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繁互换
设为首页
设为收藏
手机版
东南网 / 新闻频道 / 天下 / 环球新闻 / 正文

国际观察丨美与俄乌“通气” 俄乌冲突或现重大转机

2025-02-14 10:01 新华网 责任编辑:陈曦

新华社北京2月13日电 题:美与俄乌“通气” 俄乌冲突或现重大转机

新华社记者

美国总统特朗普12日同俄罗斯总统普京通电话,双方同意“紧密合作”以结束俄乌冲突。当天,特朗普还同乌克兰总统泽连斯基通话讨论乌克兰实现和平的可能性。美国国防部长赫格塞思还表达了不赞成乌克兰加入北约的态度。

分析人士认为,美国总统及高官的表态暗示美方在乌克兰危机上的立场或已发生重大转变,并影响俄乌冲突走向。这恐将加深美国与欧洲盟友间分歧,跨大西洋关系寒意凛凛。

美与俄乌“通气”

俄罗斯总统新闻秘书佩斯科夫12日晚说,俄美领导人通话持续近一个半小时。普京在通话中赞同特朗普关于通过谈判让乌克兰危机得到长远解决的观点。同日,特朗普在社交媒体上发文说,他同普京在通话中同意就结束俄乌冲突进行“紧密合作”,并派遣各自团队“立即开始谈判”。

  这是俄乌冲突发生以来,美俄元首首个公开证实的通话。特朗普12日还表示,他不久将与普京会面,地点可能在沙特阿拉伯。俄罗斯科学院美国和加拿大研究所首席研究员弗拉基米尔·巴图克说,俄美总统直接通话是一个“好兆头”,表示双方正在恢复接触。

当天晚些时候,特朗普与泽连斯基通话。泽连斯基12日晚在社交媒体上说,特朗普分享了他与普京通话的细节,双方就乌克兰实现和平的可能性进行了长时间讨论。乌美双方同意保持进一步联系并为接下来的会晤制订计划。特朗普在社交媒体上透露,相关方代表将在14日开始的慕尼黑安全会议期间举行会谈。

此外,赫格塞思12日在比利时首都布鲁塞尔出席活动时说,恢复乌克兰2014年之前的边界“不现实”,美国不认为应该通过乌克兰加入北约来保障乌未来安全。他强调,美国不会向乌克兰派遣军队,欧洲未来如果向乌克兰派遣维和部队不适用于北约的集体防御条款。

美政策出现重大调整

分析人士认为,美国新一届政府针对俄乌冲突的一系列表态和动作预示其在美俄关系、对俄乌冲突政策上出现重大调整,这在美国国内及欧洲多国引发争议。

美国《国会山》日报说,上一次美俄元首会晤是时任总统拜登与普京2021年6月在瑞士举行的会晤。若特朗普与普京实现会晤,这将是美俄关系的重大变化。

自2008年北约布加勒斯特峰会以来,北约不少成员国认可接纳乌克兰成为该组织成员,近年来一些北约国家领导人还表示“乌克兰的未来在北约”。前白宫国家安全委员会官员亚历山大·文德曼指出,此次美防长的表态排除了乌克兰加入北约的可能,向基辅发出了明确信号,意味着美方政策的重要转变。

乌克兰议会对外政策委员会主席亚历山大·梅列日科表示,赫格塞思的表态“不合逻辑”,美方应向乌提供更多援助并对俄实施更严厉制裁。

美国政治风险咨询公司欧亚集团总裁伊恩·布雷默说,大多数北约成员国明白,乌克兰并没有加入北约的路径,但乌克兰能否加入北约应通过北约与乌克兰共同协商,而不是美国在美俄元首谈判前单方面作出让步。他警告说,“北约会因此变得更加脆弱”。

欧盟外交与安全政策高级代表卡拉斯在社交媒体上说,维护乌克兰的独立和领土完整是无条件的,当务之急是提升乌克兰的实力并向其提供强有力的安全保障。法国外长巴罗表示,法方“高度重视乌克兰通向北约的路径”。德国外长贝尔伯克对媒体说,任何关于乌克兰的决定都必须有乌方参与。

可能影响俄乌冲突走向

美国媒体普遍认为,美、俄、乌三方“通气”可能改变俄乌冲突走向,或推动冲突早日结束。联合国发言人哈克12日表示,欢迎任何推动俄乌和谈的努力。

不过,俄乌冲突能否结束依然难料。英国广播公司文章说,从表面看,美俄这两个核大国领导人直接通话或给俄乌冲突“降温”,但这很可能是建立在牺牲乌克兰利益的前提下。“西方国家此前总说对乌克兰的支持‘只要需要就会继续’,现在看来也只是空洞的口号。”

英国伦敦国王学院名誉教授劳伦斯·弗里德曼指出,即使实现停火,鉴于乌克兰问题的复杂性,俄乌达成全面和平协议仍需要更长时间。乌克兰历史学家瓦季姆·杰尼先科认为,和谈取决于各方将提出哪些要求,未来三个月可能是关键期。

还有分析说,美国新一届政府对俄乌冲突政策的调整恐加深美欧裂痕。美国《政治报》欧洲版文章说,当下欧洲面临一个“残酷事实”,即欧盟与白宫的关系恐变得“非常糟糕”。美国有线电视新闻网也评论说,美国新一届政府给跨大西洋盟友关系带来严峻挑战,“欧洲的美国世纪已经结束了”。

德国智库雅克·德洛尔中心政治分析师莱希特哈默指出,欧洲在集体防御、军事合作等方面从根本上需要美国,这种依赖关系可能使欧盟难以对美国十分强硬。




本网转载内容出于更直观传递信息之目的。该内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该内容涉及任何第三方合法权利,请点击投诉按钮,我们会及时反馈并处理完毕。
投诉
新闻中心
  • 快讯
  • 国内
  • 国际
  • 娱乐
  • 体育
点击加载更多>>>
点击加载更多>>>
点击加载更多>>>
点击加载更多>>>
点击加载更多>>>

关注东南网微信

扫码关注,了解福建

排行榜
  • 日排行
  • 周排行
  • 月排行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网站地图 | 网站公告
国新办发函[2001]232号 闽ICP备案号(闽ICP备05022042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编号:35120170001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 闽网文〔2019〕3630-217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移动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证号:1310572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闽)字第085号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 (署)网出证(闽)字第018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闽B2-20100029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闽)-经营性-2015-0001
福建日报报业集团拥有东南网采编人员所创作作品之版权,未经报业集团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传播
职业道德监督、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举报邮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闻道德委举报电话: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