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繁 体
您所在的位置: >> 国际>>今日国际热词>>2014 诺奖

中新社斯德哥尔摩10月6日电 2014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6日宣布授予拥有美国和英国国籍的科学家约翰·奥基夫以及两位挪威科学家梅-布里特·莫泽和爱德华·莫泽,以表彰他们发现大脑定位系统细胞的研究。

诺贝尔奖评选委员会在声明中说:“我们如何知道自己在哪里?我们如何从一个地方到另一个地方?我们如何在大脑中储存信息,以便下一次能够找到相同的路径?”今年获奖者的研究成就展示了较高认知功能的细胞基础。他们发现了大脑的定位系统,即“内部的GPS”,从而使人类能够在空间中定位自我。

1971年,奥基夫发现了这种定位系统的第一个组成部分。他研究发现,老鼠在房间的某个特定位置时,其大脑海马区的一些神经细胞总是处于激活状态,而老鼠移动到房间其他位置时,其他神经细胞则被激活。奥基夫总结出,这些“位置细胞”在大脑中形成了关于房间的“地图”。

30多年后,莫泽夫妇于2005年发现了大脑定位系统的另一关键构成——“网格细胞”。这种细胞能形成坐标系,可以精确定位和寻找路径。他们随后的研究还展示出,这些“网格细胞”是如何确定位置并导航的。

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揭晓拉开了今年“诺贝尔周”的序幕。未来一周内,物理学奖、化学奖等奖项将陆续揭晓。(完)

中新社北京10月6日电 斯德哥尔摩消息:瑞典卡罗琳医学院当地时间6日宣布,英国科学家约翰·奥基夫(John O'Keefe)和挪威科学家爱德华·莫泽(Edvard I. Moser)、梅·布莱特·莫泽(May-Britt Moser)夫妇因发现大脑中负责定位系统的细胞,获颁本年度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

此前由著名数据提供商汤森路透预测的包括华人钱泽南在内的三大热门团队皆未入选。

“我还没回过神儿来呢,(能够获奖)实在是太棒了!”诺贝尔奖官方推特(Twitter)透露了梅·布莱特·莫泽知悉自己获奖后的反应,而她丈夫此刻正在飞机上,还不知道获奖消息。

诺贝尔奖官网介绍称,约翰·奥基夫是英国的神经科学家,现任伦敦大学学院解剖学系和认知神经科学研究所教授。梅·布莱特·莫泽和丈夫爱德华·莫泽都是挪威心理学家、神经科学家,此二人在过去数十年中领导了一系列脑机理的前沿研究,他们也是诺贝尔奖史上第五对获奖夫妻。

至于800万瑞典克朗(约合678万人民币)诺贝尔奖金分配,莫泽夫妇两人各得四分之一,奥基夫则获二分之一,这是因为莫泽夫妇同奥基夫从事的是分属同一主题下的两项研究。

另外,此次获奖的三人之前都曾获路易莎·格罗斯·霍维茨生物学或生物化学奖。该奖项于1967年首次颁发,以表彰获奖者在生物学或生物化学等领域的基础研究中做出的卓越贡献,其近一半获奖者后来都获得了诺贝尔奖。

据诺奖官网消息,生理学或医学奖是第一项被公布的诺贝尔奖奖项,其他各奖项将在未来一周内陆续揭晓。按照惯例,颁奖仪式(除和平奖)将于12月在瑞典首都斯德哥尔摩举行。(完)

人民网北京10月6日电(记者马丽)2014年第一个诺贝尔奖——生理学或医学领域刚刚在诺贝尔奖官方网站上公布。瑞典皇家科学院诺贝尔奖评审委员会于北京时间17点30分左右宣布,John O'Keefe和May-Britt Moser和Edvard I. Mosel获得2014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获奖理由是在“构成大脑定位系统的细胞的发现”。二人将平均分享800万瑞典克朗奖金。

