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通屏山|福建|时评|大学城|台海|娱乐|体育|国内|国际|专题|网事|福州|厦门|莆田|泉州|漳州|龙岩|宁德|南平|三明
您所在的位置:东南网 > 国内> 社会 > 正文

青藏铁路10周年特稿:忠诚写满唐古拉

2016-07-11 14:38:17  来源:中国西藏新闻网  责任编辑:李霖   我来说两句

这里,是唐古拉山脚下,海拔5061米,一个让人生畏的地方。

这里,又驻扎着一支让人顿生敬仰的部队——武警西藏总队那曲支队七中队。

21.jpg

图为武警西藏总队那曲支队七中队官兵看望慰问安多县雁石坪镇的孤寡老人。记者 麦正伟 周波 摄

自2008年组建以来,驻守在这里的武警那曲支队七中队就把传承弘扬“老西藏精神”作为自己的建队之本,面对最恶劣的自然环境、最繁重的维稳任务和最艰苦的生存环境,一茬茬官兵秉承“宁让生命透支,不让使命欠账”的坚定信念,在常人难以想象的大苦中挺起脊梁,建功立业,在挑战生命极限中把对党、对国家、对人民的无限忠诚写满唐古拉,确保了青藏铁路138公里唐古拉山无人区路段的安全畅通,先后5次被上级表彰为“基层建设先进中队”, 3次被表彰为“标兵中队”,成为武警西藏总队基层全面建设的一面旗帜。

当好青藏铁路的“守护神”

24.jpg

图为武警西藏总队那曲支队官兵正在青藏铁路唐古拉山段迎着风雪巡逻。记者 麦正伟 周波摄

青藏铁路是联通祖国内地和西藏的交通大动脉,被誉为“政治线”、“生命线”。“七中队担负着青藏铁路唐古拉山无人区路段138公里的巡逻任务,这里既是‘离天最近的铁路’,也是‘世界铁路海拔最高的地方’,整个任务区海拔都在5000米以上,常年有积雪暗冰,自然环境异常恶劣,条件极其艰苦。”武警西藏总队那曲支队七中队指导员魏海峰介绍说,中队巡逻通道是简易沙石便道,路窄坑多,沿途要穿过大小河流26条,翻越雪山25座,需要巡检的桥梁多达150余座、涵洞165个、沿线基站26个,环境险、任务重、风险高。在常年累月的巡逻中,官兵们始终牢记自己的使命与职责,与苦抗争、与险相随,经受着生理与心理的极限挑战,以坚定的信念、顽强的毅力、过硬的作风确保了任务圆满完成,确保了“天路”安全畅通。

26.jpg

图为武警西藏总队那曲支队七中队官兵踏着积雪认真巡检铁路桥梁。记者 麦正伟 周波 摄

正是为了这条“天路”的安全畅通,在风雪弥漫中,官兵下车徒步探路,被风刮倒后爬起来又继续前行;在冰雹狂撒中,官兵们在泥泞中推车前行,车轮带出的泥水经常溅在他们身上结成一张张“冰甲”,弹出的碎石常常击打在他们脸上划出一道道血痕,但官兵们从来没有被恶劣的自然环境吓倒,他们“迎着困难上、扛着使命干”,用实际行动践行着铮铮誓言——

23.jpg

图为武警西藏总队那曲支队七中队官兵在巡逻的铁路桥下雪地里午餐。记者 麦正伟 周波摄

一次,在巡逻返回途中,唐古拉已是漫天飞雪,气温降到零下,来时的路也被大雪覆盖,有人建议呆在安多县城等雪化了再走,中队长孙福林却说:“‘天路’安全一刻也不能松劲,不管有多大困难都应该克服。”说走就走,然而车子却在离终点20多公里的地方被大雪陷住了,此时有的路段雪层厚度已达30多厘米。要继续乘车巡逻已经不可能,车子熄了火,车厢里冷得像冰窟窿一样,大家穿着大衣挨挤着取暖还是冻得瑟瑟发抖。

“再这样下去人可是会被冻死的。”对于后果孙福林想都不敢想,他在经过一番思索后决定下车步行,距离陷车10公里外地方还有一处护路工住所,只要到了那里就有救了。就这样,10公里的路途,官兵们整整走了3个半小时。

