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繁互换
设为首页
设为收藏
手机版
东南网 / 新闻频道 / 天下 / 社会(即时新闻) / 正文

让更多中国企业响当当——各界人士共话塑造一流企业新形象

2024-12-13 09:26 作者:魏弘毅 新华网 责任编辑:吴静

新华社北京12月12日电 题:让更多中国企业响当当——各界人士共话塑造一流企业新形象

新华社记者魏弘毅

企业是国民经济的细胞,是观察中国经济的重要窗口。当前,如何让更多中国企业在世界上传得开、叫得响?如何以企为媒生动讲好中国式现代化故事?

12日,由中央宣传部、国务院国资委、全国工商联指导,中国外文局主办的第十二届中国企业全球形象高峰论坛在北京举办。论坛以“发展与互鉴:以世界一流企业新形象共赴现代化之路”为主题,300位与会者围绕中国企业的国际形象展开探讨。

与会嘉宾认为,实力是塑造良好企业形象的前提,中国企业必须以高质量发展夯实企业形象建设基础。

“要以新求质,打造世界一流中国名片,展现中国式现代化的蓬勃活力。”国务院国资委党委委员、副主任谭作钧表示,近年来,中央企业以新技术、新模式催生新产业、新业态,突破了一批关键核心技术,打造了一批标志性产品,建设了一批新兴产业集群,创造了一批享誉世界的央企品牌,成为当代中国高质量发展的生动缩影。

全国工商联党组成员、副主席邱小平表示,中国企业特别是民营企业要牢牢把握发展新质生产力,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的新形势、新任务,把握移动互联网、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等新一代信息技术快速发展的历史性机遇,加大创新投入,以高质量发展筑牢企业良好全球形象的根基。

广州文远知行科技有限公司专注于自动驾驶领域。今年,文远知行携手美国网约车服务运营商优步公司在阿联酋落地了商业化运营车队,取得良好运营成果。企业副总裁罗琳表示,将继续通过安全可靠的自动驾驶技术彰显企业形象,服务千家万户。

中国企业走出去,需要探索树立企业形象的正确路径。多名与会嘉宾表示,应综合借助科技、文化等力量,树立中国企业全球形象,塑造中国企业软实力。

中国外文局局长杜占元表示,要顺应时代潮流,将数字技术融入企业全球形象建设的各个环节,充分发挥新技术在受众分析、舆情研判、内容生产、传播渠道、效果评估等方面的引领作用。借助VR等传播方式,推出更具时尚感、科技感的传播产品,打造更加立体鲜活、有温度的企业形象。

文化交流是不同国家民心相通的重要载体。保利文化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总经理郭文鹏介绍,通过与法国共同出品戏剧《悲惨世界》、推动中国舞剧海外巡演等方式,保利文化成功向世界展示中国艺术特色与文化自信。“作为文化央企,要推动更多代表中华文化的作品在海外落地、生根、发芽。”他说。

跨国经营是企业发展的关键一环,也是企业形象建设的重要机遇。

“每一个走出去的企业,在所在国地域上都代表着中国形象。”北京大学文化资源研究中心主任张颐武认为,如何让中华文明在企业“走出去”的过程中绽放光彩,考验着企业的智慧。

文化先行,以医带药,同仁堂实现了中医药文化在全球上亿人次的传播。“我们以名医、名药、名店等形式,让产品和服务向海外拓展。”中国北京同仁堂(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副总经理顾海鸥说,下一步将以门店为依托,在海外打造中医药文化传播平台与健康管理服务平台,让企业成为中国健康文化的代表之一。

目前,中国建筑集团有限公司的战略品牌项目“鲁班工匠计划”已在10余个国家落地,有效增进中外交流互鉴。“我们要以匠心之作、用心服务、创新形象,联结古今、联结中外、联结人心,与全球合作方携手拓展幸福空间。”公司副总经理李永明说。

通过与斯里兰卡图书馆共建“中国书架”,中国交通建设集团有限公司为中斯文化交流建起一座新的桥梁。公司党委副书记刘翔表示,要继续以实际行动深化不同文化之间的交流互鉴。

关键词:中国式现代化,新质,新任务,新形势,形象建设



本网转载内容出于更直观传递信息之目的。该内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该内容涉及任何第三方合法权利,请点击投诉按钮,我们会及时反馈并处理完毕。
投诉
新闻中心
  • 快讯
  • 国内
  • 国际
  • 娱乐
  • 体育
点击加载更多>>>
点击加载更多>>>
点击加载更多>>>
点击加载更多>>>
点击加载更多>>>

关注东南网微信

扫码关注,了解福建

排行榜
  • 日排行
  • 周排行
  • 月排行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网站地图 | 网站公告
国新办发函[2001]232号 闽ICP备案号(闽ICP备05022042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编号:35120170001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 闽网文〔2019〕3630-217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移动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证号:1310572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闽)字第085号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 (署)网出证(闽)字第018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闽B2-20100029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闽)-经营性-2015-0001
福建日报报业集团拥有东南网采编人员所创作作品之版权,未经报业集团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传播
职业道德监督、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举报邮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闻道德委举报电话: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