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通屏山|福建|时评|大学城|台海|娱乐|体育|国内|国际|专题|网事|福州|厦门|莆田|泉州|漳州|龙岩|宁德|南平|三明
您所在的位置:东南网 > 国内> 社会 > 正文

北京城里打造无声无烟热电厂 数据直传环保局监督

2014-04-10 07:13  文静 来源:京华时报  责任编辑:陈玮   我来说两句
分享到:

北京城里打造无声无烟热电厂

工厂污染数据直接传到环保局实现实时监督

京津冀三省市同呼吸,共命运,共治雾霾,同享蓝天。

记者近日前往北京京桥热电厂和什刹海居民区,实地探访节能减排现状。北京京桥热电厂将工厂内的噪音控制在45分贝以下。此外,热电厂每年可减排二氧化硫400吨,烟尘500吨。

京华时报记者文静

□探访1 京桥热电厂

新型烟囱加装消音设施

没有冒着白烟的高大烟囱,也听不到设备机器运行的轰鸣声音……4月1日,记者来到京桥热电厂进行现场采访,厂区内温馨自然的环境让人难以想象这里是发电供暖企业。热电厂承担着向北京市供热和供电的重任,年发电量37亿度,供热能力约1200万平方米。

“我们厂子紧邻四环路,位于城市中心区,传统工业设施与周边环境极不协调,所以我们厂区整体建筑按民建风格设计,电力设施、工业厂房融入了周边城市环境。因此,如同你们看到的,烟囱是与环境融为一体的高楼般的新型烟囱,还特别加装了消音设施。”企业负责人揭示了这家热电企业如此特别的原因。

实测仅45分贝的噪音,让厂区内比车来车往的街道上更安静。“45分贝是什么概念?我们平时咳嗽一声大约是70分贝。企业投产后,周围一些居民至今还不知道这里是一座电厂。”该负责人进一步解释,噪声是热电企业的一大污染,在这里,吸音板、挡音墙被做成了建筑立面装饰,将工厂内的噪音控制在45分贝以下。

污染数据自动传环保局

“电厂采用了天然气做燃料,与同容量燃煤机组相比,每年可替代燃煤约300万吨。”在厂区西侧,该企业设备管理部部长王云康指着空中紧密排列的十几条白色管道解释说,天然气经由其中一些管道进入发电机组。发电设备上加装了高效脱硝装置,将氮氧化物排放浓度控制在20毫克/立方米以内,最低达到7.3毫克/立方米,低于30毫克/立方米的北京市排放标准。天然气不含硫分和灰分,每年可减排二氧化硫400吨,烟尘500吨。

记者了解到,京桥热电厂的发电机组安装了烟气排放连续监测系统,可以自动连续监测二氧化硫、氮氧化物和烟尘浓度,以无线方式将数据传送至环保局实时监督。

□探访2

什刹海居民区

用电取暖一年省上千元

4月1日,记者来到什刹海街道柳荫街小翔凤20号。该四合院居住一户人家。此院于2007年进行了煤改电,对该四合院进行了清洁能源改造;2013年又作为平房外墙防火保温试点院落,进行了房屋的保温修缮工程,外墙改造面积为400平方米,节能改造主要涉及内容为:墙体、屋顶和窗户的防火保温隔热改造,经改造后,节能率约为55%。

如今,用该户居民张广信的说法,他们在经历了几十年的燃煤取暖后,终于过上了“真正城里人的生活”。其实,平房煤改电的受益者远不止张广信一家,到2013年,北京市已完成城市核心区20多万户平房煤改电工程。

“以前用煤每年得花费2000块钱左右,现在用电取暖,享受政府补贴,一年下来才花四五百”。家住柳荫街西口袋1号的王青梅给记者算起了一笔经济账。今年56岁的王青梅在柳荫街生活了近30年,从前,家里到了冬天都是采用燃煤小煤炉取暖,不仅温度上不去,还存在极高的安全隐患,“动不动就有人煤气中毒,尤其对于老人孩子来说,太不安全了。”

破损房屋实施保温改造

据了解,北京市西城区的年耗煤量已经从20世纪90年代初的120多万吨削减到目前不足3万吨。

西城区煤改电办公室负责人杨保华告诉记者,“西城区是最早开展煤改电工程的城区,截止到2013年,平房区已有14万余户居民用上了清洁能源采暖。不仅如此,针对部分居民房屋质量差、保温性能较差等特点,西城区还对“煤改电”区域破损较严重的房屋进行了简易保温改造。

采访中,不少居民表示,“煤改电”工程在改善城市核心区空气质量、完善城市基础设施建设、改变老城区环境卫生状况的同时,也在消除安全隐患、提高居民用电条件等方面带来了显著的环境效益和社会效益。

-数说节能减排

300万吨

京桥热电厂采用了天然气做燃料,与同容量燃煤机组相比,每年可替代燃煤约300万吨。

14万吨

2003年起至2013年,北京经过10年的不懈努力,累计完成了14万户居民的电采暖改造,消减煤量14万吨,消减二氧化硫1120吨。

打印 | 收藏 | 发给好友 【字号
心情版
相关评论
今日热词
更多>>福建今日重点
更多>>国际国内热点
  • 新闻图片
更多>>娱 乐
  • 点击排行
  • 三天
  • 一周
  • 一月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网站地图 | 网站公告 |
国新办发函[2001]232号 闽ICP备案号(闽ICP备05022042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编号:35120170001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 闽网文〔2019〕3630-217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移动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证号:1310572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闽)字第085号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 (署)网出证(闽)字第018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闽B2-20100029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闽)-经营性-2015-0001
福建日报报业集团拥有东南网采编人员所创作作品之版权,未经报业集团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传播
职业道德监督、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举报邮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闻道德委举报电话: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