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繁互换
设为首页
设为收藏
手机版
东南网 / 新闻频道 / 天下 / 社会(即时新闻) / 正文

新时代中国调研行·黄河篇丨黄河干流首次达到Ⅱ类水质

2023-09-19 09:15 作者:双瑞、杨琳、邹欣媛 新华网 责任编辑:吴静

新华社郑州9月18日电(记者双瑞、杨琳、邹欣媛)秋风起,鲜活肥美的洛鲤、伊鲂,成为食客们争相品尝的美味。这些曾因污染一度绝迹的著名河鲜,随着黄河水质逐步向好,重新现身母亲河。生态环境部黄河流域生态环境监督管理局监测数据显示,2022年,黄河干流首次全线达到Ⅱ类水质,截至目前,干流水质持续保持Ⅱ类,并实现稳中向好。

“黄河水环境治理速度之快,在世界河流治理史上前所未有。也是人民治黄以来,黄河水环境治理取得的最为显著的成就之一。”生态环境部黄河流域生态环境监督管理局分党组书记、局长范治晖介绍。

监测数据显示,近年来,黄河流域优良水质比例年均上升超5%。截至今年8月,黄河干流持续保持Ⅱ类水质,黄河流域Ⅰ—Ⅲ类断面比例为87.4%,较去年同期增加2.3%。

长期以来,黄河“体弱多病”。尤其是上世纪九十年代末,黄河污染加剧,入黄污染物远远超出黄河水环境的承载能力,黄河干流近40%河段的水质为劣V类,基本丧失水体功能。黄河河道中原有的16个水生生物种群,有三分之一绝迹;宁蒙黄河河套灌区内污水横流,灌渠成为“排污沟”,千年“米粮川”变为黄河“污水肚”;河南省三门峡市的许多老住户们至今仍记得多年前“守着黄河买水吃”的经历。

黄河问题“表象在黄河,根子在流域”。近年来,黄河流域各省区和部门协同制定黄河生态保护治理“时间表”,以打赢攻坚战的决心“挂图作战”,确保一系列政策举措落地生根。

“国家前所未有的重视程度,加上‘史上最严’治理力度,让曾经奄奄一息的母亲河重新焕发了生机。”黄河流域生态环境监督管理局分党组成员、纪检组长蔡治国说。

如今,母亲河正恢复生机与活力。三江源国家公园内,黄河源千湖奇观再现;乌梁素海重现“塞外明珠”风采,在此迁徙、繁殖的鸟类达260多种;三门峡市每年迎来1.6万余只白天鹅栖息越冬,占中国越冬白天鹅总量的70%以上;洛鲤、伊鲂、河口刀鱼、大鼻吻鮈等黄河土著物种也在不断增加,生机盎然、人水和谐的画卷也已铺陈。

“在维持黄河干流水质持续向好的基础上,下一步,黄河流域生态环境保护将由以水环境治理为主,转向水环境治理与恢复支流水量并重的水生态治理。”范治晖说。

关键词:水质,黄河流域,黄河干流,水环境治理,时间表



本网转载内容出于更直观传递信息之目的。该内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该内容涉及任何第三方合法权利,请点击投诉按钮,我们会及时反馈并处理完毕。
投诉
新闻中心
  • 快讯
  • 国内
  • 国际
  • 娱乐
  • 体育
点击加载更多>>>
点击加载更多>>>
点击加载更多>>>
点击加载更多>>>
点击加载更多>>>

关注东南网微信

扫码关注,了解福建

排行榜
  • 日排行
  • 周排行
  • 月排行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网站地图 | 网站公告
国新办发函[2001]232号 闽ICP备案号(闽ICP备05022042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编号:35120170001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 闽网文〔2019〕3630-217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移动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证号:1310572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闽)字第085号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 (署)网出证(闽)字第018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闽B2-20100029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闽)-经营性-2015-0001
福建日报报业集团拥有东南网采编人员所创作作品之版权,未经报业集团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传播
职业道德监督、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91-87095151 举报邮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闻道德委举报电话:0591-87275327 全国非法网络公关工商部门举报:010-88650507(白)010-68022771(夜)