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通屏山|福建|时评|大学城|台海|娱乐|体育|国内|国际|专题|网事|福州|厦门|莆田|泉州|漳州|龙岩|宁德|南平|三明
您所在的位置:东南网 > 国内> 社会 > 正文

学者:圣诞在中国宗教背景淡化 成放松聚会由头

2014-12-26 07:11:53 杨华峰 来源:CCTV《新闻1+1》  责任编辑:陈玮   我来说两句
分享到:

《新闻1+1》2014年12月25日完成台本

——没有圣诞,只有节!

(导视)

解说:

你扮圣诞老人,我穿传统汉服,你在外吃喝玩乐,我在校观看传统文化宣传片。

解说:

一所学校规定,谁过圣诞节就处分谁,一地方教育部门发文,禁止在校园内庆祝圣诞。

解说:

“中国人不过洋节”,“抵御西方文化扩张”,洋节年年过,今年争议尤其多。

新闻1+1今日关注:没有圣诞,只有节!

主持人:

晚上好,欢迎收看正在直播的《新闻1+1》。

我们先来共同看一张照片,身后的这张照片,拍摄在昨天下午的6点半左右,是北京的傍晚时分,这是一个长安街上的情形,车堵的是水泄不通。昨天是星期三,怎么会怎样?其实很简单,因为昨天是圣诞前夜。

我们接下来再看几张照片,这是在北京、南京,还有在上海、天津拍摄的,你看这些照片上人们的笑脸,是真把这个节当成一个盛大的节日来对待的。虽然他们当中的很多数,我敢肯定并不知道这个圣诞节的来历以及它的内涵是什么,但是这并不妨碍他们在白天工作之后,下班之后马上就投入到这个狂欢中去。

好了,在这些人狂欢的时候,我们也关注在西安有一所高校,那么这个学校是禁止学生过圣诞节,而且据学生说了,谁要过就处分谁。请注意,在这个学校里面还拉了一个横幅,“争做华夏优秀儿女,反对媚俗西方洋节”,这是西安。再来看,在长沙,这几个学生穿的很漂亮,穿的是汉服,他们手里面都拿着一个标牌,上面写着“抵制圣诞,中国人不过外国节”。

那么我们就说了,这个圣诞节的确它和中国的传统文化本是不搭旮的,但是在这样的一个寒冬里面,它为什么会掀起这么大的热情?又为什么有人会去抵制它?今天我们就一同关注。

解说:

这两天,一年一度的圣诞节陡然升温,圣诞节,国人过还是不多?成了大家议论的话题。

(2014年12月25日 下午三点 北京 国贸)

市民A:

跟我们中国人关系不是很大,现在有些商业炒作的话喜欢把这个节日炒起来,我们的话平时工作比较忙,所以对这个关注比较少。

市民B:

有人约就去,没人约我也不会特意去过这个节日,因为可以想象这种日子一定是消费场所都人员爆满。

解说:

在北京国贸这个外企聚集的地区,对待这个西方节日,很多人并没有安排时间庆祝。下午三点半,国贸所在的东三环车流量开始增大。事实上从昨天开始,不少出租车司机就感受到了路面上的变化。

出租司机:

今天长安街有点特殊点,有点堵的厉害。昨天主要是景点、娱乐的地方堵的厉害。

解说:

街道、写字楼、酒店门前的圣诞树和景观,为这座城市营造着节日的氛围,对于很多旅游者,这样的感受更加强烈。

外地游客A:

北京毕竟是咱们中国的首都,在这个节日上,不管是我们住的酒店,还是商场,感觉到这个圣诞节的气氛还是比较浓的。

记者:

你知道圣诞节是个什么节吗?

外地游客B:

一个可以送礼物的节日。

记者:

送礼物的节日,谁给你送礼物啊?

外地游客B:

圣诞老人。

记者:

那今年圣诞老人给你送了吗?

外地游客B:

送了。

记者:

送什么了?

外地游客B:

书。

解说:

在北京王府井商业街,圣诞节的“节味儿”看上去更浓,不管是不是了解这个节日,往来其中的人们很多都乐在其中。

(大妈唱圣诞)

记者:

真好,您这是特意学的吗?

市民C:

没有。经常不是,每年都有圣诞节,就听的来。

记者:

您知道圣诞节是个什么节日吗?

市民C:

是欧洲人的一个,就跟我们的春节一样。

记者:

花是圣诞礼物吗?

市民D:

对。

记者:

圣诞节您每年都过吗?

市民D:

每年都过。

记者:

知道圣诞节具体是一个什么节日吗?

市民D:

这个还不太清楚。

记者:

具体圣诞节是什么样的节日,您知道吗?

市民E:

什么节?

市民F:

我在想。

市民E:

圣诞嘛。

市民F:

耶稣诞生。

市民E:

都过就过呗。我们不是非要过的。

市民F:

因为我从小就过,就习惯了吧。然后到处的装饰挺好看的,就买,逛呗。

打印 | 收藏 | 发给好友 【字号
心情版
相关评论
今日热词
更多>>福建今日重点
更多>>国际国内热点
  • 新闻图片
更多>>娱 乐
  • 点击排行
  • 三天
  • 一周
  • 一月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网站地图 | 网站公告 |
国新办发函[2001]232号 闽ICP备案号(闽ICP备05022042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编号:35120170001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 闽网文〔2019〕3630-217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移动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证号:1310572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闽)字第085号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 (署)网出证(闽)字第018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闽B2-20100029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闽)-经营性-2015-0001
福建日报报业集团拥有东南网采编人员所创作作品之版权,未经报业集团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传播
职业道德监督、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91-87095151 举报邮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闻道德委举报电话:0591-87275327
全国非法网络公关工商部门举报:010-88650507(白)010-68022771(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