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通屏山|福建|时评|大学城|台海|娱乐|体育|国内|国际|专题|网事|福州|厦门|莆田|泉州|漳州|龙岩|宁德|南平|三明
您所在的位置:东南网 > 国内> 社会 > 正文

我国每年人工流产1300万例 低龄化趋势严重

2013-11-15 07:51  袁月 来源:人民网-健康卫生频道  责任编辑:刘玮   我来说两句
分享到:

人民网11月15日北京电 (袁月)20岁的刘丽敏即将接受一次人流手术,已经有过两次流产经历的她正在向医生叙述自己的既往病史:一次是意外怀孕,一次是事后服用紧急避孕药,不知为什么没管用,结果又怀了。“第一次怀孕时,自己还是学生,还什么都不懂,去做了药物流产,没觉得什么就流掉了。”一脸天真的刘丽敏,对于反复流产毫不在乎。

在中国,像刘丽敏这样“无知无畏”怀孕的女同胞还有很多。国家有关部门发布的数据显示,据不完全统计中国每年人工流产至少1300万例,位居世界第一。另据世界卫生组织最新统计,全球每年约有1600万不满18岁的少女分娩,另有320万少女经历不安全的堕胎。其中90%青春期怀孕少女生活在发展中国家。

反复流产率居高不下,严重威胁着我国的妇女生殖健康。为此,中国妇女发展基金会伊爱基金PAC项目执行主任张彦明、中华医学会计划生育学分会主任委员李坚做客人民网访谈,剖析反复流产对妇女健康带来的危害,以及流产后关爱项目对妇女健康的关爱。

毫不在乎源于环境教育

对于中国的妇女包括她们的性伴侣总体来说,避孕意识薄弱,来自商业广告、口口相传等非正规渠道的相关信息过多,而来自学校、专业机构等正规渠道的有关性知识的教育缺失,导致她们有侥幸心理而不避孕,或使用不适宜、或不能正确使用的避孕方法,是意外怀孕并选择人工流产数量上升的重要原因。

“今天做人流,明天就上班”、“安全、保宫、零伤害”……如今,此类无痛人流广告在不少公共场所随处可见。在这些为“女子医院”或“妇科医院”宣传的广告中,不仅鼓吹自己为“专业人流医院第一品牌”,更将无痛人流手术宣传为“手术仅需几分钟”“48小时恢复”“术中术后无疼痛”“不影响工作和学习”,甚至还能够“预防雀斑色素沉着”。

近年来,非意愿妊娠流产率、重复流产率不断上升,有关流产的广告更是充斥各种媒体,所谓的“无痛人流”好像一个美妙的神话,诱惑着对生殖健康知识一无所知的人们,误导她们对流产不再存在任何顾虑和担忧。

无痛人流解决的只是疼痛问题,并不能降低人工流产并发症的发生率,它对身体的损伤几乎和普通人流完全一样。妇产科专家认为,采取预防措施,远比事后补救更重要。针对低龄化的性行为趋势,专家呼吁,增加女性生殖健康知识,学会自我保护。“如果爱她,就应该保护她,而不是让她去做流产手术而受到伤害。”

只要是人流就会对身体带来伤害

人流次数越多,对生殖健康影响越大。李坚说,只要是流产,不论无痛与否,都会对身体造成伤害。特别是,人工流产的并发症具有隐蔽性特点,常常表现为远期的负效应,并且难以估价,严重威胁着妇女生殖健康。据世界卫生组织公布的资料,全球每年约有8万妇女因不安全流产而死亡,数百万人留下各种疾病甚至致残。在此要特别奉劝已婚女性和那些追求“自由”的女孩,千万别低估人工流产的危害,无论出于什么原因不想生育,都要坚持避孕,切勿依赖人工流产终止妊娠作为节制生育的方法,以免造成无可挽回的终生痛苦。

流产的近期并发症主要有残留、出血、脏器损伤、术后生殖系统感染和宫颈、宫腔粘连等。远期并发症包括慢性盆腔炎、月经不调、子宫内膜异位症、继发不孕等。

流产还是不孕症的元凶。不知道有多少人20多岁时流产,30岁左右打算当妈妈时,却看起了不孕症。占整个不孕症相当比例的继发不孕患者,几乎都与婚前或婚后做过1—3次人工流产有关。据统计,未婚人流继发不孕中,由于妇科炎症导致的输卵管梗阻性不孕的发生率达61.60%,盆腔炎发作1次,以后不孕风险为15%—25%,若发作3次,不孕风险上升到50%—60%。

对流产后妇女做好关爱

如何对流产后妇女做好教育,减少其反复流产的次数。张彦明说,大家都觉得去医院看医生,交流时间很少。但通过流产后关爱项目(PAC),就加强了医务人员和患者之间的沟通。医务人员在繁忙的工作中和之余会通过多种方式给就诊者及家人或伴侣更多的科学的避孕节育,促进生殖健康的信息,同时帮助她了解整个就诊和医疗过程。

与此同时,PAC项目目前已经惠及百万人。这个项目对于生殖健康的作用,一是提高妇女及家人或伴侣的避孕节育意识,减少非意愿妊娠和人工流产发生,特别是重复的人工流产,就会减少对身体损害的不利因素。“通过PAC的推进,大家知道我想生育的时候我要怎么样能够生一个好孩子,不想生育的时候,我如何去避孕,减少人工流产给你身心带来的一个损害,从而促进了我们的生殖健康。”

打印 | 收藏 | 发给好友 【字号
心情版
相关评论
今日热词
更多>>福建今日重点
更多>>国际国内热点
  • 新闻图片
更多>>娱 乐
  • 点击排行
  • 三天
  • 一周
  • 一月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网站地图 | 网站公告 |
国新办发函[2001]232号 闽ICP备案号(闽ICP备05022042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编号:35120170001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 闽网文〔2019〕3630-217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移动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证号:1310572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闽)字第085号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 (署)网出证(闽)字第018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闽B2-20100029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闽)-经营性-2015-0001
福建日报报业集团拥有东南网采编人员所创作作品之版权,未经报业集团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传播
职业道德监督、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举报邮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闻道德委举报电话: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