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通屏山|福建|时评|大学城|台海|娱乐|体育|国内|国际|专题|网事|福州|厦门|莆田|泉州|漳州|龙岩|宁德|南平|三明
您所在的位置:东南网 > 国内> 社会 > 正文

高等教育酝酿大变 600所地方本科院校将转向应用型

2014-05-15 14:19  邓晖 来源:光明日报  责任编辑:林锦   我来说两句
分享到:

 近日,一则“600所地方本科院校将转向应用型”的消息频现报端。这一被教育部相关负责人称作“高教领域革命性调整”的改革,被寄予了“终结大学生就业难、企业用工荒的‘冰火两重天’”“打破高教同质困局”等众多期待。13日,一份新鲜出炉的《2014年教育蓝皮书》更是将“转型”推至“花开逢时”的关头——数据显示,2013年地方本科院校初次就业率仅为75.4%,低于重点本科的75.5%和高职高专的78.1%。

面对全国近半数高校都要转型的“大动作”,也有人发出提醒:要汲取此前高校“一哄而上”扩招、升本的教训,谨防转型只是教育部门的“一厢情愿”而致“强扭的瓜不甜”。

转型,究竟源自何种需求?转型过程中,又需要迈过哪些“坎”?

就业结构失衡,“倒逼”部分地方本科“非转不可”

对于此次转型的关注,源自教育部副部长鲁昕此前在中国发展高层论坛上的一次发言:“600多所地方本科高校将向应用技术型转,向职业教育类型转。”

据统计,我国目前有1055所非“211”地方本科院校。有研究显示,地方本科院校、特别是1999年以来的新建本科院校,因为与重点大学没有差别的办学定位,已连年面临就业率低、专业对口率低、就业质量不高的生存窘状。

教育部发展规划司副司长陈锋对不少地方本科追求“高大上”的办学冲动深感担忧,“按照社会需求,研究型大学应是少数,经济社会发展更需要大批的应用技术型人才。现在的大学生就业难实际上就是高教结构失衡的重要表现。”

在此背景下,地方本科转向应用技术型大学也被视作高教结构调整的切入点。几经动议,终于在2014年被写入教育部年度工作要点——“研究制订关于地方本科高校转型发展的指导意见,启动实施国家和省级改革试点,引导一批本科高等学校向应用技术类型高等学校转型。”4月底,教育部在河南驻马店市召开首届“产教融合发展战略国际论坛”,最重要的议题就是研讨“如何建设中国特色的应用技术大学”。

“我国产业领军人才、高层次技术专家和高技能人才严重匮乏。”中华职业教育社总干事陈广庆则从“产业结构升级”的角度看待此次转型的迫切性。他给出了这样一组数据:在电信行业现有高端人才占全行业专业技术人才的比例只有0.14%;海洋领域,在世界海洋专家数据库中登记的专家不足百人,不到全球总量的1%,只有美国的1/12;在电子信息产业中,高级技师占技术工人比例仅为3.2%,而西方国家一般都在20%—40%之间。

“目前,欧洲发达国家应用技术型人才与学术型人才培养的比例一般在8∶2,这与社会经济发展对人才需求的结构是相吻合的。”应用技术大学(学院)联盟理事长孟庆国介绍,“21世纪的金融危机重挫各国的虚拟经济,以高水平的技术创新为实体经济的德国、瑞士、荷兰等国家则应对自如,其背后是合理的高等教育结构和完整的现代职业教育体系支持,尤其是20世纪70年代兴起的应用技术大学所提供的人才资源和技术服务支撑,对实体经济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职业教育‘低人一等’”观念成转型最大“绊脚石”

尽管转型的方向已形成共识,但在实际操作中,依然面临着诸多挑战和障碍。

“好不容易升了本,谁还愿意和职业教育沾上边儿?”一位参加“产教融合发展战略国际论坛”的专家告诉记者,长期以来,职业教育“低人一等”的尴尬处境让“谈‘职’色变”成为转型的最大“绊脚石”,“一所民办专科院校刚刚升为本科,校长在学校大门口附近挂上一个‘办成应用技术型大学’的大牌子,结果受到校内众人声讨,‘都成本科了,还要办成应用型?要建设高水平大学!’校长只得摘掉这个牌子。”

另一位不愿具名的地方本科院校负责人则干脆表示:“要是转成应用型本科,还能勉强接受。要是转成职业技术学校,估计没多少愿意的。”

“有觉得痛快、痛苦的,但更多的是彷徨观望的。”陈锋也毫不讳言学校阻力的存在。

中国人民大学教育学院教授刘振天将这种心理称作“转型恐惧症”:“重学轻术、重理论轻实用的传统根深蒂固,高校都愿意往学术研究方向靠拢,离实践越来越远。高校的专业、课程、师资、资源、评价等,都按照学术型要求配置,甚至学校的教学空间(如教室桌椅摆放)也是按照学术形态布局。这种模式已经固化,形成了学术生活的常态、习惯和定势。”

恐惧的背后,则更多地反映出与转型相适应的配套改革的迟滞。

“如果只是在文件上落实了分类办学,评价体系、拨款体系还是向学术型、研究型倾斜,有几所学校能真心实意地转?”某地方本科高校负责人告诉记者,不少新建本科院校升本后都按照学术型、研究型的模式建构,目前还有300多所没能完成本科评估,此次转型难免让其有被“撕裂”的感觉,“原来的体制下,要想发展就必须去抢硕士点、博士点、重点实验室。如果评价体制、上级考核、财政拨款不跟着转,只能欲速则不达。”

21世纪教育研究院副院长熊丙奇则把关注点放在了更为具体的问题上:“转型不是简单的概念转换,而是要求学校在师资队伍建设、课程体系设置、人才培养模式、与企业的合作方式等方面进行全面转轨。这是一个相当浩大的工程,如果政府在这上面没有准确定位,很有可能跑偏。”

打印 | 收藏 | 发给好友 【字号
心情版
相关评论
今日热词
更多>>福建今日重点
更多>>国际国内热点
  • 新闻图片
更多>>娱 乐
  • 点击排行
  • 三天
  • 一周
  • 一月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网站地图 | 网站公告 |
国新办发函[2001]232号 闽ICP备案号(闽ICP备05022042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编号:35120170001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 闽网文〔2019〕3630-217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移动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证号:1310572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闽)字第085号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 (署)网出证(闽)字第018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闽B2-20100029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闽)-经营性-2015-0001
福建日报报业集团拥有东南网采编人员所创作作品之版权,未经报业集团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传播
职业道德监督、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举报邮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闻道德委举报电话: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