之前由著名数据提供商汤森路透预测的包括华人钱泽南在内的三大热门团队皆未入选。汤森路透此次还预测有另三位华人科学家有望获得今年的诺贝尔物理学奖和化学奖。

据悉,该网站将于今天起陆续公布2014年诺贝尔其他奖项。

中新网10月6日电 据诺贝尔奖官网10日消息,挪威诺贝尔奖委员会宣布,约翰•奥基夫(John O’Keefe)、梅•布莱特•莫索尔(May Britt Moser)和爱德华•莫索尔(Edvard Moser)获得2014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

据中国之声《全球华语广播网》报道,今天(6日)下午5点30分左右,2014年诺贝尔奖生理学或医学奖的获奖者将揭开神秘面纱,在随后的几天里,物理、化学、和平和经济学奖也将陆续公布。每到诺贝尔颁奖季,全球范围内会掀起各种讨论、预测潮,甚至有博彩公司将诺贝尔获奖预测纳入公司的博彩范畴,赚个盆满钵满。

看点一:四位华裔科学家荣登获奖人选人气榜,谁能最后获奖?

继莫言摘得诺贝尔文学奖之后,中国的本土科学家什么时候能摘得桂冠,就成为中国人关注诺贝尔奖的理由之一。根据一份市场分析机构最新发布的预测名单,四位华裔科学家成为夺奖热门人选。

不同于以往的华裔诺贝尔奖科学家,张首晟、杨培东都是在中国内地接受高等教育之后,旅外深造并从事科研的。张首晟1963年生于上海,1978年考入复旦大学,现任美国斯坦福大学教授,他提出的“拓扑绝缘体”理论,可大幅提高计算机运算速率。

作为上海科技大学物质科学与技术学院院长、特聘教授,杨培东本科求学于中科大,现为美国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化学系教授,也是美国艺术与科学院院士,他的学术成就主要在采用纳米材料提高计算机信息存储量。

另外两名被预测的华裔科学家,都出生于中国香港。其中邓青云人称新一代显示技术——OLED之父,而钱泽南则被视为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人选之一,他的基因研究或将改善人类健康。

在科学领域,华裔成为获奖热门人选,甚至获得诺奖已不是新鲜事儿,为什么从未出现一个土生土长的“本土”科学家。北京大学生命科学院教授饶毅解释说,中国的科研规模在全球来说不算大,科研质量也还暂时处于落后水平。

饶毅:我们国家科学的真正发展时期是这十几年,以前常常是在不同的战乱、经济困难和其他政治动乱中度过,所以做的很基础的东西,偶尔有很不错的工作,但是整体质量还差的很远,我们的教育还有待改善,我们是注重考试不重于创造,科研以前是物质条件很差,但是最近是这十年来物质条件有很大的改善,但是科研体制还有待很大的改革,投入与产出比例太低。

从1957年到现在,李政道、杨振宁、丁肇中、李远哲等获奖者都是华裔,但都不是中国制造,或者说他们的基础教育都不是在新中国成立后完成。这一次,如果来自中国本土的张首晟、杨培东获奖,这无疑代表着新中国科技地位与实力的提升。结果如何?我们拭目以待。

看点二:村上春树稳居博彩赔率榜首,是否再次“领跑书榜,白跑诺奖”?

堪称最悲壮的诺贝尔文学奖入围者、日本知名作家村上春树今年已是连续第六年入围诺贝尔文学奖,曾创作《没有色彩的多崎作和他的巡礼之年》、《挪威的森林》、《海边的卡佛卡》等诸多流行作品。  2009年,村上春树获得耶路撒冷文学奖的奖杯,以色列总统佩雷斯对他的文学成就给予高度评价。佩雷斯说,很久以前我读《挪威的森林》这本书,我至今仍然记得其中的内容,它给我留下了谦恭亲和的感受,让我感到了柔和的悲伤,这种感受仿佛被置于被忧郁的云层覆盖的高山。  这段评价充满了文学色彩,然而,对于这位新作每每在日本掀起抢购狂潮的超级畅销书作家村上春树,文学界却多持有保留态度,许多人士认为,村上春树的作品过于通俗、流行、小资化,不符合诺贝尔文学奖严肃、纯文学的品味。

