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日报讯(记者 李俐)6月15日,纪念北京人艺建院70周年学术论坛在曹禺剧场举行。来自文学界、戏剧界、人文社科界的25位专家学者代表汇聚一堂,从“作家与剧院”“经典与时代”“剧场与城市”三个角度谈起,共同为新时代北京人艺的发展建言献策。 94岁高龄的著名戏剧教育家徐晓钟亲临论坛,他回顾了北京人艺70年来的深厚传统和创新探索,建议人艺继续发扬“学者型剧院”的优势,进一步团结中青年的剧作家、导演、演员和各界专家学者,多举行“当下创作学术研讨会”,帮助中青年艺术家和剧作家成长。 “在纪念演出、网络直播、媒体宣传的热潮中,我们看到,用热切的、期待的甚至崇敬的目光关注着北京人艺的,不仅仅是北京的戏剧文化小圈子,还有全国戏剧界、文艺界的广大从业者,以及对戏剧艺术有着深厚情感的广大戏剧观众,北京人艺可谓备受瞩目、责任重大。”北京人艺演员、中国剧协主席濮存昕表示,希望北京人艺的全体成员尤其是年轻一代能继续发扬“戏比天大”“一棵菜”的人艺精神,继承老一辈艺术家们的优良传统和人格风范,永远坚守对戏剧艺术的赤诚热爱,坚守艺术的理想、戏剧的品格,不断磨砺自身,成为新时代的艺术大家。 中国作家协会副主席陈彦指出,北京人艺70年创作演出了无数历史题材作品,对中华民族的灿烂文明有着大河星月一般的开阔讲述。“时至今日,我们更有信心、有能力、有必要讲好自己的历史故事,北京人艺还应充分打开历史剧的创作空间、传播空间、认同空间,让它成为讲好中国故事、弘扬中华文明的主阵地。”同时,他认为北京人艺应该成为一个窗口,“要让中国观众看到世界戏剧的精华与新成果,从而实现创造性转化并促进交流互鉴。” 中国文联副主席、《窝头会馆》编剧刘恒用三个比喻来形容“作家与剧院”的关系,他说:“剧院是语言的检验所,它会给我一些出乎意料的答案,让我来修正自己的创作;剧院也是伊甸园,我的创作像种子一样,在伊甸园里被培育、发芽、成长、结果;一个伟大的剧院还是一个名人堂,我希望以后还能写出更好的作品,在这个名人堂的地板缝里,给我留一个位置,我哪怕像一粒灰尘一样,也要在名人堂里赖下去,享受它带给我的幸福感。” |
2022-11-23
2022-11-23
2022-11-23
2022-11-23
2022-11-23
2022-11-23
2022-11-23
2022-11-23
2022-11-23
2022-11-23
2022-11-23
2022-11-23
2022-11-23
2022-11-23
2022-11-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