透视公积金管理漏洞:没有一个机构能够真正“管得着”
2014-07-20 20:41:02 来源:新华网 责任编辑:林雯晶 我来说两句 |
分享到:
|
漫画:“监”空 新华社发 徐骏 作 新华网北京7月20日电 最近,检察机关正在侦查一起有关某地公积金中心的案件,其营业部主任仅靠模仿前来贷款职工手迹的方式便轻松套取上千万元。 “新华视点”记者在全国多个地方走访发现,数万亿元的资金分散在全国几百个住房公积金中心,从部委到省、市、县多级公积金管理部门只是松散指导管理关系,监管看似完备,却没有一个机构能够真正“管得着”。 住房公积金领域大案频发,倒逼“九龙治水”“监而不管”的监管模式改革,但公积金联网监控年年成为工作重点,却年年难以实质性推进。 “多头监管”成“空头监管” 来自住建部的数据显示,截至2014年3月,全国实际缴存职工1.06亿人,缴存总额6.47万亿元,缴存余额3.27万亿元。而各地公积金管理中心所管理的公积金余额,从几亿到上千亿元不等。如此庞大的资金,成了一些人眼中的“唐僧肉”。 去年通报的吉林省通化市的公积金案,公积金中心原主任车世刚及部分下属居然违法挪用住房公积金高达11亿多元。 数万亿元公积金,到底谁在管理?根据现行的《住房公积金管理条例》,对住房公积金系统的监督主要由财政、审计、社会监督构成。《住房公积金行政监督办法》规定,住建部和省(自治区)住建厅分别会同同级财政、中国人民银行(分支机构)、中国银行业监督管理委员会(派出机构)等有关部门,也负有对各城市住房公积金管理法规、政策执行情况实施行政监督的职责。 事实上,从住建部至省级、市级、县级的公积金管理部门,各级之间只是松散关系。 江苏省苏州公积金中心副主任朱建明说,公积金的管理四不像:公积金中心不以赢利为目的,却掌管数以亿计的资金,采用的是属地监管模式,即所在地住房公积金的缴存、使用、账户余额等由属地政府负责监管,名义归本级政府的公积金管委会管理,实际上只是挂个名。中央有关部委、省里对公积金也仅仅是政策方面的监督。 “‘金饭碗’遭遇的是地方的‘土政策’。”湖北省黄冈市住房公积金管理中心主任黎胜国说,如果一家银行的支行行长,总是违规挪用存款用于炒股,即便侥幸没发生亏损,多数情况下也会被分行、总行监管部门发现并查处。而公积金都实行地方上的管理办法,“地方官员对你有啥指示不好不听,不然中心主任的帽子都被拿掉了。” 部分公积金中心异化成地方政府“自留地” 有公积金管理中心的主任反映,公积金中心成了地方政府的一亩三分地。越是欠发达地区,地方对公积金中心的监督越少,公积金渐渐成了政府性资金。 最突出的表现是银行想拉存款,地方政府为了找银行贷款也会“示意”公积金中心,选择特定的银行存款。这中间存在不少暗箱操作的问题,黑洞寻租行为时有发生。 湖北某地级市公积金管理中心相关负责人对“新华视点”记者诉苦:公积金的不菲金额成了地方和金融机构博弈的筹码。地方政府专门下发文件,与当地金融机构实行存贷挂钩,看各个金融机构给地方贷款多少,然后再考虑用公积金的钱给银行定向存款。当公积金存款到期转存或者有需要时必须得政府来批准,这样的事情很普遍。 上海财经大学不动产研究所副所长陈杰认为,按照物权法的规定,公积金的所有权属于缴存人,增值收益本该归缴存人使用,却也被地方政府拿走,公积金俨然成了不少地方的“小金库”。同时,对公积金的“监督权”形同虚设,想挪用很便利。 比如,在宁夏检察机关办理的9起公积金领域案件中,半数以上都是利用职务便利,擅自放宽审查审批条件,各被告人申请贷款的手续均没有购房合同(协议)书及首期付款凭证,还有部分贷款手续仅用了一张住房公积金贷款申请(审批)表,便将公积金款贷出。 此外,“金融机构”在待遇上也是“土政策”,公积金中心的管理者心理容易失衡。常州市住房公积金管理中心副主任魏平就坦言,常州公积金增值收入每年上缴当地财政3亿元,编制83个人,员工收入都是按照事业单位一刀切,自己相当于一个支行行长,却连他们收入的十分之一也拿不到。 |
相关阅读:
- [ 07-15]公积金制度呈现多方“不适”:增值收益归谁?
- [ 07-14]内蒙古一贫困县供电公司员工每月公积金逾1.2万
- [ 07-14]公积金每月逾1.5元 供电公司巨额福利曝行业鸿沟
- [ 07-13]贫困县供电公司一领导“公积金福利”每月逾1.5万
- [ 07-13]媒体称公积金多次出现存废之争 制度改革刻不容缓
- [ 07-12]媒体称住房公积金管理条例12年未修订遇存废之争
- [ 07-10]多地调整公积金存贷政策 专家称与调控政策松紧无关
- [ 07-09]媒体称公积金管理混乱源于既得利益者阻碍改革
打印 | 收藏 | 发给好友 【字号 大 中 小】 |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移动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证号:1310572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闽)字第085号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 (署)网出证(闽)字第018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闽B2-20100029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闽)-经营性-2015-0001
福建日报报业集团拥有东南网采编人员所创作作品之版权,未经报业集团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传播
职业道德监督、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举报邮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闻道德委举报电话: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