目前,村上春树又一次稳居全球最大博彩公司英国立博诺贝尔文学奖赔率榜首,南开大学文学院副教授陈鹏认为,数次与诺贝尔文学奖擦肩而过的村上春树这次仍非常危险。

陈鹏:村上春树的作品在诺奖评委会的评委里边是有很大影响力的,很多评委觉得他有竞争的实力,但是因为阴差阳错,有很多实力更强的作家超过了他的选票,或者是呼声超过了他的呼声,这样导致他真正获奖比较难。今年也是这样一个情况,他虽然呼声很高,也有很大的可能性,但是由于洲际轮替或者是区域轮替的原因,也有可能导致他危险性也是很大的。

看点三:学者抱怨诺贝尔颁奖“发的太晚”,部分业界大腕生前没能等到殊荣,今年会否有冷门爆出?

诺贝尔奖虽然堪称科学界最高殊荣,但近30年来,由于验证突破性科学理论所需时间越来越长,科学家往往要在提出理论后数十年,才获诺奖认可,部分人甚至“等不及”,在获奖前便已去世。

加拿大科学家斯坦曼在2011年获颁诺贝尔医学奖,但他在公布得奖决定前3天因胰脏癌离世,享年68岁。诺贝尔奖传统上只颁予在世的人士,但当局最终决定破例,并解释称委员会在决定得奖者时,斯坦曼仍然在世。2013年“上帝粒子”研究获诺贝尔物理学奖肯定,但最初参与提出理论的比利时科学家布鲁已于2011年离世,无法分享殊荣。

作为“评价科学家一生研究成果”的诺贝尔奖,30岁成果,80岁领奖的不在少数。有学者担忧,到本世纪末,诺贝尔奖科学类奖项平均等待时间将很可能超出人均寿命,“过分迟来”的奖项无助表扬科学研究成果,失去原有的意义。如果情况再不改善,诺贝尔奖只会出现越来越多“等不及”的个案。不过,北京大学生命科学院教授饶毅认为,尽管诺奖一定程度上是衡量一个国家科研水平的标杆,但也不必过于追捧。

饶毅:我觉得诺奖可以用来作为大体看一个国家的科学工作的参数,另外诺奖是每年大家关注科学的时机,诺贝尔奖本身是有各种各样的问题,既然是人评的,他经常评错的时候也都有,所以得奖有些是好事,有些不一定是好,赢得奖项就不够好,所以有时候不是不够好。

中新网10月6日电 综合外媒报道,2014年诺贝尔奖将于本周起陆续揭晓。6日,生理学或医学奖得主将率先借此奥。瑞典媒体预测美国生理学家戴维·朱利叶斯(David Julius)将摘得诺奖桂冠;华裔科学家钱泽南也颇具呼声,极可能为华人拿下首座诺贝尔医学奖。

瑞典报纸《每日新闻》(Dagens Nyheter)预测,朱利叶斯将因发现痛觉感受器对痛苦、温度、辣椒的辣素有同样反应,而获得诺贝尔医学奖。

《每日新闻》科学编辑玛丽亚·冈瑟(Maria Gunther)称:“朱利叶斯的发现,让我们更深入了解感觉如何运作,也让我们在制造止痛药方面开启了全新的可能性。”

而根据汤森路透(Thomson Reuters)9月底的分析,华裔科学家、美国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教授钱泽南,与洛克菲勒大学学者詹姆斯·达内尔(James Darnell)以及罗伯特·鲁德尔(Robert Roeder)的分子遗传学研究突破,可能为他们赢得诺奖桂冠。