当一行人跌跌撞撞到达护路工住所的时候,开门的藏族大爷还以为遇到了一群野人,透过门缝使怯生生地劲往外张望。已经冻坏了的孙福林上气不接下气地说:“大爷,快开门,我们是巡路的武警。”当藏族大爷看清楚他们衣服的时候才惊讶地说:“你们是七中队的吧,天神呀!你们怎么会在这?快进来,快进来!”“这次巡逻,官兵们都有不同程度的冻伤……”魏海峰哽咽着说。

25.jpg

图为武警西藏总队那曲支队官兵在巡逻中对铁路每一个设施的巡检都一丝不苟。记者 麦正伟 周波摄

在七中队,像这样的故事还有很多很多。在8年时间里,近3000多个日夜乘车巡逻中,官兵们累计巡逻近100万公里,先后跑坏了600多条轮胎,报废了13辆巡逻用车,109名官兵患有腰肌劳损,82名官兵患有腰椎间盘突出,但是在艰辛的巡逻路上,没有一名官兵叫苦喊屈。这是为什么?魏海峰说:“官兵们只有一个信念:自己苦点累点没啥,确保青藏铁路安全畅通永远都是第一位的。”

争做民族团结的“排头兵”

七中队在唐古拉山巡逻的铁路路段沿线牧民居住零星分散,交通不便、信息闭塞。官兵们认真深入学习贯彻落实“治国必治边、治边先稳藏”的战略思想,始终牢记“依法治藏、富民兴藏、长期建藏、凝聚人心、夯实基础”的重要原则,他们利用巡逻调整间隙,深入临近牧民家中助民为民,宣传党的路线方针政策,传递党的声音,定期送去一面面崭新的五星红旗,临走时还不忘把缸里的水挑满,留下中队的救助电话;每逢老兵退伍,官兵们都会自发地把自己的新旧衣物、被子、床单等无偿捐给雁石坪镇的孤寡老人和困难学生,给他们送去人民子弟兵对藏区群众的关怀厚爱。驻地群众深情地对记者讲:“看到七中队的官兵,我们就好像看到了当年修筑青藏公路的金珠玛米!”“看到七中队的官兵,我们就更加坚定了听的党话、跟党走的信心和决心。”

在日常巡逻中,官兵们经常还会顶风冒雪参与各类救助行动,在他们心里“无论群众遇到什么困难,伸出援助之手给予帮助都是武警官兵义不容辞的义务和责任。”

22.png

  图为武警西藏总队那曲支队七中队官兵救助游客时的情景。记者 麦正伟 周波 摄

2009年夏季的一天夜里,七中队值班室的电话铃骤然响起:“我们是一个多小时前在七中队灌氧气的青海现代国际旅游公司的,现在旅游车在唐古拉山下被陷住了,车上十几名香港游客出现了严重的高原反应,请你们帮帮我们吧。”

“你们别着急,我马上带人过来!”时任七中队中队长的巴桑立刻回应道。

当时,尽管是夏天,但唐古拉山的凌晨天气仍然寒冷,室外温度降到了零下二十多度。巴桑简单收拾了一下,把中队所有的大衣都拿上,带上几个战士就风风火火赶往出事地点。到达现场后,官兵们才发现车子陷进了路边的泥潭,大家不由分说,纷纷跳下车来,给车子绑上拖车绳。巴桑一边组织人员推车,一边让战士将携带的氧气袋和大衣交给反应严重的游客,并给他们发放高原安和红景天。经过20多分钟的努力,车子终于被推出了泥潭。此时,大家已是满身泥浆,像刚从泥里面钻出来一样,只剩下两只眼睛一眨一眨的。当游客提议凑钱给官兵的时候,巴桑说:“这有什么,有困难就来找咱们武警,我们是人民的子弟兵,为人民群众排忧解难是我们义不容辞的责任!”一席话赢得了香港同胞的热烈鼓掌,让他们感受到了祖国大家庭的温暖。此时,这已是午夜时分,看着旅游大巴车渐行渐远,在零下二十多度的低温下,官兵们并不觉得累,也没感到冷,反倒有一种帮助人的快乐跃上了心头……

8年来,武警西藏总队那曲支队七中队的官兵们为地方群众捐款捐物10万余元,累计参加抢险救灾任务107起,参与官兵2450多人次,抢救被困群众213人,转运物资160余吨,在驻守一方、造福一方中,赢得了各族群众的广泛赞誉,在唐古拉山高挚起了民族团结的亮丽旗帜。

