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通屏山|福建|时评|大学城|台海|娱乐|体育|国内|国际|专题|网事|福州|厦门|莆田|泉州|漳州|龙岩|宁德|南平|三明
您所在的位置:东南网 > 国内> 社会 > 正文

明年将放开所有盐产品价格 普通食盐价格或下降

2016-05-06 07:15:36 吴涛 来源:中国新闻网  责任编辑:陈玮   我来说两句

中新网北京5月6日电(吴涛)备受关注的盐业改革终于破冰!国务院5日公布《盐业体制改革方案》,根据方案,从2017年1月1日开始,放开所有盐产品价格,取消食盐准运证,允许现有食盐定点生产企业进入流通销售领域,食盐批发企业可开展跨区域经营。

食盐价格放开后,是否会出现上涨?对此,多家机构的研究报告认为,预计普通食盐的价格会由于各方抢占市场出现下降。同时,随着食盐产销分离局面的打破,制盐企业有望分享到食盐销售利润,促进市场竞争;食盐品牌也会朝向多元化发展。

明年将放开所有盐产品价格

——普通食盐价格可能出现下降

对于盐业改革,老百姓最关心的是食盐价格的变动。方案指出,改革食盐政府定价机制。放开食盐出厂、批发和零售价格,由企业根据生产经营成本、食盐品质、市场供求状况等因素自主确定。

方案还明确了改革实施的时间表:从2017年1月1日开始,放开所有盐产品价格,取消食盐准运证,允许现有食盐定点生产企业进入流通销售领域,食盐批发企业可开展跨区域经营。

在盐改方案出台前夕,中新网(微信公众号:cns2012)走访了北京家乐福、沃尔玛等超市,发现目前市场上既有低价盐,也有高价盐,市面上最普通常见的食盐为350克袋装“中盐绿色深井碘盐”,售价1.8元左右;还有400克袋装“中盐深井低纳碘盐”售价2.8元左右;也有稍贵的250克袋装中盐三和园竹盐,零售价6.1元。

中新网随机询问了几位挑选食盐的消费者,对于这样的价格,其均表示“可以接受”。申万宏源的研究报告指出,食盐的价格便宜以及必需品的特性决定了消费者对其价格敏感度很低。

盐业改革后,食盐价格会出现怎样的走势呢?申万宏源的研究报告显示,预计放开后普通食盐的价格会由于各方抢占市场出现下降,但从长期来看,随着人们对健康意识的增强,食盐价格处于上涨的趋势。广发证券的报告也指出,制盐企业进入流通环节后,普通食盐价格有望下降。

需要指出的是,官方对食盐价格并非一放了之。方案中提出,各级价格管理部门要加强对食盐零售价格的市场监测,配合盐业主管机构采取措施,保持价格基本稳定,特殊情况下可依法采取价格干预或其他紧急措施,防止普通食盐价格异常波动。

鼓励产销一体 取消产销区域限制

——促进市场竞争 中高端食盐有望快速发展

方案提出,取消食盐定点生产企业只能销售给指定批发企业的规定,允许生产企业进入流通和销售领域,自主确定生产销售数量并建立销售渠道,以自有品牌开展跨区域经营,实现产销一体,或者委托有食盐批发资质的企业代理销售。

据了解,此前制盐企业不能在终端销售,只能将食盐按照出厂价出售给盐业公司,盐业公司再按照批发价转售给下游的企业,这个环节中大部分利润被盐业公司拿去,制盐企业的研发和创新积极性不高。

根据方案,盐改后,制盐企业也可以参与到流通环节和销售环节。对于这一改革带来的变化,国泰居安的分析报告指出,这让生产企业有望享受终端销售带来的利润,促进市场竞争。

盐改带来的另一个变化是,制盐企业可以用自有品牌开展经营等。申万宏源的研究报告指出,此前,盐的品质保证依靠国家信用背书,消费者对盐品牌认知度很低,放开后品牌营销的作用将大大增强。广发证券的报告也指出,受此影响,中高端食盐品牌将快速发展,利润也将重新分配。

此外,方案还提出,取消食盐批发企业只能在指定范围销售的规定,允许向食盐定点生产企业购盐并开展跨区域经营,省级食盐批发企业可开展跨省经营,省级以下食盐批发企业可在本省(区、市)范围内开展经营。

在外界看来,随着食盐产销区域限制的取消,地区垄断将被打破,近年来频现的“跨区域用盐”被罚事件也有望销声匿迹。

不再核准新增食盐定点生产、批发企业

——生产和批发食盐企业牌照资源将变稀缺

方案中还有一点值得注意,即不再核准新增食盐定点生产企业,确保企业数量只减不增,也不再核准新增食盐批发企业。

东吴证券的研究报告指出,受此影响,拥有盐业生产牌照的企业最受益,生产牌照资源将变得稀缺。

不过民营资本仍可进入食盐行业,方案提出,鼓励社会资本进入食盐生产领域,与现有定点生产企业进行合作;鼓励国有食盐批发企业在保持国有控股基础上,通过投资入股、联合投资、企业重组等方式引入社会资本,开展战略合作和资源整合。(完)

打印 | 收藏 | 发给好友 【字号
今日热词
更多>>福建今日重点
更多>>国际国内热点
  • 新闻图片
更多>>娱 乐
  • 点击排行
  • 三天
  • 一周
  • 一月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网站地图 | 网站公告 |
国新办发函[2001]232号 闽ICP备案号(闽ICP备05022042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编号:35120170001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 闽网文〔2019〕3630-217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移动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证号:1310572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闽)字第085号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 (署)网出证(闽)字第018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闽B2-20100029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闽)-经营性-2015-0001
福建日报报业集团拥有东南网采编人员所创作作品之版权,未经报业集团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传播
职业道德监督、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91-87095151 举报邮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闻道德委举报电话:0591-87275327
全国非法网络公关工商部门举报:010-88650507(白)010-68022771(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