生理学或医学奖是今年诺贝尔颁奖季第一个揭晓的奖项,7日将公布物理学奖得主。

诺贝尔奖是1895年依照瑞典化学家诺贝尔(Alfred Nobel)的遗嘱所设立,每个奖项的奖金为800万瑞典克朗。

中新网10月6日电 据外媒报道,2014年诺贝尔奖将于6日起陆续公布。诺贝尔奖虽然堪称科学界最高殊荣,但近30年来,由于验证突破性科学理论所需时间越来越长,科学家往往要在提出理论后数十年,才获诺奖认可,部分人甚至“等不及”,在获奖前便已去世。有学者担忧“过分迟来”的奖项无助表扬科学研究成果,失去原有的意义。

加拿大科学家斯坦曼在2011年获颁诺贝尔医学奖,但他在当局公布得奖决定前3天因胰脏癌离世,享年68岁。诺贝尔奖传统上只颁予在世的人士,但当局最终决定破例,并解释称委员会在决定得奖者时,斯坦曼仍然在世。2013年“上帝粒子”研究获诺贝尔物理学奖肯定,但最初参与提出理论的比利时科学家布鲁已于2011年离世,无法分享殊荣。

芬兰阿尔托大学物理学家福尔图纳托认为,如果情况再不改善,只会出现越来越多“等不及”的个案。福尔图纳托今年初联同多名科学家在《自然》期刊撰文,称在1940年以前,需要等20年才获奖的个案,分别只占物理学奖、化学奖和医学奖的11%、15%和24%。但自1985年起,相关比例分别增至60%、52%和42%。若按此推算,到本世纪末,诺贝尔奖科学类奖项平均等待时间将很可能超出人均寿命。

诺贝尔化学奖委员会主席利丁则认为,目前的安排是要给予时间验证得奖理论的真实价值,例如“上帝粒子”理论于1960年代便已提出,但到2012年才首次得到证实。另一例子是两名科学家在1989年声称发现实现“冷融合”的理论,若属实将可永久解决全球能源问题,但有关理论至今仍未被证实。

福尔图纳托提议改变惯例,允许向已故科学家追颁诺贝尔奖。但利丁认为,这无助诺贝尔奖向公众宣扬科学研究的意义。西班牙国家研究委员会创新与知识管理院科学政策研究员华莱士则认为,有必要在诺贝尔奖以外另设奖项,鼓励年轻科学家进行研究。

根据诺贝尔奖官网发布的消息,2014年诺贝尔奖将从10月6日起陆续揭晓。四位华裔科学家张首晟、杨培东、邓青云、钱泽南成夺奖热门人选。

根据汤森路透的预测,2014预测名单包含来自9个不同国家、27个不同学术和研究组织的27位研究人员,并首次同时出现四位华裔科学家。因已成功预测了35位诺贝尔奖得主,汤森路透的“引文桂冠奖”颇受关注。上年更是成功预测了11位诺奖得主中的8位。

与此前获诺奖的华裔科学家不同,张首晟、杨培东是改革开放后在中国内地接受教育的新一代,两人成为今年诺奖热门人选更令国人期待。杨培东和邓青云此前曾分别在武汉大学、华中科技大学讲学。

2014年诺奖公布时间

生理学或医学奖

北京时间6日17时30分

物理学奖

北京时间7日17时45分

化学奖

北京时间8日17时45分

和平奖

北京时间10日17时

经济学奖

北京时间13日19时

根据传统瑞典皇家科学院规定,文学奖公布时间,另行通知。

张首晟:

“拓扑绝缘体”

让电脑运算加速

1963年生于上海,1978年考入复旦大学,现为斯坦福大学教授

“他早就应该得诺贝尔奖了”,昨日,长期研究诺贝尔奖的华中科技大学物理系退休教授杨建邺表示,对张首晟成今年诺奖物理奖获奖热门人物并不奇怪。

1978年,15岁的张首晟高考被复旦大学录取,后出国深造。他2006年提出“拓扑绝缘体”理论,次年实验得到证实,并因此获得“欧洲物理奖”等三大顶级奖项。“拓扑绝缘体”意义在于,可提高计算机的计算极限,“约可以提高一倍”。

张首晟用“集市”和“高速公路”为例讲述该成果应用和意义:电子在芯片中移动就像跑车开进集市中,再怎么高档也跑不快;但若在高速公路上就可畅行无阻。这可能是未来计算机持续进步的关键。