“只要有七中队的官兵在,我们的心里就踏实。在青藏铁路唐古拉山段138公里的巡逻途中,每公里都在延伸着子弟兵对驻地群众的真爱。”安多县人大副主任、雁石坪镇党委书记占堆如是说:“真心换真情,随着警民共建活动的纵深推进,群众对党的认知更深了,军民的心更近了、情更浓了,群众基础也更加牢固了。”

做好卫国戍边“先锋队”

“风吹石头跑、氧气吃不饱;六月下大雪,四季穿棉袄;举目是雪山、遍地是荒原。”这是七中队驻地和官兵常年执行青藏铁路唐古拉山段138公里巡逻路的真实写照,恶劣的气候、生活、生存环境时刻考验着官兵的意志。魏海峰告诉记者,七中队70%以上的官兵都不同程度患有各类高原性疾病,由于气候恶劣,环境艰苦,只要在这里待了两年以上的官兵,指甲盖都变了样。在采访中记者看到:常人的指甲盖平整亮泽,而七中队官兵的指甲盖却呈暗黑色,且凹凸不平,指甲盖上仿佛用刀划过一样,长满了一条一条的棱子,官兵们却戏称是“指甲开花”。但这样的艰苦环境并没有吓住官兵们报效祖国建功西藏的一腔赤诚。原中队指导员刘军旺由于常年坚守在高原患有严重的胆结石、急性肠胃炎等多种疾病。2012年12月13日,刘军旺的病又犯了。起初,他并没感到什么异常,也没在意。到了凌晨两点,他发现这一次比以往任何一次都严重,才叫醒了通信员。他疼得躺在床上打滚,通信员看到他的时候,他快从床上掉到了地板上。通信员赶紧把卫生员叫了过来。

“你这是怎么了,指导员?”卫生员问。此时,刘军旺已是满头大汗,疼得讲不出话来,只是张着嘴、喘着气。

“快,快,快把指导员送到地区人民医院!”闻讯赶来的中队长孙福林叫醒驾驶员穆静强急切地说。

近4个小时的行程,车子终于抵达了那曲地区人民医院,穆静强赶紧挂了急诊。经过医生的紧急抢救,刘军旺醒了过来。医生检查后对刘军旺说:“这是长期缺氧加上水质太差引起的消化系统疾病,加之你本身患有很多高原病,如果要彻底根治必须到内地去,我们建议为了你的身体健康最好远离高原环境。”刘军旺听了医生的话,半天没吭声。

“不是他不想走,而是他舍不得离开这里,舍不得离开这群朝夕相处的战友,舍不得守护青藏铁路的伟大事业啊!”魏海峰和官兵们含着泪对记者讲述道,闻讯赶来探望的妻子卢琴看到日渐消瘦的刘军旺,哭了,她握着他的手说:“军旺啊!咱不在西藏待了行不行,这里太苦了,咱想办法转业回家吧!”刘军旺听了却摇了摇头,说:“卢琴,在高原工作谁的身上没点儿毛病,许多战友的病情比我严重都还坚守在‘生命禁区’,我不能成为守卫青藏铁路上的一个逃兵,我一定要坚持下去。”

这,就是七中队的官兵,面对如此艰苦的生存环境,无惧无畏、勇往直前,坚定地践行着 “向有限的生命打张借条,把无限的忠诚献给祖国、献给青藏铁路、献给巍峨壮丽的唐古拉”的铮铮誓言。(记者 麦正伟 周波 王雅慧王晓莉)

打印 | 收藏 | 发给好友 【字号
心情版
相关评论
今日热词
更多>>福建今日重点
更多>>国际国内热点
  • 新闻图片
更多>>娱 乐
  • 点击排行
  • 三天
  • 一周
  • 一月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网站地图 | 网站公告 |
国新办发函[2001]232号 闽ICP备案号(闽ICP备05022042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编号:35120170001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 闽网文〔2019〕3630-217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移动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证号:1310572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闽)字第085号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 (署)网出证(闽)字第018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闽B2-20100029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闽)-经营性-2015-0001
福建日报报业集团拥有东南网采编人员所创作作品之版权,未经报业集团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传播
职业道德监督、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举报邮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闻道德委举报电话: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