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通屏山|福建|时评|大学城|台海|娱乐|体育|国内|国际|专题|网事|福州|厦门|莆田|泉州|漳州|龙岩|宁德|南平|三明
您所在的位置:东南网 > 国内> 社会 > 正文

“珍宝币”被裁定为非法传销 国内外数万人陷入骗局

2017-01-03 07:11:28 李铁柱 张雅 来源:北京青年报  责任编辑:周冬   我来说两句

2015年相声演员姜昆在美国被卷入了一场涉及“珍宝币”的集体诉讼案中并成为被告(北京青年报2015年10月19日报道)。近日“珍宝币”案件有了新进展,美国联邦法庭裁决,美国富豪集团董事长陈力和员工等涉案人员违反多项证券法规,非法传销罪名成立,责令其退还非法所得。部分受害人的代理律师刘龙珠表示,这个裁决对受害人申请民事索赔有非常重要的帮助,他有信心在一年之内帮助受害人获得赔偿。

姜昆曾卷入“珍宝币”事件

“珍宝币”是由美国富豪集团2014年9月开始对外发行的虚拟货币,发行价为0.05美元。在美国富豪集团中文网站上,其自称“珍宝币”是“全球唯一和比特币一样,通过数字加密以提高珍宝币的安全性和透明度,可以合法在全球流通的虚拟电子货币”。

公开信息显示,美国富豪集团的前身是美洲矿业公司,美洲矿业公司从一开始就以开发琥珀矿的名义销售公司原始股。曾任美洲矿业公司顾问委员会主要成员之一的华裔杰森,此前接受北京青年报记者采访时表示,2014年年初,因为资金链断裂,公司负责人陈力提出发售珍宝币的设想。2014年9月1日,公示开始正式对外发行“珍宝币”。

根据官网介绍,购买者购买了“珍宝币”可获得公司的产品琥珀宝石,同时又将获得珍宝币增值获利。在销售方式上,会员注册成为“经销商”后,除了按照销售业绩得到销售奖,还可以得到互助奖。如果拉一个朋友投资10000美元,可获得7.5%的提成;如果拉人到两位数,就会再得到一个互助奖。美国富豪集团将这种方式称为“直销运作模式”。

相声演员姜昆的照片因出现在宣传“珍宝币”的照片中而遭到质疑,事后姜昆声明与该企业无关。

被骗者大多为低收入群体

北青报记者查询发现,“珍宝币”在国内已被打击多次。根据此前国内警方通报,2014年警方曾摧毁了一个涉及山东、辽宁、浙江、广东、广西、云南、河南、湖南等10多个省市的特大传销团伙,这个传销团伙以“美洲矿业”的所谓原始股为诱饵,疯狂收取会费近10亿元。2015年11月,浙江当地媒体报道,当年9月份,当地查处了一个涉嫌传销“珍宝币”的窝点,当时已发现该案吸收会员达300人,涉案资金达1000多万元。

“珍宝币”在美国也被指以传销方式来欺骗投资者。2015年9月,美国富豪集团被查封,后美国证监会对富豪集团董事长陈力及其拥有的13家公司提起了民事起诉。

美国证监会认为,陈力及其公司没有经过注册便发行、销售证券,且有在此过程中存在欺诈行为,违反了《美国证券交易法案》。

被骗者代理律师刘龙珠告诉北青报记者,“珍宝币”案截至案发时,受骗者至少有6.5万人,“还有很多没有经过统计的,粗略估计应该在十几万人”。在这些受骗者之中,有非常多的华人,也有其他国家的,“绝大多数都是退休老年人、失业者等社会低收入群体,被骗的钱都是他们省吃俭用的养老金、失业救助金”。根据刘龙珠的了解,在“珍宝币”刚开始销售的时候,因为看到有华人在买,其他国家一些人也跟着买,“在他们眼里,华人聪明,跟着华人买是可以赚到钱的”。

在购买的金额上,这些低收入群体每个人投入的数量可能并不多,因为收入不多,不少人只是投入了1000美元左右,但因为购买的人多,“被骗金额的总额应该超过两亿美元。”刘龙珠说。

“珍宝币”被裁定为非法传销

近日,美国联邦法庭法官对富豪集团的“珍宝币”案作出裁决,美国证监会起诉富豪集团董事长陈力胜诉。

法庭裁定富豪集团董事长陈力和员工等涉案人员违反多项证券法规,非法传销罪名成立,需要承担民事责任;法院对陈力发出永久性禁令;责令其退还非法所得。

在判决中,法院认为“珍宝币”骗局耗费数年、规划缜密,陈力没有认识到他的过错并且没有认罪悔罪,如果不发出永久性禁令,陈力在未来很有可能还会再犯。

“按照目前的进度,受害人有望在一年之内拿回投资,至少是部分的投资。”刘龙珠说,美国证监会的胜诉对于正在加州法庭向陈力索赔的受害人来说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

加州法庭的法官会将联邦法庭的判决作为依据,刘龙珠代理的被骗者的索赔诉讼可以说已经胜利了80%,陈力虽然可以上诉,但是联邦法庭认为陈力的诈骗事实没有问题,即使他上诉,改判的可能性也非常小。“另外,陈力除了承担民事责任,也要承担刑事责任,我相信联邦检察官一定会对他提起指控。” 刘龙珠说。

打印 | 收藏 | 发给好友 【字号
今日热词
更多>>福建今日重点
更多>>国际国内热点
  • 新闻图片
更多>>娱 乐
  • 点击排行
  • 三天
  • 一周
  • 一月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网站地图 | 网站公告 |
国新办发函[2001]232号 闽ICP备案号(闽ICP备05022042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编号:35120170001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 闽网文〔2019〕3630-217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移动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证号:1310572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闽)字第085号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 (署)网出证(闽)字第018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闽B2-20100029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闽)-经营性-2015-0001
福建日报报业集团拥有东南网采编人员所创作作品之版权,未经报业集团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传播
职业道德监督、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举报邮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闻道德委举报电话: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