_ueditor_page_break_tag_

杨培东:

用纳米技术

提高计算机存储量

1971年生于江苏,本科就读于中国科技大学,现为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教授

与张首晟一道列为今年诺奖物理学奖获奖热门人物的还有华裔科学家杨培东,其在纳米领域的研究有助于提高计算机存储量。他还是上海科技大学物质科学与技术学院院长、特聘教授。

今年4月,杨培东到武汉大学做报告,畅谈“21世纪的材料革新”。在当日演讲中,他就曾表示,希望今后能够用电流来激活纳米激光器,这样纳米激光器就能用于电路。而最终,他预测纳米激光器有可能被用于鉴别化学物质、提高计算机磁盘和光子计算机的信息存储量等。

邓青云:

OLED有望

彻底取代液晶

1947年生于香港,现任教于香港科技大学和美国罗切斯特大学

今年诺贝尔化学奖得主的热门人选之一,是有“OLED之父”之称的邓青云。他2011年获地位仅次于诺贝尔奖的沃尔夫化学奖。杨建邺认为,这将会提高他获诺奖竞争力。

1979年一天晚上,邓青云在回家的路上忽然想起有东西忘记在实验室,返回后发现在黑暗中有一个亮亮的东西,由此展开了对OLED(有机发光二极体)的研究。OLED是第三代显示技术的代表,具有图像质量优、低功耗、重量轻、柔性显示等优点,多应用于智能手机、数码相机、平板电脑及高清电视。专家认为,随着OLED进一步发展,其主要竞争对手液晶(LCD)将被淘汰。

2012年,邓青云应邀到华中科技大学武汉光电国家实验室做报告。

_ueditor_page_break_tag_

钱泽南:

基因研究

将改善人类健康

1949年出生在香港,现为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教授

今年华裔另一位热门获奖人物是同样出生在香港的钱泽南,他同样被看成是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热门人选之一。

对于钱泽南的贡献,上海交通大学论坛上有人这样评价:“发现几个调控基因表达的增强子特异的转录因子”,其意义在于“他的工作使我们的转录机器有更好的理解,特别是与发育和细胞分化的关系方面。”

李嘉诚捐资4000万美元资助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建设生物医学和健康科学研究中心。作为该中心的首任主管钱泽南表示,“现代生物学对人体运作的认识,已到达了一个非常精确的程度,将为医疗护理带来范式转移,令新一代的医生、临床医生和研究人员对付疾病的分子根源,而非仅仅医治病征……从根本改善我们的生活。”

据中央人民广播电台报道今年10月,2014年诺贝尔奖将陆续公布生理或医学、物理、化学、经济、文学及和平奖的获奖人名单。以往准确预测过35名诺奖获得者的美国汤森路透集团,近日提前发布了一份今年诺奖获得者的预测名单。令人关注的是,里面出现了4名华裔科学家的面孔。

这4名华裔科学家分别是:出生在中国香港、现系美国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生物化学教授钱泽南;出生在中国香港、现系美国罗彻斯特大学化学工程教授邓青云;出生在上海、现系美国斯坦福大学物理学教授张首晟;以及出生在江苏、现系美国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化学教授杨培东。

据悉,这4人被预测获奖的理由是:钱泽南有关基因的研究;邓青云发明了有机发光二极管,广泛用于智能手机、平板电脑和高清电视;杨培东研究发光纳米线可用于数据储存和光学计算,及张首晟的量子霍尔效应和拓扑绝缘体领域的理论和实验研究。

中新社华盛顿9月25日电 (记者 张蔚然)美国反战组织“粉色代码”(CODEPINK)和“立即行动起来结束战争和种族主义联盟”(ANSWER Coalition)当地时间25日在白宫门口举行游行示威,抗议总统奥巴马对叙利亚和伊拉克发动空袭行动。参加抗议活动的反战人士还要求奥巴马退回诺贝尔和平奖。

