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繁互换
设为首页
设为收藏
手机版
东南网 / 新闻频道 / 天下 / 社会(即时新闻) / 正文

汇聚科创要素资源,打造创新创业高地——扫描雄安新区发展新动能

2025-03-12 15:05 作者:张涛 齐雷杰 新华每日电讯 责任编辑:吴静

“小德,请把数字4放在数字3上。”梅卡曼德(北京)机器人科技有限公司总裁办公室负责人张丹的“指令”刚说完,机器人就伸出手臂,精准抓起写有数字“4”的小木块,叠放在写有数字“3”的小木块上。作为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和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梅卡曼德的主打技术是为工业机器人装上“眼睛”和“大脑”,使其操作更智能、更高效。

将总部搬到雄安新区后,梅卡曼德成为落户雄安的第一家独角兽企业。这家公司与雄安集团、科大讯飞等多家企业共同发起成立雄安新区中关村机器人产业联盟,加强产业链上下游交流合作。“目前,公司业务覆盖中美日韩德等50多个国家和地区。我们将持续深耕前沿技术,推动‘AI+机器人’等产业发展,服务全球客户。”张丹说。

梅卡曼德是雄安新区集聚高端高新产业的一个案例。锚定打造贯彻新发展理念的创新发展示范区,雄安聚焦新一代信息技术、人工智能、新材料等产业链,加速集聚科创要素资源,培育发展新质生产力,努力打造新时代创新高地和创业热土。

雄安新区中关村科技园开园一年多来,已吸引140多家企业入驻,其中既有行业龙头企业和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也有一批高成长性的科技型企业。入驻企业主要聚焦新一代信息技术、现代生命科学和生物技术、空天信息、高端装备、新材料等前沿产业,集聚效应越来越明显。

雄安新区中关村科技园总经理刘晶晶表示,针对科创企业面临的“政策不会用、资源找不到”等难题,园区构建了“一名招商人员+一名产业服务人员+一名物业服务人员”多对一的服务体系,主动了解企业诉求,帮助解决难题。入驻企业积极投身创新研发,已投入超亿元建设创新平台,主导制定了6项国家标准,新增120余项知识产权,2024年产值超4亿元。

走进雄安重大装备金属新材料研究院有限公司,金属3D打印机全速运转,一批新设备正在有序调试运行。位于雄安科创中心中试基地内的定制园区里,增材制造产业加快培育发展,为雄安新区新材料产业注入新动能。

雄安科学园管委会积极布局高能级科技创新平台,推动京津冀协同创新。京津冀国家技术创新中心雄安中心揭牌成立后,积极谋划搭建一流创新平台、组建创新团队、完善创新创业生态,与一流高校院所和疏解央企紧密合作,推动基础研究成果产业化;卫星导航系统与装备技术公共实验平台建设完成;国家干细胞工程技术研究中心雄安中心公共实验平台建设发展有序推进;城市地下空间地质安全与韧性提升重点实验室谋划建设……

承接一家疏解央企,集聚一个创新产业集群。首家疏解央企中国星网落户雄安,中国空天信息和卫星互联网创新联盟在雄安注册设立,有效促进了创新要素资源集聚。60家空天信息企业已落户雄安,聚焦卫星互联网、时空信息、商业卫星智造、空天飞行器四大赛道,逐步构建起天空地一体、通导遥融合、宽窄带结合的空天产业体系。

中国中铁、中国五矿以产业集群推动10多家产业主体落户雄安。目前,央企在雄安新区设立各类分支机构300多家,4000多家北京来源企业扎根新区创业。雄安自贸区、综保区、高新区和主题楼宇等产业平台载体高质量运营发展。其中,27栋主题楼宇协议入驻企业570余家,“上下楼、门对门”产业生态加快形成。雄安高新区成立以来,已集聚220多家高端高新企业。

为吸引创新产业和创新人才,雄安制定实施“雄才十六条”等人才政策和一系列产业政策,促进科技成果转化落地和创新人才集聚发展。目前,多个院士团队项目陆续落地,一批高层次人才在雄安领衔创办企业。新区累计发放“雄才卡”1.4万多张,政策、产业、平台、服务“四位一体”人才工作体系加快形成,创新创业氛围日益浓厚。(记者张涛 齐雷杰)

关键词:创新人才,动能,科创,新质,创新平台



本网转载内容出于更直观传递信息之目的。该内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该内容涉及任何第三方合法权利,请点击投诉按钮,我们会及时反馈并处理完毕。
投诉
新闻中心
  • 快讯
  • 国内
  • 国际
  • 娱乐
  • 体育
点击加载更多>>>
点击加载更多>>>
点击加载更多>>>
点击加载更多>>>
点击加载更多>>>

关注东南网微信

扫码关注,了解福建

排行榜
  • 日排行
  • 周排行
  • 月排行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网站地图 | 网站公告
国新办发函[2001]232号 闽ICP备案号(闽ICP备05022042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编号:35120170001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 闽网文〔2019〕3630-217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移动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证号:1310572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闽)字第085号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 (署)网出证(闽)字第018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闽B2-20100029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闽)-经营性-2015-0001
福建日报报业集团拥有东南网采编人员所创作作品之版权,未经报业集团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传播
职业道德监督、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举报邮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闻道德委举报电话: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