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通屏山|福建|时评|大学城|台海|娱乐|体育|国内|国际|专题|网事|福州|厦门|莆田|泉州|漳州|龙岩|宁德|南平|三明
您所在的位置:东南网 > 国内> 社会 > 正文

腾冲旧城改造上演“全民挖玉” 专家:多为边角废料

2016-09-28 07:14:53 张帆 来源:北京青年报  责任编辑:唐丽萍   我来说两句

近日,云南腾冲因旧城改造引发大量市民进入道路施工场地昼夜挖掘玉石,并吸引了大量围观群众。对此,腾冲市政府表示,部分民众携带挖掘工具私自进入施工场地内实施挖掘行为,违反施工现场安全管理规定,易产生安全隐患。

爆料 云南腾冲现全民挖玉热潮

近日,有关“云南腾冲现全民寻宝挖玉热潮”的文章在当地人的朋友圈内热转,一条被普遍传播的文章描述道:“昔日的腾冲百宝街,家家雕玉件,户户闻机声。当年翡翠商人通过马帮驮回来的原石,开出来品相不佳或加工残留的碎玉,成为修路砌房的基脚,如今老城区改造,挖地一尺必有玉。电筒,锄头,男女老幼,全城挖宝,为玉而动。”

根据网传的一张夜晚拍摄的照片显示,有大量民众聚集在施工现场,其中不少人打着手电筒俯身寻找玉石。在一张拍摄于白天的照片中,有成年人带着年幼的孩子来到现场,孩子蹲在地上,用专门的工具挖掘泥土。而在另一张照片中,有人摆起了地摊售卖玉石,一些人被吸引过去查看玉石的成色。

挖玉

很多人并未挖到“玉石”

李先生是腾冲当地的居民,他告诉北京青年报记者,“全民挖玉”的地点位于腾冲市腾越镇光华路的其中一段,这两天该路段正在施工。

25日晚上六七点左右,李先生下班回家路过该路段,看到现场因为施工留下一个4米深的坑,“很多人都在那里挖玉石,基本上都是本地的市民,有的全家都出动了”。

李先生说,自己当即返回家中并带来一把小锄头,在现场一个人“开工”起来。“玉石都埋在土里,能不能挖到得看运气了,有的挖几十厘米就能挖到,有的挖一米也挖不到”。忙活了两个多小时,李先生说,自己挖到了二三十块小的玉石,“有钢币那么大”,大一点的玉石挖出两块来,“跟拳头差不多大的”。

但大多数人挖到的都是一些不值钱的“玉石”,也有很多人并没有像李先生那样幸运地挖到“玉石”。

卖玉

两块玉石卖了1200元

第二天中午,李先生带着头一天挖到的“宝贝”在施工工地一侧摆摊,“有10多个人也在那里卖”,李先生说,自己的生意一般般,两块“拳头大”的玉石卖出去了,一个1000块钱成交,另一个200块钱,而“钢币”大小的,则“一个都没卖出去”。

李先生说,身边一些摊主的情况和自己差不多,“大的(玉石)好卖一点,价钱差不多在1000到2000之间,小的(玉石)不好卖”。

李先生坦言,自己对玉石领域知之甚少,之所以来挖玉卖玉,是因为觉得“热闹”、“好玩”,而且“说不定能挖到值钱的东西呢”。

余女士也是腾冲当地的市民,平时也做点玉石生意。她说,25日开始,该路段施工工地“有大量玉石”的消息开始在朋友圈疯转。25日当晚,余女士来到现场,看到一些挖出玉石的人已经开始现场售卖。经过考察,余女士认为,“大部分的石头(品质)都不太好,不细腻,没什么颜色”

余女士说,“民众集体挖玉石”在当地已经不是首次了,“很多人提前就知道了,这边只要一开工,附近的人就都会去挖。”

专家

多为边角废料称不上品级

80岁的腾冲翡翠协会原会长杜茂盛老先生在接受媒体采访时称,现在腾冲棚户区改造涉及的光华东路、西路原来是腾冲内外城交界处,有很多珠宝商店和作坊,但因为当时加工技术差,只能做光面,加工的料也非常差,丢掉的边角废料更是不上品级,要想出现高档料想来是不可能的。

而资深民警黄先生表示,“多数人只是单纯地转发,以彰显翡翠之城腾冲的不平凡,具体有没有人挖到、挖到多少、值不值钱,这些没人去考证。”黄先生称,更多的反而是那些自己埋、自己挖、自己卖、自己买的职业“装家”在炒作,图的就是把手里积压的玉石打上“老城区现场挖出,一手货源,货真价实”的名头,以求卖个好价钱。

政府

“全民挖玉”易产生安全隐患

对于“全民挖玉”一事,腾冲市政府新闻办回应称:此次部分民众携带挖掘工具私自进入施工场地内实施挖掘行为,违反施工现场安全管理规定,易产生安全隐患。腾冲市政府新闻办提醒:广大市民和游客,不要轻易相信“一夜暴富”的传言,以免造成不安全事件。

同时,腾冲警方也提示:目前部分施工的大型机械已经入场,高压管线、水管和挖出的深坑都存在较大安全隐患,极易引发事故;且现场还存在有人恶意炒作、鱼目混珠销售玉石现象,请大家理性看待,注重自身安全,不要盲目跟风。

文/见习记者 张帆

打印 | 收藏 | 发给好友 【字号
今日热词
更多>>福建今日重点
更多>>国际国内热点
  • 新闻图片
更多>>娱 乐
  • 点击排行
  • 三天
  • 一周
  • 一月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网站地图 | 网站公告 |
国新办发函[2001]232号 闽ICP备案号(闽ICP备05022042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编号:35120170001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 闽网文〔2019〕3630-217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移动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证号:1310572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闽)字第085号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 (署)网出证(闽)字第018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闽B2-20100029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闽)-经营性-2015-0001
福建日报报业集团拥有东南网采编人员所创作作品之版权,未经报业集团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传播
职业道德监督、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91-87095151 举报邮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闻道德委举报电话:0591-87275327
全国非法网络公关工商部门举报:010-88650507(白)010-68022771(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