“粉色代码”创始人美狄亚·本杰明(Medea Benjamin)当天说,“粉色代码”强烈反对奥巴马通过武力手段介入叙利亚和伊拉克问题,这会造成平民伤亡。作为诺贝尔和平奖获得者,奥巴马应当通过政治手段解决问题,暴力干预只会助长更多极端主义。

她说,自奥巴马担任总统以来,已经在阿富汗、巴基斯坦、也门、索马里、伊拉克、叙利亚、利比亚等多国采取军事行动。奥巴马应当退还诺贝尔和平奖,因为他不该得到这个奖项。

“立即行动起来结束战争和种族主义联盟”全国协调员贝克尔(Brian Becker)在现场表示,奥巴马政府在向人们隐瞒一个基本的道理,如果不是美国2003年入侵伊拉克、近年来支持叙利亚反对派对抗叙利亚阿萨德政权,“伊斯兰国”这样的组织根本不会在伊拉克或者叙利亚成为一股军事力量。美国中东政策是“伊斯兰国”发展壮大的原因之一,也是问题所在。

贝克尔还说,美国未经叙利亚政府同意就发起空袭行动,这违反国际法。

经奥巴马授权,美军自8月8日开始空袭伊拉克境内“伊斯兰国”目标。奥巴马本月10日发表讲话,宣布组建一个广泛的国际联盟,削弱并最终摧毁“伊斯兰国”。22日,美军开始在叙利亚对“伊斯兰国”目标发动空袭,沙特、阿联酋、约旦、巴林和卡塔尔参加了空袭行动。美方此前透露,打击“伊斯兰国”的行动可能要持续数年时间。(完)

大约再过一个月左右,今年的诺贝尔文学奖评选又将揭晓。利用假期,84岁的瑞典诗人、小说家、诺贝尔文学奖评委会前主席谢尔·埃斯普马克于中秋节前来到北京,并参加了前天在中华世纪坛举办的中秋诗会,朗诵自己的诗作。

身为诺贝尔文学奖18位评选委员中的5人核心小组成员之一,埃斯普马克在结束此次北京之行后还要接着干老本行——回到斯德哥尔摩参加今年诺奖的评选工作。老先生当了17年诺奖评委会主席,2004年时才卸任。想要从他嘴里撬出几句诺奖评选的内幕,他却俏皮地回复一句:“50年后再告诉你!”

百年诺奖标准总在改变

1901年,诺贝尔文学奖首次颁给了法国作家苏利·普吕多姆,此后113年间,诺奖的每次评选结果多少都会令人意外。提起这件事,老顽童埃斯普马克调皮地说:“每年媒体都会列举一些呼声很高的作家,但是大部分时候都是猜测而已。评奖结果大多数情况下是出乎意料的,只有极少数情况可能是猜对了。”

评选结果的出人意料,与评奖标准的多变不无关系。“百年来有不同的标准,有的时候要表彰有先锋性、先驱性作用的作家,因为他们开辟了一条新的文学道路;有的时候又往往要把那些不知名,但是很优秀的作家选出来,因为他们推动了人们对文学的了解。”埃斯普马克以两位女性诺奖得主多丽丝·莱辛和纳丁·戈迪默为例,“她们并不是那么知名,也没有开辟新的写作样式,但她们是那么好的作家。”

进入21世纪,诺奖又有了新的标准——表彰那些见证历史的文学,或者是像文献一样记录历史的文学。埃斯普马克提起2001年的诺奖得主奈保尔,他不仅写小说,还写游记、新闻报道一类的作品,他写出了印度、非洲的社会状况。而2002年诺奖颁给了匈牙利作家凯尔泰斯·伊姆雷,很大程度上是因为其作品反映了二战时期犹太人集中营的状况。

“当然,不同的标准会结合着使用,轮换着使用,我们也不知道到底是什么标准在其中起决定性的作用。”埃斯普马克笑着卖了个关子。

诺奖是“文学间谍中心”

