业集团有限公司数控加工工人朱力告诉记者,“自己一心想着怎么把铁疙瘩变成各式各样的零部件,看到亲手制造的产品,就很有成就感。”

车工王保森是中国航天科工集团有限公司的首席技师,他通过控制刀具的切面、弧度,就能找到加工点,做出漂亮的作品。“想掌握这些绝技,没有捷径,就是一遍遍地练。基本功练扎实了,解决问题时才能得心应手。”王保森说。

卫星素有“地面装调失之毫厘,天上观测差之千里”的特点,对总装工人的精度测量和调试水平要求极高。潜心精测领域20年后,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八院上海卫星装备研究所总装工人周恩杰练就一手“瞄得快、算得准”的本领,被称为研究所精测“第一人”。周恩杰坚信,“工匠没有速成法,工匠之心在于对专业的孜孜以求”。

从2016年4月开始,第44届世界技能大赛信息网络布线项目中国参赛选手梁嘉伟每天训练15个小时以上,手指被光纤扎破,就贴上创可贴继续练,手掌上的皮掉了一层又一层……他说:“要想登顶世界技能高峰,不吃苦不行。”最终,他荣获世界技能大赛金牌。

记者在采访20多位工匠中,发现他们的成功没有捷径,有的是能吃苦,勤钻研,是汗水和执着创造了奇迹。

“勇于创新,追求完美”

党的十九大提出,要建设知识型、技能型、创新型劳动者大军。对此,中国兵装集团保定天威保变电气股份有限公司的戚红十分赞同,“现在,我们要注重智慧力量,在创新上多下功夫,做学习型、创新型工人”。

戚红所在的切铁组有一条手工400线,剪板机属于冲剪设备,安全隐患很大。为保证员工安全,防患于未然,她带领班组成员制作了刀具安全防护板,解决了安全隐患,被评为公司改善提案一等奖。

汇流环是船载卫星天线上的一种重要部件,长期依赖进口,经常受到国外供应商的掣肘。南京中电熊猫信息产业集团有限公司钳工傅祥看在眼里,急在心头。他和同事们展开刻苦攻关,研制出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新型汇流环,一举打破国外产品的垄断。

“除了勇于创新,工匠精神还体现在追求完美上。”傅祥认为,工匠要保持对工作的专注与执着。而在中国原子能科学研究院核物理所维修工人苏胜勇看来,只要各行各业的从业者都能把工作做到极致,发扬精益求精、无私奉献的工匠精神,中国一定可以实现全面快速的发展。

“只有传承,才能升华”

一枝独秀不是春,百花齐放春满园。接受采访的24位工匠纷纷表示,一个人的能力有限,只有发挥团队的作用,才能创造出更大的业绩。

从业20多年,西安飞机工业(集团)有限公司的黄孟虎逐渐掌握数控设备维修中的系统、电气、机械三大维保技术,被同行誉为高端数控机床维修领域的“当代扁鹊”。在他看来,“经年沉淀下来的技术和经验,只有不断传承,才能有更广阔的升华空间。”

通过劳模创新工作室平台,黄孟虎带领团队总结多年工作经验编写《设备维修典型案例》《员工绝技绝招荟萃》等教材,组织技术授课,注重言传身教。在他带出来的23名徒弟中,不少成为独当一面的行家,如全国技术能手张向峰、航空工业特级技能专家侯灵、陕西省技术能手福大伟。

“一颗星星再亮,也没有整片星空美丽。”北京卫星制造厂的数控制造专家王连友认为,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将传统的“一师一徒”变为“多师一徒”,由多位高技能人才轮流对一名员工进行培养,让年轻人博取众长,掌握多种技能。

“没有一流的技工,就没有一流的产品。”作为天津市电子信息高级技术学校的高级实习指导教师,梁嘉伟深知培养优秀技能人才的重要。他说,“希望自己能把更多学生培养成高技能人才,让他们制造出更多的精品,让全世界的消费者都信任‘中国制造’。”

相关阅读:

打印 | 收藏 | 发给好友 【字号
今日热词
更多>>福建今日重点
更多>>国际国内热点
  • 新闻图片
更多>>娱 乐
  • 点击排行
  • 三天
  • 一周
  • 一月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网站地图 | 网站公告 |
国新办发函[2001]232号 闽ICP备案号(闽ICP备05022042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编号:35120170001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 闽网文〔2019〕3630-217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移动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证号:1310572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闽)字第085号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 (署)网出证(闽)字第018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闽B2-20100029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闽)-经营性-2015-0001
福建日报报业集团拥有东南网采编人员所创作作品之版权,未经报业集团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传播
职业道德监督、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91-87095151 举报邮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闻道德委举报电话:0591-87275327
全国非法网络公关工商部门举报:010-88650507(白)010-68022771(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