埃斯普马克对诺奖很有自信,认为这个奖项比来自英国伦敦、法国巴黎、美国纽约的各种文学奖做得都好。至于秘诀,他神秘地说:“我们关注世界文学,我们是文学的间谍中心。”

原来,诺奖评委会在很多国家都有自己的“线人”——当地的文学教授。评委会经常秘密地请这些教授撰写关于这个国家文学现状的报告,“如果有一位作家,20位教授的报告中都提到了他,这反而会让我们疑心,那我们还会找同一个国家的另两位教授来提交报告。”

通过这一秘密调查,评委会往往会发现一些神秘的优秀作家,但是由于这些作家的作品往往从未被译介到国外,这时候评委会还会找来翻译家,翻译目标作家的作品。“这还不够,我们还会请专家提供关于当地文学传统等背景性的报告。”埃斯普马克说,波兰女诗人辛波斯卡于1996年得奖时,诺奖评委会不仅请人翻译了她的作品,还请专家提交了波兰文学状况、波兰诗歌现状等相关报告。

“间谍”的工作并未就此结束。埃斯普马克说,“有时候我们觉得译文很美,但还是需要了解它在原作里是否也是真正的艺术品。”比如1988年诺奖得主埃及诗人纳吉布·马哈福兹,他的诗歌语言不仅是从阿拉伯语里来的,还会从开罗街头俚语里找到传统,“所以,我们甚至会找到街头录音来听。”

当然,在这个扑朔迷离的过程中,无论是教授还是翻译,都会得到报酬。评委会不差钱,但前提是参与其中的“线人”必须严守秘密。

曾是“世界文学间谍头子”的埃斯普马克,很享受这种“地下工作者”的感觉。2008年,法国作家克莱齐奥获奖,尽管结果尚未公布,但老埃和他的同伙们其实已经选定了他,可是在法国巴黎接受《费加罗报》采访时,记者向他求证此事,他一脸严肃地回答“不”。回想起当时法国记者失望至极的表情,老先生至今仍觉得是件乐事。

_ueditor_page_break_tag_

得诺奖“杀不死”好作家

2012年,中国作家莫言获得诺贝尔文学奖,面对随后纷至沓来的活动邀请,莫言多次表示,希望尽快回到书桌前安静写作。诺奖得主还能否写出优秀作品,是文学界一直探讨的敏感话题,对此,埃斯普马克回答说:“是有这样的误解,有人说得奖等于是杀了这个作家。”

在埃斯普马克看来,确实有作家印证了这个说法。像写《人鼠之间》的美国作家约翰·斯坦贝克,1962年获得了诺贝尔文学奖之后,再也没有什么好作品出现。不过他强调,得奖之后好作品不断的作家也不少。“托马斯·曼1929年得奖之后,还会写出那么好的作品,所以评委会曾经在1948年很严肃地讨论过,是否给他第二次发奖,最后讨论的结果是‘不’,我们就给一次。”埃斯普马克说。

埃斯普马克关注中国历史文化,他曾写过《焚书》《西安兵马俑》等诗作,还曾于上世纪80年代两度造访中国,与巴金、艾青、丁玲、王蒙等作家交流。至于莫言,埃斯普马克再熟悉不过,他透露说,自己就是莫言发表获奖演说之前的那个介绍人。老先生称赞莫言是个“伟大的作家”,他集中描写山东高密这样一个很小的地方,却几乎能把中国当代历史浓缩在那样一个空间里,就好像把宏观的世界浓缩到微观的世界里,“这就是伟大的艺术”。

但是,埃斯普马克并不赞同莫言的作品是“魔幻现实主义”的说法,他认为这个词会降低了莫言的文学价值。在他看来,莫言固然是受到马尔克斯、福克纳等作家的启发和影响,但他吸收了这些作家的长处,形成了自己独特的风格,用神秘现实主义来定位其作品更合适。

说了这么多莫言的好,老头儿其实是想说,“尽管得奖有的时候等于是杀了这个作家,但我相信莫言还会写出好作品,莫言有这种力量,没有人可以阻止他。”本报记者路艳霞

1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